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生怕死”元顺帝:懂得审时度势,靠逃跑为北元续命200余年

锵锵文史局 2022-11-23 17:59:33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无论是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和汉景帝,还是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或者是康乾盛世的康熙、乾隆,都靠着自己的勤奋和才华将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很好。但治理国家却不只有这一种方式。

有这么一位皇帝独辟蹊径,他靠逃跑为自己的国家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寿命。

这位皇帝就是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大蒙古国第十五位大汗。他的父亲是元明宗,兄长是元宁宗。

一、元顺帝的少年时期

元明帝的少年时期可谓是跌宕起伏。元顺帝的祖父是元武宗,在元武宗驾崩后,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即元仁宗。

按照元武宗和元仁宗的约定,元仁宗驾崩后,皇位要传给元武宗的儿子元明宗。但元仁宗即位后却想要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孙,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将当时的元明宗立为周王,命其镇守云南。

元明宗自然不满这一决定,所以在前往云南的途中,和元武帝的旧臣密谋造反,却被仁宗发现,引来追杀,元明宗在逃亡的途中纳了一名回回女子,并生下了妥懽帖睦尔。

当时的元朝皇帝更换频繁,皇位之争残忍激烈。最后元朝的皇位还是落在了武宗一脉的手里。元顺帝的父亲元明宗登基后被自己的弟弟毒死,元明宗的弟弟即位,是为元文宗。

元文宗将妥协帖睦尔流放到高丽大青岛,限制他的自由。元文宗即位后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太子,但皇太子却在一个月后夭折。这对信仰佛教因果轮回的元文宗夫妇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于是他们将元明宗的幼子立为皇帝,也就是元宁宗,但不久后,元宁宗也夭折了。元文宗想要让自己的儿子燕帖古思即位,但文宗皇后极力反对,并坚持要将妥懽帖睦尔接回,至顺四年,元顺帝在上都即位,卜答失里临朝称制。

二、铲除异己,推行新政

元顺帝虽然即位,但朝政却一直被权臣伯颜和太后卜答失里把控着,元顺帝手里并没有太大的实权。后来伯颜被封为秦王,一手遮天。

他大肆排除异己,残害忠良,仇视汉人,并向元顺帝提议处死所有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幸运的是,元顺帝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伯颜的嚣张跋扈、滥杀无辜使得民间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元朝的社会问题更加严重,亟待解决。这一切都被元顺帝看在眼里,于是他和伯颜的侄子脱脱密谋杀伯颜,重掌政权。

至元六年,元顺帝和脱脱等人利用伯颜外出狩猎的时机,贬黜伯颜。一步步地将伯颜从权利的高峰驱逐下去。至此,由伯颜领导的伯颜时代成为了历史。卜答失里一介女流也不成气候,元顺帝得以亲政。

元顺帝亲政初期,勤于政事,任命脱脱等人,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目的就是为了挽救元末的政治危机,历史上称这一改革为“至元新政”。

他颁布法典来完善国家法律条例,并下令让大臣们举荐民间隐士,为国家招募人才,以此来改变国家腐败现状。除此之外,他还恢复了科举考试,想要通过这一措施来为国家选拔人才。

然而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积累已久的社会问题,于是在至正十一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

三、 改革无果,逐渐怠政

元顺帝想要通过改革挽救日渐倾颓的元朝帝国,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的确让元朝有回光返照之态,但伯颜时代以及前几任皇帝在位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通过改革就可以解决的。

改革正按部就班地推行着,脱脱却以自己体弱多病为由想要退出朝堂,元顺帝一时间失去了一个有力的臂膀,虽然后来也任命了几位大臣为相,但他们的能力都不如脱脱,再加上天灾人祸,改革也无法再继续推进。

元顺帝没有办法,只能颁布罪己诏,并重新任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想要挽回当时的局面。

脱脱重新上位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想要力挽狂澜,但并没有收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引发了元末农民起义。

