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看到最后哦,我不仅会解释孤独如何悄悄影响每个人,还会分享实用科学的抗孤独策略,以及讲述两位历史巨人将孤独转化为力量的故事,绝对不容错过。大家好,我是营养师王艳,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财富,让我们一起管理好它。
什么是孤独呢?很多人认为孤独就是一个人独处,但实际远非如此。孤独不只是身体与外界的隔离,更是一种情感上的空虚感。即便身边有人陪伴,甚至身处茫茫人群中,你仍可能感到孤独。在临床中,我常常看到孤独带来的痛苦,它能如身体疼痛般折磨人,若不加以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心理问题。孤独对健康有哪些风险呢?根美国卫生署长莫尔西博士称孤独已成为一种流行病。根据哈佛医学院统计实验发现,美国有一半的成年人每天都有孤独感。从临床角度看,孤独不只是情绪问题,更是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问题。
哈佛医学院研究表明,孤独可使过早死亡的风险增加 26% 到 29%,其危害几乎与抽烟、肥胖一样大。有人将孤独与独处混为一谈,其实独处是健康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它能让我们反思、充电,获得成长机会。
而孤独则是一种负面情绪,会让人产生被世界和周围人抛弃、拒绝的严重空虚感。理解两者的区别很重要,独处健康,孤独有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孤独呢?外在因素如搬家、换工作、转学、失去亲人等会造成孤独感。内在原因较为复杂,有的人心情抑郁,有社交恐惧和焦虑;有的人有严重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够好,怕被别人评判而不敢交往。
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人,有的不在乎是否与人相处,但也有很多内向的人渴望朋友,若没有便会有强烈的孤独感。人到老年退休、失去伴侣或亲人,孤独感也会严重增加。孤独的后果很严重。孤独状态下,人们会养成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等。在孤独压力下,还会做出错误决定。孤独还会改变大脑功能,包括认知能力下降,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也会增加抑郁和自杀风险。孤独感强烈的人往往饮食不健康、睡眠差、运动少,对整体身心健康都有影响。
哈佛医学院纵向调查发现,七十六岁的约翰逊女士,丈夫过世后一个人生活,孩子又离得远,逐渐变得孤独、郁郁寡欢,不愿出门,认知功能开始下降。医生建议她做心理治疗,参加老年中心活动。起初她抵触拒绝,但一旦开始,她发现生活和健康有了很大改善,重新找到了朋友和乐趣。对中老年人来说,一定要找到有共同兴趣、能沟通交流和互相支持的群体。
再有十八岁的大学生 David,刚上大学离开家,心理压力巨大。到学校后,学习压力大,虽有各种活动群体,但他因担心学业无暇参加。经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辅导,他认识到无论学业多繁重,都需要一定的课外活动和朋友圈。经过调整,他慢慢适应了大学生活。最后三十五岁的 Sara 是令人羡慕的职场白领,工作努力成绩好。但内心深处非常孤独,除了工作没时间做别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她养成了吃零食、喝酒等不良放松方式,结果人越来越胖,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
直到工作难以继续,她才寻求医生帮助。医生帮她平衡了工作、事业与健康的关系。要知道,身体是工作最重要的工具,工具坏了,做什么工作都不会有好结果。一个人的经济和工作状况是健康状况的重要反映。
历史上也有著名人物受孤独折磨却将其转化为成长机会。比如圣雄甘地,在漫长的争取自由斗争中感到孤独,尤其是被监禁时孤立无援。但他利用这段时间深入思考,加强个人精神修炼,坚定非暴力信仰,最终实现理想。还有亚伯拉罕・林肯,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总统之一,一生充满孤独感。虽带领美国度过艰难时期,却承受巨大个人损失和孤立。但他把孤独感培养成深刻的同理心,坚定了团结整个国家的决心。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孤独也可以成为力量的源泉。
孤独并非中老年人专属,年轻人也很普遍。2019 年一项调查发现,18 到 27 岁的年轻人中,25% 的人有严重孤独感,22% 的人说自己根本没有朋友。他们对社交媒体越来越依赖,孤独感却越来越强。看似世界通过社交媒体联系更紧密,但人们内心却越来越孤独。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孤独呢?
第一,参加社区活动,无论是社区服务还是找共同兴趣的事做,都能帮助结识新朋友,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第二,重视朋友质量而非数量,不必为交不到朋友而焦虑沮丧,有一两个彼此喜欢、信任、能沟通的朋友就好。
第三,改变心态,交朋友就像找对象、找工作,是一种契合,碰不上也无需自卑或有被拒绝感,顺其自然产生的友谊最长久。
第四,在感到严重孤独时,一定要联系家人和朋友,他们最能帮到你。若孤独感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可考虑找专业人士帮忙。总而言之,孤独是严重的健康问题,一定要重视。若处理得当,它也能成为健康和力量的来源。希望这篇内容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洞察世界,守护健康,我是营养师王艳,我们下期节目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