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情境默写与语言文字运用题”专项300练(116)

小高语文在线 2025-04-13 00:58:34

【学生版】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些同学写议论文时叙事过于啰唆,老师以杜牧《阿房宫赋》开头概括秦灭六国的“______,______”为例,引导学生简要叙事。

(2)小明到镇江宋武帝刘裕故居参观,他看着眼前平常的景物、普通的街巷,不禁想起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景的两句,“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在描写音乐的美妙时,往往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这样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肿瘤放化疗是目前癌症临床治疗的一种常规手段,但伴随着疗程持续,肿瘤细胞会逐渐产生耐药性,让治疗 A 。肿瘤细胞非常狡猾,它们在受到化疗药物攻击时,会紧急启动“自我保护”机制,继续生长和扩散。肿瘤细胞为何会具有如此强的自我修复和应变能力?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何以破解?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无论在有氧还是无氧环境下,它们都会通过糖酵解途径代谢,并产生大量乳酸。但医学界一直无法解释清楚,肿瘤细胞为何会通过这种高消耗低产能的方式进行代谢?一直以来,乳酸被视为一种“代谢废物”,并未引起过多关注。(甲)?是否在以乳酸化修饰的形式参与肿瘤进展过程?是否在干预肿瘤的放化疗治疗过程?

①中国科学家研究团队进行历时四年实验发现,②肿瘤细胞在利用乳酸进行“自救”。③通过新辅助化疗敏感或耐药的胃癌肿瘤组织标本,④科学家发现在耐药肿瘤组织中,④糖酵解通路数值显著上升,⑥乳酸水平显著提高。所以,乳酸在肿瘤细胞中可通过促进乳酸化过程,增强肿瘤细胞DNA的损伤修复能力。当肿瘤细胞受到放化疗的损伤时,它们可以快速修复受损的DNA,从而(乙)。这解答了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功能作用这一困扰全球医学界的谜题。

此外,团队首次发现了一种能够阻断DNA损伤修复的靶向药物,即司替戊醇。该药物能够抑制乳酸的产生和乳酸化过程,从而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修复机制,使它们重新对放化疗敏感。司替戊醇是治疗儿童癫痫的常见药,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以说是 B ,其安全性也已经明确,研究人员可以直接从剂量、适应证和有效性进行临床试验。这一发现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转化为有效的抗癌疗法。

18. 请给语段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20字。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文中画横线句子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得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2. 你受邀参加面向某小学五六年级的科普宣传活动,请结合材料向同学们介绍前三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100字。

【教师版】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些同学写议论文时叙事过于啰唆,老师以杜牧《阿房宫赋》开头概括秦灭六国的“______,______”为例,引导学生简要叙事。

(2)小明到镇江宋武帝刘裕故居参观,他看着眼前平常的景物、普通的街巷,不禁想起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景的两句,“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在描写音乐的美妙时,往往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这样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如“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六王毕 ②. 四海一 ③. 斜阳草树 ④. 寻常巷陌 ⑤. 忽闻水上琵琶声 ⑥. 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题易错字:斜、琵、舫、唯、瘦、壑、嫠。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肿瘤放化疗是目前癌症临床治疗的一种常规手段,但伴随着疗程持续,肿瘤细胞会逐渐产生耐药性,让治疗 A 。肿瘤细胞非常狡猾,它们在受到化疗药物攻击时,会紧急启动“自我保护”机制,继续生长和扩散。肿瘤细胞为何会具有如此强的自我修复和应变能力?肿瘤细胞的耐药机制何以破解?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无论在有氧还是无氧环境下,它们都会通过糖酵解途径代谢,并产生大量乳酸。但医学界一直无法解释清楚,肿瘤细胞为何会通过这种高消耗低产能的方式进行代谢?一直以来,乳酸被视为一种“代谢废物”,并未引起过多关注。(甲)?是否在以乳酸化修饰的形式参与肿瘤进展过程?是否在干预肿瘤的放化疗治疗过程?

