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事,都不敢写出来

探元素 2024-11-27 08:44:53

其实很多事情都不敢写出来。

因为这些事,只有那些做个人事业的人才会懂。

说出来,绝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相信,也不敢接受。

但这才是真相。

第一,几乎没有人,想赚“负面情绪人”的钱

身边做生意的、做咨询的、开店的朋友,不止一次的跟我表达过同一个意思:不想做那些精神内耗、负能量满满的人的生意,遇到了也都直接劝退。

他们在经营个人事业的时候,风格也是出奇的一致:不跪舔、不劝服、只吸引。并且能在第一时间判断对方是否跟自己匹配,匹配的痛快付费,不匹配的直接表达不合适,遇到奇葩和无赖,直接拉黑。

其实人在没有独立经营自己的生意之前,都会有一种错觉,认为凡是找上门的客户,都要让对方付费,都是珍贵的客户资源,但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客户也分三六九等,倒不是说做生意就得见人下菜碟,而是你需要把更多精力用在那20%的优质客户身上。

当你花大把时间和口舌去搞定一个纠结、极端、不自信、没动力、负能量的客户时,你就要知道,自己在跟一颗定时炸弹合作,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开启暴走模式,对你的攻击、产生的损耗难以计量。

销售沟通、交付指导、售后服务……都要花比其他客户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还要小心翼翼,不知道哪句话就突然碰到了他们的敏感神经,然后被迫卷入无休止的争执,你付出的成本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付给你的钱。

所以,对于做生意的一方来说,也会筛选跟自己“对脾气”的客户,并不愿意去赚那些“有成本风险”的人的钱。

第二,高消高认知人群,在为低消低认知人群隐形买单

我们经常听别人说,做生意就做有钱人的生意,要提高自己的客单价。

乍一听好像是在坑有钱人,但其实这是一场用最低消费来筛选客户的方式。

一个产品和服务卖9块钱,和卖900块钱、9000块钱,你面对的客户是三种不同的人群。

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你的单价是多少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会更少?

答案是:9000块。

其实并不是产品服务的价格越低,客户要求越低,问题就越少、矛盾客诉就越少;而是价格越高,客户的问题越少,你对接起来更简单顺畅。

这是因为2个原因,一个是单价越低,你面向的目标客户消费能力、认知力越低,这类人反而是斤斤计较的人群,因为9块钱对他们来说也很多,他们往往对9块钱能买到的东西预期更高,没有合理的性价比思维;另一个原因是单价越低的产品服务,也会被你所面向的客户瞧不起,他们会从心底里认为你这个产品和服务没有价值,不然你怎么会定这么便宜的价格呢?所以他们在姿态上会更自负、更盛气凌人、也更容易欺负你。

这就是低消费、低认知人群带来的后果。

那么,当低消费人群拥有了超出价格本身的很多预期时,这个产品和服务就已经注定了不会让他们满意;当低认知人群付费后,这个产品和服务再好,也无法作用在他们的“心趴”上,因为理解能力有限,甚至会产生极大偏差。

直白点来说,低消费、低认知人群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只是冲个销量,不会产生多少实际利润。

那么利润主要从哪里来呢?

是那些高消费、高认知人群,他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节省你的沟通成本、交付精力、时间……

第三,全民高敏感时期,大家都在用情绪绑架别人

现在做生意真的挺难的,但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难。

很多人觉得做生意难,一定是因为“没钱”,这就有点……因为有很多人都是因为没钱才去做生意的。

也有人觉得做生意难,是因为没有“能力”,谁又是都准备好了才开始做的呢?能力都是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

现在做生意,难就难在“全民情绪化”,一点就炸。

导致很多时候,注意力会完全跑偏,已经不在“事情”本身,完全上升到了其他各个层面。

比如,有人会因为你说的一句话不喜欢,就想投诉;有人会因为你的头像不满意,想换人对接;有人会因为你没有秒回而情绪暴走;有人会因为自己不会使用产品,直接骂人……

假如你真的有对接过客户,就真的理解我在说什么。

你让我情绪不好了=我不想为你付费了

你让我情绪不好了=我有理由向你索赔,否则我就发疯

但是,一个产品或者服务,如果本身就是教育方向、学习方向、咨询方向……

那它可能本质上,就不会让你太舒服。

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不舒服”的,学习的本质就是“反人性”的,咨询的底层逻辑就是“发现自己缺陷”的……

所以,现在这个时代,钱真的很难赚。

各方粉墨登场,鱼龙混杂,信任的成本在增加;大环境的作用下,每个人的神经都很脆弱,交易的稳定性极差。

卖东西的人在受众眼中是有原罪的,所以,带着这份没来由的愤怒,能理性的选择产品、服务,客观的付费、让自己变得更好这件事,变得更难了。

1 阅读:85

探元素

简介:在探元素,开启你的第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