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雨后,村中低洼水田与池塘遍布泥鳅黄鳝。傍晚凉爽时,与伙伴携手电筒、小桶,至水田池塘边捕捉泥鳅黄鳝。
“照”指用手电筒光照亮岸边浅水,捕捉黄鳝和泥鳅,轻易拾取后放入小桶。昔日泥鳅、黄鳝众多,一晚可捕获数斤。
年龄渐长,为生活外出打拼已成过往。近日,湖北姑娘@玉玉又在哪分享了一则标题为“真的属于童年的回忆了”的视频,内含动图,引发。
视频中泥鳅众多,姑娘用铁锹轻挖即得大量,1小时便装满半桶。因天气尚寒,未到泥鳅活跃期,故它们在土中活动力弱。
视频中,姑娘介绍:“欢迎观看00后失业归乡挖泥鳅日常,今日目标:一桶泥鳅。河边铁锹一铲,泥鳅遍地,取之不尽。”
大块泥巴里藏着许多虫,翻开就得赶紧揪出,以防它们钻入洞。虽感疲惫想归家,但一铲下去收获颇丰,不忍离去。此等大小,正适合做干煸。
视频里,姑娘挖泥鳅场景令人过瘾,数量惊人。泥鳅可做干煸、红烧、烧汤,皆为佳肴。该视频获6000余赞,1700余回复,4000余转发,但也引发了质疑。
网友回复称:“20年前农村无此资源,故断定是养殖。”质疑声起,因泥鳅数量众多。我儿时常挖泥鳅,亦遇此景,但频次不高。
一次干旱导致秋季河沟水减少,冬季完全干涸。可能泥鳅未及入土而聚集。视频中水面看似较大,引发网友质疑,但姑娘已出面澄清。
姑娘拍新视频辟谣:“挖泥鳅视频超百万观看,被疑摆拍。实则泥鳅善钻洞,若真摆拍,放入即逃,我深感无奈。”
这是养过小龙虾的池塘,未投放鱼苗却也有许多鱼,来源同泥鳅不明。我们能挖到这么多感到很惊喜,请勿质疑我们的诚实。
这位姑娘所言有理,虾塘必有进出水口,进出水时可能混入鱼与泥鳅,它们在塘内繁殖,从而造成此现象。
有网友称“泥鳅西施”。该网友熟知网络热词,诸如“豆腐西施、猪肉西施”等频现,皆因美貌。我认为,挖泥鳅的这位姑娘,同样可誉为“泥鳅西施”。
称她为“泥鳅西施”,既因其容貌出众,也因挖泥鳅时动作娴熟且优雅。
最终,湖北姑娘1小时挖得半桶泥鳅,失业后转行成“泥鳅西施”,吸引百万观众。我认为她颇为幸运,能遇见如此机遇。
能否借泥鳅成名存疑,当下出路多样。具创意、勇气与行动力者,自能开辟天地。如“泥鳅西施”,或成新晋网红,此理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