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姜子牙,又名姜尚,是琅琊人士。他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英勇,助力周武王讨伐纣王,成就了建立西周王朝的伟大功绩,被封为齐国的国君。可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姜子牙以及他的家族命运却不尽如人意,竟然在西周中期就快速地走向衰落。
【一、遇贵人,扶持周室】
姜子牙年轻时,家中境况衰败,只得在渭水边上以行医和钓鱼来维持生计。就在那时,他结识了周文王,二人可谓是相见恨晚。姜子牙头脑机灵,且知识渊博、才能多样,没多久就变成了周文王极为倚重的谋士。
和他父亲不一样,周文王行事谨慎,且更会用心思。他清楚地了解姜子牙的才干,把姜子牙留在身旁,一同助力周室积攒力量。而姜子牙也没有辜负周文王这位伯乐的厚望,给周文王献计献策,从各个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助力。
好比说,姜子牙在天文地理方面很是擅长,还能够预测祸福凶吉。有一回,姜子牙通过对星象的观测分析,推测出会有一次日食出现,这让周文王大为触动。打那以后,周文王对姜子牙的本事坚信不疑,时常向他征询有关国家大事的意见。
在姜子牙的助力下,周文王与西戎的各个部落联合起来,不断积攒力量,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次征讨商纣。姜子牙更是不辞辛劳,奔波于各地去游说诸侯,尽力争取他们对周室的拥护。他穿着简朴的粗布衣服,在各地漂泊流浪,时而在野外过夜,艰辛异常,可依旧坚定地践行着自己的使命。
姜子牙心里明白,一点一点积累小的胜利,就能变成大的胜利。只要能帮周文王解决难题、分担忧虑,再苦再难他都甘之如饴。周文王对姜子牙的付出极为赞赏,也更加看重他的才能。受姜子牙的影响,周文王懂得了韬光养晦的道理,并且专心修养品德、多做善事,以此来拉拢人心。
在两位贤明领袖的齐心协力之下,周室渐渐赢得了百姓的拥护。原本态度不明的诸侯,也被姜子牙所影响,立场逐渐清晰,转而支持周室。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周文王最终拥有了能够与商纣相较量的实力,只等一切准备妥当,就能发起最后的决战。
【二、出谋划策,立下汗马功劳】
周武王登基之后,下定决心要联合西戎的各个族群,去攻打商纣。那时候,天下的诸侯们,有的对商纣忠心耿耿,有的则摇摆不定,拿不定主意。姜子牙又不辞辛劳地到处奔走,进行游说,最后成功说服了八百诸侯,积攒下了能够获得胜利的强大力量。
在征讨商纣的战斗里,姜子牙冲锋在前,功劳卓著。依着他的筹谋,周军决定在牧野展开决战。姜子牙领着三百虎贲军亲自上阵,和商军拼死厮杀。
那一场战斗,天色昏暗,战鼓震响,姜子牙紧握着沉重的剑,冲进了商军之中,勇猛无比,无人可挡。他心里很清楚,这场反击之战极为重要,所以得用坚韧不拔的精神来激励众人的士气。
在激烈的拼杀当中,姜子牙有些应接不暇,但仍和商军奋死搏斗。他冲在前面,与商军主帅激烈交战,最终将对方斩杀。姜子牙冒着如飞蝗般的箭雨,带领军队拼死作战,给周军成功攻占战略要地立下了卓著功勋。
最终,周武王亲手将纣王斩杀,实现了覆灭商朝的伟大功绩。战后,姜子牙身受重伤,可他的心里满是胜利带来的欢欣。他历经诸多艰难,才赢得了这场关乎命运的重大胜利。姜子牙心里明白,要是没有他的筹谋以及奋力作战,周军断然无法获得这般完美的胜利。
【三、功成不居,遭宫廷算计】
战后,姜子牙凭借着大将的风范,被封为齐国的国君。不得不说,要是没有姜子牙的筹谋以及拼死奋战,周朝想要讨伐商朝并取得胜利,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呢,功劳太大、威望太高往往容易惹来灾祸,姜子牙很快就感受到了宫廷里的勾心斗角。
