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雄师百万,勇将辈出,但堪称“悍将”者甚少。其中,刘震表现突出,名列前茅。
刘震虽不及梁兴初、邓华、刘亚楼等人闻名,却是四野猛将之一。他战功显赫,且懂享受生活,闲暇时爱西餐、西装及骑摩托车,军中素有“洋司令”之称。
刘震乃湖北孝感人,17岁投身红军。若循常规,或有小成,难及后来。其人生轨迹之变,缘于遇贵人徐海东。
一次胜战后,部队缴获众多军用物资并召开总结会。刘震作为士兵代表发言,未赞颂胜利,反而直言部队存在诸多不足,令台下众人惊讶。
徐海东军长初时甚喜,闻刘震反对,欲怒而复静,认其言有理。他珍视人才,赞许道:“刘震有战略眼光,可任连长。”
徐海东的悉心培养让刘震仕途顺畅,他亦不负所望,无论职位高低,皆勤勉尽责,展现出与职位相符的能力。
1946年,刘震晋升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等同军长之职,年仅30岁出头,便成为林彪麾下锐不可当的“尖刀”。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刘震猛的部下皆能力出众,其中尤以授衔时敢于直言不满的钟伟最为著名。
钟伟乃刘震麾下师长,才能出众。在靠山屯战役中,他指挥连林彪亦从之。众人料其将受军法,然林彪非但未罚,反给予表扬。
随后,林彪破例提拔钟伟为十二纵队司令员,彰显偏爱。钟伟成就显著,老领导刘震深感高兴与欣慰,钟伟在东北的战绩与刘震密不可分。
解放战争期间,刘震率二纵歼敌约14万余人,居四野军队之首,被誉为“四野第一猛将”名副其实。他不仅在军事上功勋卓著,还擅长享受生活。
东北邻近苏联,受西方生活习惯与穿着影响颇深。刘震思想开放,有远见,热衷于新事物,故在东北作战时,他将自己的生活过得十分自在。
刘震将军之子回忆,哈尔滨时期,刘震风采奕奕,佩戴手表,身着西装,品尝苏联西餐,擅长舞蹈与摄影,尤爱驾驶摩托车兜风。
为享受生活乐趣,刘震用薪资购摩托车置于家中,常骑出游玩。但一次为避人摔入沟中后,他不再骑摩托,转而热爱驾驶汽车。
1949年,四野大军南下,刘震任39军军长。途中,他寻得一辆小汽车,遣走司机后,亲自驾驶,载副军长吴信泉等人前行。
彼时,驾驶汽车无需驾照,刘震仅为爱好者,非专业。行至雪峰山,因山路曲折,他无法如老手般操控,车辆骤停熄火,随后向后滑行。
车上皆为我军勇猛战将,正哀叹遭遇劫难,幸得路边巨石阻车后退。众人惊慌下车,皆为身经百战之士,未责刘震,反以打油诗戏之:刘军长,艺高超,驱车上山往下飙,若非石兄来相救,崖下亡魂添众豪。
刘亚楼闻讯后,即刻召来刘震。
刘亚楼非但未夸刘震,反而严厉斥责。他人不敢为之,他却敢。面对刘参谋长的责骂,刘震自知理亏,无从反驳,只能无奈接受。
此事给他留下心理阴影,自此,他未曾主动驾驶汽车。
新中国成立后,刘震本期待战事平息,能享受生活,但抗美援朝战役的爆发,迫使他将这一愿望暂时搁置。
刘震是我军杰出人才,首任志愿军空军司令时,虽无先例,他凭借智慧缩小敌我差距。志愿军空军英勇无畏,战绩辉煌,令美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惊叹中国迅速成为空军强国。
1955年,凭资历与贡献,40岁的刘震被授予上将军衔。此后,他继续在空军任职。1960年,刘震还促成刘思齐与空军学院干部杨茂之结合。
晚年退休后,老将军仍保青年时风范,常着西装领带,真皮皮鞋频换。初见之下,不似老将军,更像华侨人士。
东野二纵也就是39军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战绩不比万岁军差,甚至强过38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