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年14岁,读初二,从初二下学期放寒假过后,她就不再上学了。
除了在家看手机、玩游戏,过黑白颠倒的生活外,女儿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好烦啊、好无聊、没意思。”看到她这样,我真的很担心,就带她去检查,结果却是抑郁焦虑。听到这个消息,我简直要崩溃了!实在想不通,那个从小就很优秀的女儿,怎么突然就变成了这样?
其实,小学阶段女儿成绩非常好,一直是班里前几名,和我的关系也很好,基本我说什么她都会听。因为我是全职妈妈,有时间管理女儿,对她的要求和期望特别高。5年级以前,她基本没碰过手机,对学习也非常上心,让做什么做什么。
但后来,6年级寒假的时候,因为疫情的原因,她需要在家上网课,作业也要小组打卡,所以我就给她了一部旧手机,申请了微信。我发现,从那以后,女儿经常偷偷刷小视频,因为这个,我们俩没少吵架。
没想到的是,课外辅导班取消后,女儿却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完全失控了。她把周末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玩手机。一开始只是刷刷视频,但从初一结束的暑假开始,她竟然沉迷于玩游戏,有点摆烂的状态。结果,初二上学
期,她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刚上初中时,她在全校800名学生中排名50多,可现在都掉落到400名以外了。我非常焦虑,天天在背后盯着她,时刻提醒她要专心学习,手机更是变成了我们争吵的“战场”!有时候,半夜起
来我都要到她房间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偷玩。可我越是管,女儿越叛逆!后来,我居然发现,她用我的微信零钱去充值游戏卡,当时我就气炸了,手机没收,把她大骂了一顿。
了游戏。这次,我一时没忍住,动手打了她一顿。没想到,女儿捂着脸,怨恨地威胁我说,如果我再管她,她就不去上学了!从那以后,女儿就像变了个人,彻底摆烂了。她不去上课,也不写作业,整天就躺在床上玩手机,
一天只吃一顿饭,睡眠也严重不足,只睡四五个小时。而且,只要我劝她去上学,她就激动地回答:“别逼我!”我害怕了,担心她真的做傻事。最后请假时间长了,学校也只能让办休学,休学在家之后,我也拿她没办
法,只能彻底放手了,再也不敢管她。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完全被女儿拿捏了,女儿提出的各种要求,我都只能尽量满足,尊重她的选择,只希望她能快点从这种抑郁、躺平的状态中走出来。
西,得寸进尺。面对女儿的咄咄逼人,我真的快崩溃了!我感到深深地无助和痛苦,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女儿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呢?通过搜索和深入地了解孩子厌学、抑郁的案例、重新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后,我逐渐找到了女儿厌学、抑郁的症结所在:
小时候管得太严,长大后又不敢管,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女儿的反差。
小时候,我对女儿管得很严,要求她事事听我的,从写作业、上补习班到交什么朋友,都是我来决定,几乎掌控了她的一切。这样一来,女儿就缺少了自主性和自律性。那时候她年纪还小,比较听话,没什么自己的想法,全
都听我的。但等她慢慢长大,到了青春期,她就开始想要摆脱我的控制。直到打开了手机这个新世界的大门,一头扎进了虚拟世界里,开始从那里寻找安慰,逃避现实。后来,女儿沉迷手机成了个大问题,我就一直不停地监
督着她,没想到这样反而让她越来越厌学,在每天的批评、争吵、对抗、冲突中,她的情绪也变得暴躁、焦虑、抑郁了。为了让她走出困境,我选择彻底放手,无条件地接纳她,几乎满足了她的所有要求。但这种没有原则和
底线的让步,效果却适得其反。其实,孩子内心并不是不希望父母不管她,只是希望父母“正确地管”。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向上的诉求:不想自己被废掉,想走出去,只是仅凭自己又很难走出去。如果家长不改变自己,
充满力量的妈妈。这里的“心硬”,并不是指对女儿冷漠无情,而是指在面对她的问题时,我要有明确的底线和坚定的原则。具体做法,可以按照下面3个方面着手。
多的责任,然而,这种多度放手和妥协,反而让她更加觉得自己没有希望,失去了重新找回自我的动力。其实,女儿真正需要的,是她自己的成长和改变。作为家长,我能做的是引导和给予她力量,帮助她重新找回前行的勇
气。现在,我决定“狠心”一些。不管女儿有多烦,该说的话我还是要说。那天晚上,我轻轻敲了敲女儿房间的门,跟她聊了我的想法。我先是从情感上与她共鸣:“妈妈最近学了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识,现在能理解你的感受了,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妈妈真的懂你,知道你这段时间过得不容易。”接着,我给女儿定了些规矩:“以后每
天坚持运动半小时,晚上12点前必须睡觉哦。”“妈妈就是担心你的身体,害怕你越闷在家里,心情越不好。而且,熬夜多了视力会下降,还会有黑眼圈的。”我提议道:“要不咱们每天出去走走,就半个小时,你可以边听
音乐边散步,带上你喜欢的东西,地方你来定,可以吗?”女儿一开始没有直接答应,只是低着头玩手机,但我感觉她并不反感我的话。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简单的两个字:“可以。”其实,孩子越懒,越没劲,让她动起来,再保证充足的睡眠,情况就会好很多。
机,我带她去了朋友新开的琴房,想让她感受一下音乐。起初,女儿只是静静地听朋友弹奏古筝曲子,慢慢地,她说自己也想要尝试一下。于是,我买了两副指甲,提议和她一起学习古筝,没想到,女儿同意了。现在,我们每周都学习一首新曲子,女儿已经能够自己弹奏《声声慢》《鸿雁》等好几首曲子了。慢慢地,她的状态越来越
好,女儿找回了成就感,笑容也越来越多。此外,我还为女儿买了一些适合她看的小说,鼓励她重新拾起阅读的乐趣。其实女儿以前就很喜欢看课外书,只是我以前担心影响她的学习,不允许她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现在,女
儿状态越来越好,玩手机的时间逐渐在减少,读完小说后,她还会主动拿起课本来复习,我们约定好,每天学习一个小时。
此,我们之间经常发生争吵。而我作为全职妈妈,一边承受着经济上的压力,一边又对孩子期望太高,结果无形中就把我的焦虑传给了女儿。一个爸爸缺位、妈妈抱怨的家庭,孩子怎么可能过得轻松愉快呢?这次,老公休假
回家,我安排了一次家庭会议。会上,我们轮流说出心里话,说出自己希望家人怎么给予支持,然后一起商量出解决办法。女儿说,她最希望爸爸妈妈和和气气,别再吵架,爸爸能多陪陪她,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在一起。没想到,孩子的心愿这么简单,这本就是家庭该有的样子嘛。老公听后,答应说以后工作不忙就常回家,每天晚上打
视频聊天,多关心我和女儿。而我也说,想要出去找一份喜欢的工作,不再整天围着孩子转,让自己的生活更多元、更有价值。而这获得了女儿的极大认同,她说:“你早就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整天围着我,我压力真的
很大!”我要做一个智慧通透、刚柔并济的妈,活出自己健康昂扬的精神状态,为女儿加油打气,用我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