他13岁考上清华大学,百年一遇旷世奇才,培养的学生家喻户晓!

田畴谈社会 2023-11-01 01:38:06

他13岁考上清学大学,横跨科学、教育、艺术、诗词、戏剧、佛学等六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成绩斐然,旷世通才,被誉为“中国的达芬奇”,“十全十美”完美男人。

他是科学家、教育家,又是艺术家、诗人、佛学家,文理皆通。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桃李满天下,再多的赞美词形容他都不为过。

他不是在见证历史,就是在创造历史,他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不仅智商与情商高,寿命也高,活到100岁。在他的一个世纪的人生当中,完全避开那段特殊动乱时间。虽然他常年旅居国外,但心系祖国的发展。

他就是民国大师顾毓琇,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的百年人生,或许能在他的人生道路上获得一些启发:他为何这么优秀?

说起顾毓琇或许大家比较陌生,但他培养的学生家喻户晓。他的学生有“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导弹之父”钱学森,甚至包括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主席与朱镕基总理。

顾毓琇于1902年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明朝思想家顾宪成的后代,母亲是“书圣”王羲之的后裔,祖母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后代,家学渊源流长。

良好的家世背景,耳濡目染,使得年幼的顾毓琇变得异常聪慧。可是他的父亲早亡,母亲独挑重担,送子女们上学读书,这位伟大的母亲将儿子们都培养成博士。

1915年,13岁的顾毓琇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的前身),在清华园里求学八载,他并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时刻关注国内时事变化。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他带领同学们上街游行示威,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地下斗争。

顾毓琇爱好广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戏剧,搞话剧,在学校还是戏剧社的社长,与梁实秋、闻一多等人是好朋友。闲来无事之时,与朋友们吟诗作赋,好不乐哉!

即便日后学习其他专业,他的创作也不曾断过,所以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可谓是高产的诗人,一生写出近八千首诗词歌赋,仅次于陆游,由于突出的成就,被国际上公认的“桂冠诗人”。

看似在校园里“不学无术”,实则他的专业课程也毫不含糊,凭借他的聪明才智也能考上公费留学生。

在清华园里他求学八年,留下他青春的足迹与辉煌的成就。1923年,顾毓琇赴美留学,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电机专业,在国外同样大放异彩。

胡适曾劝诫他去国外学习改学文科,但他嫌改学专业比较麻烦,就咬着牙去学习。在国外学习时,跑去搞话剧,搞得还有模有样,他所创作的《瑟琶记》在美国波士顿公演,在海外引起强烈反响,冰心、梁实秋在剧中担任角色,好友闻一多参与策划。搞话剧写诗,也不忘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他仅用了4年半的时间一举拿下电机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位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里堪称“奇迹”。

其实这些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奇迹”,更大的奇迹在于他发明了“四次方程通解法”,这是基础数学一项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直至现在,用计算机求解方程的算法仍然基于该“通解”的基本思路。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明了“顾氏变数”,初步奠定了他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成为国际电机界的权威,著名的科学家。

年纪轻轻,成就斐然,这样的人才势必会引来国际上的“哄抢”。1928年,他放弃美国通用电气的高薪,回到祖国。

顾毓琇回到祖国后,在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国内顶尖大学任教,在清华大学创建电机系、中国首个航天研究所,钱学森是这个航天研究所录取的首个学生,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顾毓琇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转而从政。在抗战期间,为保存大学命脉,组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迁,组建西南联大。国难当头,为激励人民抗日,他自编自导话剧《岳飞》、《苏武》等历史性人物话剧,并在街头公演,场场爆满,将很多热血青年送上战场。

看着日本鬼子用毒气弹使其生灵涂炭,顾毓琇义愤填膺,组织清华大学的师生夜以继日研制防毒面罩8000多个,并亲自送往华北抗日前线。

顾毓琇左手娴熟于人文,右手精通于数理,文武双全,文理皆通,百年一遇难得的天才。

1945年抗战胜利后,顾毓琇辞去部长一职,调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并兼任交通大学的教授,这时江泽民是他的学生,担任他的数学老师。在这期间他还创办了上海戏剧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

顾老说过,江泽民是他最骄傲的学生,上世纪九十年代,江泽民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后,出访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百忙之中曾两次探访恩师顾毓琇。

国民党败退至台湾,迫于无奈顾毓琇跟着去了台湾,在1950年,他去了美国定居,任麻省理工学院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终身教授。他开始研究线性控制理论,顺便了拿了国际电机界中的“诺贝尔奖”的“兰姆”金质奖章。

在国外闲暇之余,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与外国诗歌,他将外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交响乐,引进中国,翻译成《欢乐颂》,将中国古典的乐谱翻成简单的五线谱,为古典音乐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晚年期间,他还研究起佛学,写了一本佛学巨著《禅史》,成为一代佛学家。

顾毓琇自由地在各个领域穿梭,在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很大的成就,这样的大师我们只能顶礼膜拜,再美的赞美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他是怎么做到?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搞研究?

这应该得益于他扎实的人文与专业功底,天赋异禀,淡泊名利,心静无为。

虽然他长期定居在国外,但始终心系祖国的发展。中美建交后,顾毓琇曾多次回到祖国访学、探亲,为祖国的发展献计献策,每次都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2002年,顾毓琇在美国病逝,享年100岁。生前将所有的积蓄捐给祖国各大学,设立助学金,帮助困难学子完成学业。

在《顾毓琇全集 序言》中写道:“先生之学,可谓中西兼顾、文理皆精,是中国近代以来惟一能够左手娴熟于人文,右手精通于数理的旷世通才。”

但他不以为意,只以“学者、教授、诗人、清风、明月、劲松”自况。

如此简洁的评语背后,他淡然的心境可见一斑。他不求名不求利,只愿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探求知识的奥秘,去追求灵魂的独立。他的百年人生做到了!

0 阅读:14

田畴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