①中国科学家研究团队进行历时四年实验发现,②肿瘤细胞在利用乳酸进行“自救”。③通过新辅助化疗敏感或耐药的胃癌肿瘤组织标本,④科学家发现在耐药肿瘤组织中,④糖酵解通路数值显著上升,⑥乳酸水平显著提高。所以,乳酸在肿瘤细胞中可通过促进乳酸化过程,增强肿瘤细胞DNA的损伤修复能力。当肿瘤细胞受到放化疗的损伤时,它们可以快速修复受损的DNA,从而(乙)。这解答了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功能作用这一困扰全球医学界的谜题。

此外,团队首次发现了一种能够阻断DNA损伤修复的靶向药物,即司替戊醇。该药物能够抑制乳酸的产生和乳酸化过程,从而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修复机制,使它们重新对放化疗敏感。司替戊醇是治疗儿童癫痫的常见药,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以说是 B ,其安全性也已经明确,研究人员可以直接从剂量、适应证和有效性进行临床试验。这一发现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转化为有效的抗癌疗法。

18. 请给语段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20字。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文中画横线句子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得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22. 你受邀参加面向某小学五六年级的科普宣传活动,请结合材料向同学们介绍前三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100字。

【答案】18. 中国科学家团队解开肿瘤耐药机制谜题

19. A处:举步维艰

B处: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20. ①句,将“历时四年”调至“进行”之前(或者①句去掉“进行”);

③句,在“通过”后加上“研究”。

21. 甲:肿瘤细胞产生乳酸的目的何在?/乳酸的作用是什么呢?/乳酸是否真的毫无用处?

乙:削弱放化疗作用而导致耐药发生。

22. 肿瘤细胞是非常狡猾的,它是有自我保护机制的,怎么自我保护呢?通过代谢产生大量乳酸,人们一直觉得乳酸是个废物,但科学家发现其实它有很大的作用,它能快速提高肿瘤细胞的修复能力,他们终于研究明白了!点赞!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

文本主要讲述了肿瘤放化疗中肿瘤细胞会产生耐药性,中国科学家研究团队历时四年实验,发现肿瘤细胞利用乳酸进行“自救”,从而解答了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功能作用这一困扰全球医学界的谜题,即解开了肿瘤耐药机制的谜题。同时,团队还发现了能够阻断 DNA 损伤修复的靶向药物司替戊醇,为临床治疗带来新希望。

整个文本围绕中国科学家团队对肿瘤耐药机制的研究成果展开,故拟写标题为“中国科学家团队解开肿瘤耐药机制谜题”。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语境是说肿瘤细胞在放化疗过程中逐渐产生耐药性,这使得治疗变得非常困难,难以推进,故可填“举步维艰”。举步维艰:比喻行动困难或处于困境,事情难以进行。

B处,此处说明这种药在临床应用中很常见,其安全性也已明确,为后续研究人员直接进行临床试验提供了基础,故可填“司空见惯”或“屡见不鲜”。

司空见惯:常见而习惯了。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屡见不鲜:多次见到,一点也不新奇。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句语序不当。将“历时四年”调至“进行”之前(或者①句去掉“进行”);

③句成分残缺。在“通过”后加上“研究”。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前文提到乳酸一直被视为“代谢废物”,此处用疑问语气提出乳酸是否还有其他作用,引出后文对乳酸在肿瘤进展和干预放化疗过程中作用的探讨,使上下文过渡自然。故此处可填:肿瘤细胞产生乳酸的目的何在?/乳酸的作用是什么呢?/乳酸是否真的毫无用处?

乙处,前文指出乳酸在肿瘤细胞中可促进乳酸化过程增强肿瘤细胞 DNA 的损伤修复能力,当肿瘤细胞受到放化疗损伤时能快速修复受损 DNA,其结果必然是削弱放化疗的作用,进而导致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与后文探讨肿瘤细胞耐药机制相呼应。故此处可填:削弱放化疗作用而导致耐药发生。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内容面向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所以语言简洁易懂、生动活泼。首先点明肿瘤细胞“狡猾”有自我保护机制,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接着简要说明自我保护的方式是产生乳酸,强调过去对乳酸的错误认知与现在新发现的对比,突出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惊喜感。最后用“点赞”表达对科学家的敬佩,更能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向往。整体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