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跟穷朋友来往吗?

蔡垒磊 2025-04-18 17:29:09

文:蔡垒磊

今天看到一个热烈的讨论,说一个人有钱了之后,会不会看不起之前的穷朋友?

这个讨论很多人都没抓住重点,很多人表达的,仅仅是道德品质层面,但其实重点不在于看得起还是看不起,而是“你们是一起做什么的朋友”,以及“如果一开始你们就是这样的贫富状况,你们还会不会成为朋友”。

如果你们只是在兴趣爱好的层面偶尔交往,平日里各干各的,没什么交集,那朋友就还是朋友。但如果你们要经常性的互相串门,互送礼物,结伴旅行,甚至除了兴趣爱好以外,还要深入地探讨价值观,那你们大概率是无法继续成为朋友的。因为你们的日常消费,做事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注定不同,这本质上是由于你们追求的东西,关注的重点,已然发生了巨大差别,所以你们就会很自然地减少共同话题,越走越远。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叫“一个人的财富,是其身边频繁交互的6个人的平均”。这个“财富”也可以替换为“价值”或者其他类似的都可以,6个人也可以是4个人,8个人,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道理,即“如果你想往上走”,那么最好多跟和你同档的人来往,否则你大概率会被拉下去——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有钱人,在有钱以后不更换自己频繁交互的朋友,能够长期不被拉下去的——从你的视角来看,这似乎是一个“针对你个人”的品德问题,但对有钱人而言,其实是一个“保住自身财富”的方法论问题。

有人说了,那就不能拉朋友一把,让朋友也变得有钱吗?很遗憾,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朋友很多,亲戚也很多,如果拉张三,那为什么不拉李四?发小重要,同桌就不重要?兄弟姐妹就不重要?这是一个伪命题。而且要“刻意去拉人”,就代表这个人已经不配拥有当下的财富了——他在干的是“消费财富”以满足自身情绪的行为,而非“生产财富”的行为。

著名的NBA球星阿伦艾弗森在成为顶级球星以后,积累了上亿美元的财富,但在退役后不久就穷困潦倒,连离婚官司都打不起,房租也难以支付。为什么?因为他一直养着小时候在贫民窟认识的狐朋狗友们,以获得更多的情绪价值,这就是“消费财富”的行为,那财富就会离他而去。因为狐朋狗友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对财富的消耗,还有从注意力到偏好等全方位的影响。如果不是他职业生涯过于高光,以致于还有一份锐步的终身合同作为保障,曾经拥有无数财富的他,就连安享晚年也做不到了。

一个有钱人想要配得上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世界对他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普通人可以踩进去的坑,他不能踩;普通人可以被绑架的点,他不可以被绑架,否则就会失去财富,因为不配。

我们其实并不需要刻意地在意自己看不看得起穷朋友,我们只需要问自己,如果我今天才认识他,他还会是我的朋友吗?如果会,那就依然是;如果不会,那就不是,一视同仁,重新评估,实事求是,想跟谁来往,就跟谁来往,尊重自己的本心。不是说一个人先认识的你,曾经是你最好的朋友,就一直得是你最好的朋友,这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你早已不是你,他也早已不是他了,人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得重新认识自己,也得重新认识他人。

朋友也好,家人也罢,都只是特定时期里的各取所需,人类终究还是各活各的,谁也无法真正掺杂到对方的生命里去。每个人在生命的任何一段时间里,始终指向的,都应该是最同频,和生存关系最大的合作者,他们是同一拨人固然好,不是同一拨人,也没什么关系。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1 阅读:30
评论列表
  • 2025-04-19 09:39

    够理性的选择!

蔡垒磊

简介:畅销书作家,著有《上行》、《认知突围》、《爱情的逻辑》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