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一生,可谓成也变法,败也变法。
商鞅是卫国人,年轻的时候来到魏国,担任丞相公叔痤的门客,但一直不受重用,他因此很郁闷。公叔痤去世的时候,曾对魏国国君说,商鞅这个人很有才能,可以担任丞相,如果国君不愿意使用他,那就应该杀掉他,不能让他为别国所用。
公叔痤死后,魏国国君并没有将他的话放在心上,商鞅因此安然无事。
后来,秦孝公继位了,他深感秦国弱小,时常被其他诸侯国欺负,就决定变法图强,为此他下达了招贤令,号召中原人才前往秦国效力。
商鞅得知这件事后,认为自己在强国无法立足,为何不去弱国闯荡,或许能建功立业呢?
于是,商鞅就来到了秦国,与秦孝公进行了数次攀谈,当他得知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心情十分迫切,于是献上富国强兵之策,秦孝公就感到十分高兴。
前359年,秦孝公举行朝会,商讨变法之事,却遭到了以公子虔、甘龙、杜挚等贵族之人的群起反对,这些人认为祖宗之法不可轻易变更,更何况商鞅不是秦国人,就更加不可信了。
实际上,这些贵族之所以反对变法,还在于商鞅变法有两个很显著的特点:
第一,商鞅变法与其他变法不同,其他变法都是改革范围小,花费的时间长,但商鞅变法却是自上至下全方面的改革,而且变法的步伐大,变法的内容也很激进,这就会造成一个结果,秦国会因为剧烈的动荡而产生新的危机,这是贵族们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商鞅变法的核心内容是改革土地税收制度,以及军事制度改革,比如“奖励耕战,实行军功爵制”,平民也可以得到上升的通道,这就打破了贵族的世袭制了,贵族们当然反对了。
商鞅变法,虽然符合秦孝公想要秦国在短时间内变得强大的急迫心情,但同时也极大触动了贵族们的利益,因此商鞅变法从一开始,就是在贵族们的阻扰下的进行的。当然了,秦孝公的态度,在最开始的时候,也不是很坚决,毕竟他如果选择支持商鞅,就要与贵族们为敌,万一变法失败了,这个代价可就大了。
为此,秦孝公决定让商鞅先试试水,商鞅就于前359年发布了《垦草令》,主要内容就是重农抑商,提高农业生产在国民生产中的地位,同时削弱贵族特权,让贵族也加入到农业生产当中,还要与平民一样要缴纳赋税。
尽管在《垦草令》实施的过程中,遭到过很多人的反对,但经过三年时间的改革,秦国的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秦孝公对此感到很高兴,于是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全面实施商鞅变法。
前356年,商鞅发布了第一次变法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户籍制度,这是为了严格限制人口流动,让人们安心从事各自的职业,尤其是农民不能随便乱跑,这么做还可以防止他国间谍在秦国活动;
第二,实行什伍连坐法,什伍之中,一家人犯罪,其他人家如果不能告发,则按照同罪处罚;第三,建立二十等爵制,行伍中人,不论门第,一律按照军功大小授予爵位,这是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第四,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这个是针对贵族的,变法之前贵族都是世袭的,父亲是将军,儿子也是将军;父亲是大夫,儿子也是大夫,但商鞅取消了这个制度,贵族想要当官封爵,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行。
第五,严惩私斗、奖励耕织、推行小家庭制等等,都是维护治安和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重点在于实施愚民政策。
商鞅的第一次变法,波及范围可以说是很广的,对于农民来说,虽然获得了上升渠道,却被国家禁锢起来,没有自由可言;对于贵族来说,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躺平了,搞不好会沦为平民,需要努力奋斗才行。
其实,站在秦国百姓的角度而言,他们虽然失去了许多权利,自由也受到极大限制,但至少商鞅让他们有饭吃,还有上升的渠道,因此他们对商鞅的意见,也没有那么大。
但是,贵族们对商鞅的意见就大了去了,因为他们的利益大大受损,所以百般阻挠商鞅变法,但在秦孝公的坚决支持下,商鞅变法得以继续。
当然了,在商鞅变法中得利最大的,自然是国家了,商鞅的所有变法,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让秦国国库里有钱,仓库里有粮食,军队变得强大,百姓只需要保留口粮就行,贵族也要为国家做贡献,而不是坐享其成。
