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改革(十三)购物不要“票”了,抢购也出现了,怎么办?

谭浩俊 2024-07-31 21:56:38

在中国人的字典里,“票”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可不,到了网络时代,看电影仍要买票,且很多人会把票根留下,作为生活的记忆。

而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人与“票”的关系,就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生活、生存与生命的关系。买粮要票,买油要票,买肉、买布买各种商品都要有票。没有票,就算手中有钱,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商品摆在商店的柜子中。

直到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提出了计划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开始,各种票证才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中国人略带苦涩却又珍贵单纯的记忆。

客观地讲,买什么都要用票,也不全是计划经济的错。在物资严重缺乏、供应严重不足的年代,如果没有计划,没有这些看似非常可笑的“票”,就有可能出现穷人被饿死、商品价格“满天飞”现象。

事实也是,在实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取消各类票证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宏观调控不力,确实出现了经济持续过热、预算外投资膨胀、物价飞速上涨现象,广大居民通胀预期十分强烈,为了手中的钱不贬值、不流失,一时之间民众冲进市场哄抢,企业也大量囤积物品,导致整个市场体系陷入崩溃边缘。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决策层认识到了完全照搬西方那套是不行的,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必须走自己的路,必须对政策做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从1989年开始,到1991年结束,实行了三年的治理整顿,价格改革也从以放为主改为“调放管相结合”。慢慢地,物价开始平稳,市场开始稳定,广大居民的通胀预期也趋于理性,从而为此后的商品流通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0 阅读:2

谭浩俊

简介:著名财经评论员,媒体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