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改革(十九)分税制改革,一次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大调整

谭浩俊 2024-08-06 22:35:31

1994年推行的分税制改革,也被称作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直接的动力源,来自于“两个下降”。一是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二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尤其是前一个下降,已经严重影响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分税制改革,说白了,也是一次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博弈。地方在财政包干制下,普遍采取了“藏财于企、藏富于民”的手段,不仅中央财政调控能力严重削弱,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持续拉大,迫切需要通过利益再调整和收入再分配,来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

如果是中央放权让利,问题自然非常容易得到解决。当时的情况是,需要经济发达地区做出让利的高姿态,自然难度就比较大了。也正因为如此,中央领导就不得不亲自到经济发达地区,就分税制改革的相关情况与地方沟通协调,在广泛听取地方意见的同时,希望得到地方的支持。应当说,多数地方还是积极支持的,只有个别地方没能积极配合,但在政策推出之后,也自动接受了。

中央为了鼓励地方对分税制改革的支持,也做出了在基数上让步的妥协。因此,1993年全国各地的财政收入都出现了超常规增长,目的就是保住地方收入基数。“谦虚”的地方自然也就会在基数问题上吃点亏,多收的地方则相对有利。

分税制改革举措推出以后,中央财政收入很快就步入快速增长轨道,而地方在财权与事权不配套的情况下,则收支矛盾越来越激烈,最终陷入了“土地财政”泥坑。

0 阅读:32

谭浩俊

简介:著名财经评论员,媒体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