元顺帝也没有了最初的勤政的念头,逐渐开始宠信佞臣哈麻。虽然元顺帝不再勤政,但他仍然没有过问朝政。

在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脱脱一面要镇压农民起义,另一方面还要加紧防汉措施,繁忙的朝事让脱脱逐渐力不从心。这时,元朝内廷开始商议确立奇皇后之子爱猷识理达腊为皇太子,但脱脱并不赞同这件事情。

哈麻趁机挑拨顺帝和脱脱的君臣关系,在顺帝的心里埋下了怀疑脱脱的种子。至正十四年,脱脱奉命出征。哈麻趁脱脱不在朝堂,污蔑脱脱及其弟也先帖木儿,顺帝听从了哈麻的谗言,削了脱脱的兵权。

脱脱深受忠君的思想禁锢,接到皇帝的诏书后就交了兵权,后因战事失利全家被流放,脱脱本人在被流放的途中被哈麻假传诏书杀害。

脱脱被杀害后,元顺帝彻底堕落,每天沉迷于酒色,不问朝政。朝廷内部争论不休,外部起义运动不断,元顺帝也无法再有效地控制国家朝局了。

四、 国家灭亡、逃往上都

由于元顺帝后期的荒废朝政、听信谗言,国家局势日渐倾颓。此外,奇皇后及皇太子萌生异心,想要让元顺帝禅位,残害忠良,驱逐贤臣,逐渐控制了朝政。

当然元顺帝也察觉到了时局的不安定和奇皇后母子的异心,于是秘密在济州岛建造宫殿,以备不时之需。

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自称皇帝,国号为明,带领自己的农民起义军一路高歌,势如破竹,在同年八月攻破大都,元顺帝带着自己的后妃、皇太子及一众大臣逃往上都。

元顺帝逃往上都标志着元朝对中原统治的结束。

元顺帝经历逃亡后,产生恢复旧都的想法,于是又开始了当初的勤政作风。派自己的亲信扩廓帖木儿在山西领兵,并在十月份与明兵打了一场胜仗。

元顺帝十分高兴,又派扩廓帖木儿带领兵马攻打大都,但明军趁太原兵力空虚攻打太原,扩廓帖木儿带兵急忙返回,又在途中遭遇袭击,扩廓帖木儿趁乱逃跑。

经历这一变故后,元顺帝受尽打击,心灰意冷,从此也不再勤于朝政,而且经常生病,身体状况急剧下降。随着明军的不断进攻,上都也不再安全,于是元顺帝又带着自己的人逃到了应昌。

第二年,元顺帝的身体也坚持不住了,在同年四月驾崩。其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史称北元。爱猷识理达腊也试图恢复元朝在中原的统治,但都没有成功。而且在明廷的打击下,北元实质上已经灭亡了。

从元顺帝从大都逃走的那一天,元朝就已经灭亡了。后来的北元政权也存在了一段时间,但也很快被明廷剿灭。但由于蒙古人的特性,明军也一直都没统治过蒙古。

明朝推翻了元朝,消灭了元朝的残余势力,但明朝却消灭不了北元。原因就是蒙古族是马上民族,生活很简单,几匹马,一片草原就可以发展成一个部落,而几个部落联合在一起就是一股新的蒙古势力。

1635年,北元向后金投降,北元正式灭亡。

纵观元顺帝在位的这一时期,他有过励精图治、勤于政事的时候,也许元顺帝作为一个君王来说,是屈辱的、有失君王气度的,但他也的确为元朝延续了二百多年的寿命。

审时度势这个词其实也可以用在元顺帝身上,一定程度上来说,元顺帝对元朝也是有一定功劳的。

王朝更替在历史上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一个朝代从历史上消失和另一个朝代璀璨地出现在历史舞台上都是定数,都是历史定律,而退出消失的那一个总会狼狈不堪地退出,不见当初建立它时的辉煌与荣光。元朝亦如是。

2 阅读:2212

锵锵文史局

简介:欲穷千里目,锵锵文史局。欢迎关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