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述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赘述于本文结尾
在这场激烈的关税战开启后,美国一直说想和中国谈谈,中方表示和谈的大门敞开,只要美国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谈判就行。

特朗普
然而,美国并没有和谈的诚意,于是中国开始大力反击,甚至表示不再加税了,可在这之后,特朗普终于松口去除部分商品的“对等关税”,据看看新闻12日报道,至少有40艘货船带着美国产品的替代品开往中国,这让美国豆农悬着的心彻底凉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美国豆农为何会心凉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豆农心凉4月的太平洋航线上,40艘满载巴西大豆的货轮驶向中国港口,而密西西比河畔的美国豆农却望着滞销的粮仓叹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由美国单方面挑起的关税战,在短短十天内上演了从145%高关税突降到部分豁免的戏剧性转折,将全球贸易体系的脆弱性与韧性同时暴露在聚光灯下。

聚光灯下
4月9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25%关税,叠加既有税率后总税率高达145%,创下国际贸易史的新纪录。

特朗普
这份被白宫称为“对等关税”的清单,实则基于一个荒诞的计算公式,将中美贸易逆差除以进口额再除以二,虚构出中国67%的“实际关税”,以此为加税制造合理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政策生效仅三天,美国海关便连夜发布22页豁免清单,覆盖智能手机、电脑、能源矿产等近千种商品,涉及全球6440亿美元贸易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180度转向的背后,是苹果、戴尔等科技巨头的绝地反击,半导体供应链断裂风险导致七巨头市值单周蒸发14%,迫使特朗普在“美国制造”口号与现实压力间妥协。

戴尔
更讽刺的是,政策官宣后特朗普团队矢口否认“豁免”性质,坚称只是商品分类调整,这种自相矛盾的操作暴露出战略混乱。

特朗普
面对美方反复,中国商务部用“修正错误的一小步”评价关税豁免,既未过度解读让步,也不掩饰对单边主义的否定,真正的战略布局早在关税战前就已展开,对于大豆这一中美贸易最敏感的神经,中国早早布局。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6年中国进口美豆占比达40%,但现在,巴西不仅建成专供中国的产业链,更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单产提升至每亩480公斤,比美国高出12%,在4月11日至13日,超过40艘满载巴西大豆的货船从桑托斯港启航,目的地直指中国的六大港口。

巴西
货船装载的240万吨大豆,相当于中国月均进口量的三分之一,将在5月至7月陆续到岸,巴西大豆出口商协会主席卡洛斯・桑托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买家的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他们的港口起重机已经超负荷运转。

大豆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折射出中美贸易战的残酷现实,这次40船大豆订单直接导致美国88个农场破产,预计随着关税持续,破产潮将蔓延至中西部农业带。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5年前两个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同比暴跌54%,而巴西对华出口量则逆势增长200万吨,3月中国大豆进口量环比下降,但来自巴西的份额却大幅攀升,这种结构性转变,正在改写全球农产品贸易版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构性困局令美国的豆农感到心凉,美国大豆出口60%依赖中国市场,而中国通过多元化采购将依存度降至不足5%。

图片来源于网络
巴西货船驶向东方时,密西西比河畔的粮仓正堆积着2300万吨滞销大豆,价格暴跌至每蒲式耳9.3美元,较关税战前下降27%。

密西西比河
40艘大豆船的航迹,不仅勾勒出全球贸易权力的转移曲线,更表明了一点,关税时代的竞争核心,不再是关税税率的数字游戏,而是产业链韧性、市场多元化和制度创新的综合较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信息来源:
原文记载于看看新闻Knews综合2025.04.12关于:中企抢购40船巴西大豆 美国豆农:悬着的心凉了
原文记载于光明网2025.04.10关于:这就是中方的立场: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原文记载于北京商报2025.04.13关于:豁免部分电子产品 美国关税政策一变再变
原文记载于观察者网2025.04.11关于:中企抢购40船巴西大豆,美国豆农“悬着的心终于凉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