不过,商鞅的目的确实达到了,他从前359年实施变法开始,到前354年的时候,秦国就旧貌换新颜了,他带着秦国军队连续几次与诸国交战,都取得了胜利,而且攻占了大片领土。
商鞅本人也因此获利,被秦孝公封为商君,以商於十五邑作为封地。
商鞅在秦国的地位看起来很高,也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并且他因为巨大的功劳,成为秦国实际上的丞相了,可谓位高权重。
但实际上,商鞅的处境十分危险,因为他得罪了太多人,尤其有一个人他不该得罪,这个人就是秦孝公的太子嬴驷,也就是日后的秦惠文王。嬴驷出生于前356年,也就是商鞅第一次变法这一年,作为秦孝公的长子,他在出生后没多久就被封为太子,是秦国未来的国君。
为了教导嬴驷,秦孝公让自己的哥哥公子虔担任嬴驷的太子傅,也就是老师。
公子虔可不简单,他不但是秦穆公的大儿子,更是军中大将,曾立下赫赫战功,他虽然没能成为秦国国君,但在朝中的地位很高,影响力也很大,可以说是秦国旧贵族的代表人物。
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商鞅变法刚开始的时候,公子虔是支持还是反对,但我们知道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公子虔变得支持变法,但也与商鞅成为死敌。
事情是这样的,商鞅第二次变法的时候(大约前350年),发布了更多改革内容,其中有一项内容是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再次触动了贵族们的利益,贵族们的反对声音很大,变法因此无法推行。
当时,太子嬴驷虽然只有十几岁,却不太安分,干了一些违背法律的事情,秦孝公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
这时候,商鞅就对秦孝公说,现在新法之所以不能推行,是因为贵族们的阻扰,这个时候太子犯法了,我们虽然无法直接处罚太子,但太子的师傅理应代为受过,以此来警示贵族们。
秦孝公觉得有道理,为了让新法继续推行,他便下令对公子虔实施劓刑,也即是割掉鼻子;对于嬴驷的另一个师傅公孙贾,则实施黥刑,也就是在脸上刺字。
因为这件事,公子虔对商鞅产生了极大的不满情绪,他虽然不能把商鞅怎么样,但他一直都没有忘记心中的仇恨,而是等着有一天能够报仇雪恨。
在随后十几年时间里,公子虔都不再以真面目示人了,一直戴着面罩,他甚至不怎么出门了。
后世史学家推测,公子虔其实并不反对商鞅变法,因为这么做可以强国,但他因为受刑之事而怨恨商鞅,他只是单纯的想要报仇。
公子虔受辱,作为太子的嬴驷怎么想呢?
起初,嬴驷也觉得很没面子,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更为重要的是,他觉得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法律太过严厉了,不但百姓们任人驱使,贵族们也人人自危,甚至自己作为太子,竟然也在商鞅的管辖范围内,这简直太没道理了。
但是,嬴驷无法扳倒商鞅,因为商鞅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因此他只能选择隐忍。
不过,随着嬴驷逐渐长大,秦国的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他也逐渐意识到,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好处还是很多的,因此他对商鞅变法产生了好感,但对于商鞅这个人,他却怎么都喜欢不起来。
嬴驷不喜欢商鞅,其实也有商鞅自己的问题,从商鞅的行为逻辑来看,他有两个特质,是导致他最终灭亡的诱因:
第一个特质,也就是商鞅入秦的动机。
不可否认,商鞅去秦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但归根到底来说,他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去的。
当初,商鞅刚到秦国的时候,前几次与秦孝公交谈,都没说到重点上,实际上他是在试探秦孝公的口味,从而照单下菜,当他得知秦孝公要图强争霸之后,这才将变法之事全盘托出。
可见,商鞅一开始并未打算变法,他是看到秦孝公想要变法,这才决定投其所好的,因此他是有投机嫌疑的。
事实上,商鞅到秦国,就是从冲着功名利禄而去的,这一点魏国无法给他,他是被迫无奈才去秦国的。
如果只是为了实现理想和抱负,秦国并不是第一选择,但秦国招贤令开的条件足够好,他也就顺势而为了。
第二个特质,那就是商鞅的性格。
从商鞅的行为上来看,他应该是个诚实守信、不畏强权之人,但他有时候太过执着了,显得缺乏变通。
比如说,商鞅曾一次性处决七百人,他的目的是为了树立法律的威严,但太过苛责了,他其实只需要处决几个带头之人即可。