周武王去世后,周公和召公负责辅佐朝政。就在这个时候,商朝的那些遗留下来的臣子起兵反叛,想要让商朝重新兴起。周公决定再次出兵征讨,而这场战役觉得非姜子牙出马不可。不过那时候姜子牙年事已高,于是就由他的儿子姜伋率领军队出征。
姜伋着实功勋非凡,成功平定了“武庚之乱”。打这以后,姜氏一族于周宫的地位愈发牢固,姜伋获得周成王的信赖,把禁卫军的大权握在了手中。
然而呢,墙里边粮仓都空了,墙外边敌人还虎视眈眈的,姜氏父子的位子,就成了那些心术不正的人惦记的对象。周宫里头和外头的势力开始一块谋划对付姜氏,一步一步地紧逼过来。
那时候,周朝宫廷的方术还没得以修整,储君尚且年幼孱弱,姜氏父子被当作了重大的隐患。朝中的那些奸邪之人,见自己的势力受到姜氏的牵制,便在心里暗暗记恨,等待着时机进行报复。他们在周王面前搬弄是非,让周王起了疑心,渐渐地和姜氏变得疏远了。
另一方面,商朝的那些前朝余党一直在暗暗积攒反抗周朝的力量,还跟周边的敌对势力勾结起来,多次对周朝边境进行侵扰。姜氏父子在应对国内忧患的同时,还得面对这种外来的威胁,他们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而这,恰恰成了朝廷里那些奸邪之人铲除姜氏的大好时机。
【四、势微力衰,血溅朝堂】
在周室内部,首先对姜氏下手的是姜子牙的小儿子。那时,他受封于郑国,势力相对薄弱。周室找了个借口,废除了他的封地,还把他给杀了。
此后,周室把姜氏一族从京师的重要职位上赶走,让他们离开了朝政的核心区域。姜氏一族只得被困在齐国原本的领地内,受到严密的监视,想要谋求扩张那是难上加难。
状况不断变糟,等到了周夷王那时候,周王竟在众人面前把齐国的君主齐哀公给活活煮死了,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王权,这明显是在公然向姜氏挑衅。这下子,姜氏面临着近乎灭族的危险处境。
那时,齐哀公前往朝见周王,结果竟被周王囚禁起来。姜氏家族赶忙想方设法进行营救,想要帮齐君脱离险境,怎奈他们的实力着实微弱,根本无法与周王相较量。而朝中的那些奸邪之人则趁机在周王面前搬弄是非,还公然提议设宴席处置齐君,以此来警示他人。
现场尽是残忍淫虐之举,诸侯们个个面色煞白,半晌说不出话来。齐哀公倒是英姿不凡,临刑之时安然坐在椅上,神色淡定地赴死。姜子牙和姜伋都已离世,姜氏家族没了能和周室对抗的人,只能干看着灭顶之灾一步步逼近,却毫无办法。
【五、振兴齐业,传奇落幕】
在那残酷的政治争斗当中,姜子牙和他的子女都已然离世。待到西周末期,姜氏的后代齐桓公在谋士管仲的辅佐之下,总算让齐国再度变得强盛起来。
然而,如今的姜家军已不再是当年那支能让天地都为之动容的劲旅了。姜氏一族由盛转衰,饱经世事变迁,曾经的传奇已然终结,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齐桓公和管仲携手合作,对内政予以改革,让齐国的国力得以恢复,使齐国重新振作起来。但是,在这个时候,姜氏已然没有了往昔的那种强大威势。周室对其严密盯防,诸侯们对姜氏也充满戒备,所以姜氏很难再将大权握在手中。
齐桓公肩负着先人血与泪传承下来的使命,日夜忙碌,总算让齐国在东方崛起,成为强国。但曾经那风云汇聚、称霸天下的繁荣盛景,已然化作了历史的传说。姜子牙及其家族的人生历程,体现出了权力的无情和英雄命运的悲哀。
【结语】
姜子牙和他家族的命运起起伏伏,这反映出那时政治斗争的繁杂,着实让人禁不住深入思考,在赫赫声名之下,实际上有着诸多艰难险阻。我们不能仅仅记住功臣们的飒爽英姿,还应该留意到他们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后世之人应当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盼望天下能够安宁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