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是我军中的名将,战神,也是中国现代军事史中的一位重要角色。然而在战后,粟裕却遭到了些许不太公正的对待,受到了一些冲击,而粟裕受到冲击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人就是饶漱石...
曲阜会议
粟裕曾经说过,豫东战役是他所指挥过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的战役之一。而当时豫东战役的难点不仅仅只是战役本身的客观条件,还有人的因素。当时陈毅刚刚被调离华野不久,华野的老将们对粟裕这个“空降”指挥官,其实不太服气。
比如宋时轮将军就是如此,当时粟裕要求宋时轮带兵打援攻城,但是却遭到了宋时轮将军的拒绝,宋时轮表示,必须要给自己的部队补充弹药和兵员,否则这一仗他打不了!当时毛主席得知此事的时候,差一点就撤了宋时轮的职,还是粟裕出手保下了宋时轮。
而类似的情况在整个豫东战役的过程中,可谓是层出不穷,所以说豫东战役算得上是最能展现粟裕指挥艺术的一战。因为豫东战役实在是太复杂了,一方面是强敌,一方面还有人拖后腿,粟裕还能把这一仗打赢,很不容易。
但是豫东战役打完了,后面还有淮海战役,豫东战役暴露的问题不能继续带进淮海战役,有些事情也不能不清不楚。所以在1948年10月5日,华野前委在曲阜召开了以加强纪律性的中心的扩大会议,后世一般将其称之为曲阜会议。
而在这次会议上,华东局的负责人饶漱石为粟裕“站了一次台”。当时的饶漱石是华东的一把手,还有着中央的“尚方宝剑”,说句不好听的实际上想办谁就能办谁,有了饶漱石的站台,粟裕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
当时饶漱石特别强调了部队中某些“无政府无纪律”的状态,并且要求一定要坚决同这种苗头作斗争,宋时轮也被拎出来接受批评。最后饶漱石作了总结,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全军一定要无条件服从粟裕同志的指挥!
就客观来说,粟裕和饶漱石的合作其实还算是不错的,饶漱石也确实帮助粟裕稳住了局面,客观上帮助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但是也正是因为饶漱石频频表现出对粟裕的“欣赏”,粟裕才会在建国后遭到冲击。但是事实上,从主观来说,粟裕还真的未必喜欢饶漱石...
黄花塘事件中的粟裕
说起粟裕在建国后遭到的冲击,那么就和一个人脱不开关系,这个人就是陈毅。可以说粟裕后来的一切,都是从陈毅开始的,粟裕的遭遇其实也是某些人打着“为陈毅鸣不平”的大旗,来打击粟裕。当然,陈毅本人对这种观点未必认同,他和粟裕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好,这点在黄花塘事件中,其实就能看出来。
如果说粟裕是陈毅在军事上最好的搭档,那么饶漱石就是陈毅在政治上最大的对手。1942年,刘少奇被调往延安后,华中的管理工作就被交给了陈毅和饶漱石两人负责。陈毅当时是新四军的军长,肯定是主要负责军事上的工作,而饶漱石则是当时华中局的代理书记,是政治上的大拿。
从资历上来说,陈毅绝对远在饶漱石之上,他是南昌起义的深度参与者,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当年是跟着朱老总一起干的人。但是陈毅比起饶漱石,有一个巨大的弱点,那就是陈毅的性格。
陈毅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奔迈豪放,有话当面直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是饶漱石的性格则截然相反,饶漱石的性格十分的阴郁,他表面上很宽容,但是暗地里会做什么,你根本就不知道!而且饶漱石很喜欢把问题往个人恩怨上扯,他本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开始你可以欺负我,但是以后我一准治得你怕了我!”
陈毅这种人,是对付不了饶漱石的,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饶漱石的攻击全部都是“暗箭”。1943年的整风运动期间,陈毅就算是好好的体会了一波饶漱石的“阴柔”。当时饶漱石向陈毅表示,自己要下乡搞调查研究,让陈毅自己负责军队整风工作。
陈毅没当回事,你说啥是啥呗。结果召开座谈会后,下面有些同志开始表达在政治上的不满,认为刘少奇走了之后,部队的政工工作做得不是很好,攻击的突出点主要针对的还是饶漱石。而在饶漱石回来之后,便将其认定为陈毅对自己组织的“围攻”。
而在后来和一些老同志的谈话中,饶漱石了解到了一个消息,陈毅曾经主持召开红四方面军第七届党代表大会,把毛主席的前委书记给选下去了,不过后来又请了回来。饶漱石得到信息后如获至宝,称陈毅是“一贯反对毛主席”。
在当时,坚决站在陈毅一边的人至少有两位,一位是黄克诚,他当时对饶漱石直言不讳:“调走陈毅对整个华中的工作无疑都会很不利!”另一位则是第一师师长粟裕,他当时拒绝参加所谓的批评会,也拒绝在联名揭发电报上签名。
饶漱石所渲染的所谓“十大罪状”,粟裕也不认同,他还公开表示:“军长这个人大家都了解,所谓的错误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说开了不就解决了。”所以说粟裕和饶漱石之间,其实只是单纯的工作关系,认为二者间存在某些“隐秘联系”,确实过于牵强了...
参考资料:
《粟裕1958年被批判真相》 刘志青
《淮海战役前夕华东野战军的曲阜会议》 徐金城
《伯乐:粟裕与陈毅》 少华
《饶漱石前半生的峥嵘岁月》 蔡洪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