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我一朋友家孩子的真实经历,最早还得从去年9月份开始说起。那时候朋友家娃刚上一年级,她无意中发现孩子无故挤眉弄眼,还伴随着清嗓子的动作。
起初也没太在意,但次数多了,朋友就觉得有点怪异了。提醒孩子数次,但他好像完全不受控制,一说反而越发频繁了!朋友带孩子去社区诊所看过,检查眼睛没问题,还当感冒治了一段时间。
结果非但没有好转,状况反而越来越差!特别是孩子上学或生气时,这种挤眉弄眼、清嗓子的动作会更频繁,转移注意力的时候则稍微好些。
眼看这过了一个寒假,孩子的情况明显好转一些,岂料才开学才没多久,他“老毛病”又犯了!怪异的动作遭到小朋友排斥,娃性格都变得内向了。
我深知孩子的情况不简单,便催促朋友赶紧带去专业的医院看。这不,前几天出来结果:孩子被诊断为【抽动障碍】,后续检查中发现抽动严重程度评分高达75分,属于“重度抽动障碍”!
朋友拿到这一检查结果,全家都不淡定了,可为今之计也只有配合医生做好后续的治疗。所以孩子身上如果出现一些怪异的小动作,家长千万不要自以为然、马虎大意!
要我说,养个娃真心不容易,不仅要时刻注意孩子的身体发育,身心健康亦不能忽视。否则,哪怕很小的一些不寻常举动,都可能发展为大问题。
除了以上所说“抽动症”以外,如果家里孩子有以下4种小动作,家长也要引起重视!
🔻频繁眨眼每个人都会眨眼,其实这是对眼睛的一种保护。但是如果眨眼过于频繁,比如每分钟超过15次,那就不正常了。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不是眼睛本身出了问题,那就是心理问题。
眼睛本身的问题,包括用眼疲劳、营养素缺乏导致的干眼病、先天性眼睛内翻或倒睫、眼部炎症或异物的刺激等。这些情况需要家长逐一排查,并采用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眼睛恢复如常。
心理上的问题,可能是孩子精神紧张或受到惊吓,又或者被打骂之后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家有“玻璃心”的孩子,千万不能采用打压、责骂的教育方式,应该更多一些耐心和包容。
此外,抽动症儿童也会频繁眨眼或不自主眨眼,另外还可能伴有多部位抽动或复合性运动抽动,如皱眉、歪嘴、耸肩等,应当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配合治疗。
🔻爱咬指甲我家大宝有段时间就特别爱咬指甲,把右手几个手指的指甲咬得面目全非,让人既生气又心疼!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咬指甲无伤大雅,等大些就好了。但事实上,有些人成年了还依然会啃指甲。
曾看过一篇报道,说有英国一名40岁男子,就因常年啃咬指甲成瘾,导致他手指上许多敏感神经已受损,自己却全然不知,最终他死于心脏衰竭。
口欲期(1岁半以内)的宝宝尤其爱“吃手”,这是一种探索和自我满足的行为,无需干预。但如果两岁以后仍喜欢频繁“吃手”,就要引起注意了,4岁以后则要想办法阻止并纠正。
孩子爱咬指甲,也可能是指甲周围有倒刺,或是身体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当然,也有些孩子是因为太无聊,心情烦躁、压力大等导致出现啃咬指甲的怪癖,必须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好。
🔻一生气就撞头最近有位宝妈跟我吐槽说,她很担心自己的儿子,因为他一生气就会撞头,甚至有时闲着没事,也会自己撞着玩儿!她问我,孩子这情况正常吗,会不是把自己撞傻或撞伤?
有研究显示,生活中有20%的儿童会故意撞头。这种行为通常在6-12个月之间开始,在18-24个月时达到高峰。并通常在宝宝3岁时自发结束,且男孩是女孩子的三倍或四倍。
至于孩子撞头的原因,可能有四:孩子在寻找自我安慰;缓解耳痛或头疼;正在发脾气;想以此引起大人的关注。总之,孩子一般不会为了伤害自己而撞头。
若是心理健康的孩子,通常在3岁以后这种行为慢慢减少,如没改善则需要引起警惕。可能是家庭气氛过于压抑,或孩子的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才会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
🔻控制不住拔毛发在某平台上曾刷到一个视频,一位宝妈记录了孩子写作业的过程。镜头里的孩子不时用手揪自己的头发,而且还薅下来不少,偶尔还会拔睫毛、眉毛……这是怎么了呢?
其实生活中,确实有些孩子对自己身上的毛发感到“手痒”,总有种想要把它们都拔下来的冲动,极端者会把拔下来的毛发直接吃进肚子里,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食毛癖”。
心理学家认为,这多是孩子心理过度焦虑导致的,且多见于学业压力较大的孩子。他们通过拔毛发以释放紧张和焦虑的情绪,需进行心理疏导,严重时要使用药物来干预。
结语育儿无小事,身为家长,生活中应处处留心孩子的日常表现,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动作,往往背后隐藏着大问题。以上这些怪异的行为,一经发现就要引起重视。
平时,我们也该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通过合理方式发泄负面情绪,以预防演变成“强迫症”。如果自己没办法解决,最好还是寻求专业的帮助。
关注@莞家妈妈,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日更原创,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