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月仙老师曾评价“这丫头骨头比钢筋还硬”

楠姐说娱圈 2025-03-24 11:41:31

1971年内蒙古赤峰,刚学会走路的于月仙已开始照料三个妹妹。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她每天踩着板凳煮全家饭菜,寒冬腊月的手洗尿布结满冰碴。

15岁被送去沈阳学舞蹈时,老师看着她满是冻疮的手叹气:“这丫头骨头比钢筋还硬。”

1992年中戏考场,22岁的于月仙表演完自创的《牧马人》片段,监考老师集体起立鼓掌。这个被家人视为“赔钱货”的姑娘,硬是边在少年宫教舞蹈边备考,用五年时间攒够报名费。

当她捧着录取通知书回家,父亲却将茶杯摔得粉碎:“戏子能有什么出息!”

2005年《乡村爱情》筹备期间,赵本山看着试镜录像直皱眉:“城里丫头演不出农村妇女的泼辣。”为贴近角色,于月仙扎根辽宁开原农户家,三个月增肥16斤,跟着村妇们学赶集骂架。张学松在片场支起行军锅,每天给剧组熬东北乱炖,被戏称为“谢大脚的专属伙夫”。

剧集爆红后,于月仙把全部片酬投入弟弟的康复中心,自己穿着20元布鞋跑通告。某次颁奖礼后台,她偷偷把主办方准备的燕窝打包回家:“给住院的病号加个菜。”

2021年8月9日凌晨,张学松接到交警电话时正在剪辑新戏。他抱着妻子最后试穿的碎花棉袄,在太平间守了三天三夜。葬礼上,他将于月仙最爱的马头琴放进棺木:“下辈子还做你的场记。”

如今在赤峰老宅,张学松每天擦拭着278本表演笔记。那是于月仙从艺以来的心血,每页都画着可爱的卡通备注。他注册了“大脚超市”公益账号,将直播收益捐给牧区儿童——这是妻子未竟的遗愿清单第一条。

每逢月圆之夜,这个蒙古汉子总会驱车前往腾格里沙漠。车载音响循环播放着《月牙五更》,副驾上静静躺着于月仙没织完的红色围巾。当月光洒满戈壁,恍惚间又能听见那句熟悉的:“松子,给大伙整点硬菜!”

0 阅读:1

楠姐说娱圈

简介:聚焦娱乐热门话题,速递艺人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