再比如说,太子嬴驷犯法了,商鞅坚持处罚公子虔和公孙贾,这本没什么错,但不是非得实施肉刑才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也可以用其他刑罚替代。
这两件事,一件事让商鞅遭到百姓的怨恨,致使百姓反对变法的声音变得更加强烈,商鞅为此做了大量工作,才平息事端;另一件事让商鞅得罪了嬴驷和公子虔,为他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商鞅的末日到来,针对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的变法。
前338年,秦孝公去世了,嬴驷继位为国君,商鞅继续辅政。
自前362年入秦以来,商鞅已经在秦国生活了二十四年了,在此期间,他因为变法而使秦国走向强大,也受到了秦孝公的关怀和厚待,但同时也得罪了太多人。
得罪百姓,商鞅并不害怕,因为在他的治理之下,百姓都已经沦为供国家驱使的蝼蚁,对他根本构不成威胁。
得罪贵族,商鞅原本也不害怕,因为秦孝公是庇护他的,比如在秦孝公执政时期,以甘龙为首的贵族集团,因为害怕遭到秦孝公打压,只是在暗地里搞点小动作,并没有太大危害,而那些敢于公开反对变法之人,则都遭到了秦孝公的严厉打压。
但是,秦孝公去世后,情况就发生了极大变化,首先是国君嬴驷不喜欢他,其次是公子虔对他恨之入骨,再加上那些利益受损的旧贵族,他们也想扳倒商鞅
可以说,那时候商鞅是四面楚歌的,但他对此毫无认识,他以为自己做的事情对秦国有益,让秦国变得强大了,自己就不会被清算,实际上他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
秦孝公去世后没多久,甘龙等人就跳出来,说要罢黜商鞅,恢复秦穆公时期的国政,也就是全盘取消商鞅变法。
嬴驷很高兴看到甘龙的上书,但他并不认为商鞅之法应该废黜,因为站在国君的角度而言,他的职责是让国家继续强大,同时他还必须继承先祖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如果废黜商鞅之法,他知道自己什么也干不成。
于是,对于甘龙的上书,嬴驷并未理睬,但这不代表他不打算采取行动,因为他在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公子虔。
嬴驷之所以不直接动手,是因为他对商鞅有所顾忌,首先,商鞅变法实施了二十余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且百姓已经基本接受了,商君的名望也越来越很高,不容易下手;其次,商鞅长期处在高位,封地也很大,实力不容小觑,贸然下手会导致商鞅狗急跳墙。
这个时候,公子虔的作用就很大了,他不但在军中素有威望,在贵族当中人脉也很广,如果他能牵头对付商鞅,那就事半功倍了。
公子虔当然义不容辞了,事实上秦孝公刚一去世,他就开始活动了,他联络了许多贵族之人,最终捏造了商鞅谋反的证据,然后呈送给嬴驷。
嬴驷非常高兴,就下令逮捕商鞅,但商鞅在门客的帮助下逃走了,一路逃到了边关。
史书还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没说商鞅逃到边关之后,准备住店,却没有带身份凭证,店主不知道他是商鞅,就对他说,商君之法说得很明白,没有身份凭证是不能住店的,否则要被治罪。
商鞅连忙说自己就是商君,但店主根本不相信,无奈之下他只得另投他处。
后来,商鞅准备前去魏国,但魏国不接纳他,他便潜逃回到封地商於,发动封地军民攻打郑县。
再说嬴驷,他得知商鞅逃走之后,就让公子虔召集军队,公子虔得知商鞅攻打郑县,就让军队去攻打商鞅,双方爆发大战,最终商鞅在乱战中被杀死。
公子虔觉得不解恨,就将商鞅的尸体带回咸阳,嬴驷下令将商鞅车裂,也就是五牛分尸,或者五马分尸,然后将商鞅满门抄斩。
商鞅虽然死掉了,但无论是嬴驷也好,还是公子虔也罢,都成为了商鞅的护法者,为此他们继续打压贵族。
就这样,商鞅之法一直在秦国生存下去,一直到秦朝灭亡之后,才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总的来说,商鞅之所以能够获得重生,是因为他在秦国实施变法;但他之所以被杀,则是因为他在变法过程中得罪了太多人,尤其是嬴驷和公子虔。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嬴驷之所以杀死商鞅,其实也是在用商鞅当替罪羊,变法给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造成的伤害,责任都由商鞅来承担,而嬴驷及其子孙后代,则是商鞅变法的受益者,不用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