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记录现场!
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
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
王辉
近两年新年初始, “建筑档案”公众号连续以《建筑档案对话王辉丨一个爱写文章建筑师的2018》、
《王辉的2019丨一个建筑师的读书档案》为题,用档案的形式总结了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王辉在2018年的写作,串联了2019年读过的书。今年,将记录他在2020年做过的几个主要的讲座。-
2020年,我一如既往地完成了一年要读100本书的计划,但这个任务有点艰难,因为这一年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在讲座上。
虽然这些讲座让我读了更多的书,但只能读其中的重点章节。到了最后一个季度,我意识到全本读完的书还差得很远时,又发奋追赶了一把。最终当我站在摞得和自己几乎等高的书边上时,很感慨只要有决心、意志和行动,是没有实现不了的想法的。因此,读书不过是一种自我的训练,和其他人用其它的方法进行自我修行没什么区别。
2020王辉读过的100本书
今年我想总结与读书有关的自我修行的主题是讲座。二十年来我做了无数的讲座,但之前的讲座大都是讲方案,虽然我很想在讲座中有对社会信息的统计和研究,但实在没有助手帮助我制作内容。
2017年,李德庚老师组织深圳华侨城创意园关于工业遗产的《一人一世界》系列讲座,我改变了以往的讲座风格,用几本关于现代性问题书中的观点来总结我不同的工厂改造设计中的内在线索。从那以后,我所有的讲座都会附上一些阅读经验。由于我不太爱重复过去的内容,所以新的讲座促使我去读没读过的书,又从另一方面织罗一个对自己有用的书目。
2017“一人一世界”第一场回顾:王辉《再工厂:贬值的时间,升值的空间》
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肆虐,促生了“网课”这种新的学术交流方式,以及“直播”这种无成本的传播模式。回顾一下,我大约做了32场这样的线上讲座。值得在这里总结的是两个系列:
一个是疫情发生后居家隔离期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的十名研究生上的15讲“文献阅读”课,对佩夫斯纳的《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以下简称《先驱者》)做了个系统的解读;
另一个是年末时,应邀在坪山图书馆的“明新大课堂”做的3讲《无所不在的哲思:一个建筑师的案例》。
我的15讲“文献阅读”课借用腾讯会议平台,虽然没有对外直接公布会议号,但没有院墙的“网课”还是能让更多的听众加入,有时能达到腾讯会议室300人的上限。课程结束后,我于6月14日20:00邀请了范文兵、李忠、卢永毅、孟阳、秦蕾、吴耀东、周榕、周宇舫等老师就这门课引发的知识建构的话题进行了个近4小时“流变语境下的知识建构”网络论坛,在“群岛”的B站直播间开放,吸引了约1.1万听众。
“网课”的特点就是网络化,有的听众边听边上网,除了直接下单购买讲座中推荐的书籍外,还不断地在网络上查询刚刚涉及的知识点。这也要求我的备课内容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使任何一个点都有可能带出一个面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薄薄的一本书(1960英文版253页,1987中文版180页)最后用了十五讲、每讲约三小时时间来导读。
我导读这本书初心,也是汪坦先生最初引进这套书中文版时所期待的:“希望这套丛书能起一点这样的作用——启发。”“启发”什么?显然,汪先生那个时代的信息渠道和我们现在的不同。那个时代的中国读者对于这本书的内容绝对是陌生新鲜的;而对于今天的读者,这本书说的是老掉牙的事。所以,有所“启发”的绝不是内容,而是编织这些内容的逻辑和方法。
这些内在的东西,也是汪先生说的“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破”的东西,反而由于表面上有更多信息量的裹挟而更难以辨识。同时,我坚信这些内核的东西不像表面的东西有“保鲜期”,应该让一代代人都领略一下在知识传统中那些顽固的脉络,才能知道新使命的起点。所以我想要“启发”的是通过读一本关于现代建筑发展的史书,来洞察一种范式化的思维,即在一个特定的时代里,什么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建筑。
佩夫斯纳的这本书我在不同的年龄段读过,但每次的感觉不同。所以这次阅读,我的目的也很明确,读出其中关于“时代精神”的暗示,并以此作为一个关于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启发点”,来重新思考很多习以为常的概念。
例如,这本书的第一句话:“拉斯金说:‘装饰是建筑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句话如果不加上“时代”就没法解读。因为拉斯金所指的语境是文艺复兴之前,而我们阅读的语境是今天这个装饰被贬低得人人喊打的时代。
另外拉斯金也不是为装饰而装饰,而是由装饰引申出工业时代之前劳动者和劳动之间的生产关系,而拉斯金对工业时代生产关系的批判也无法在我们的后工业消费主义时代能够成立。这本书的头一句话就值得如此这般的思考,说明细读会有很有启发性。每节网课的内容也是在挖掘不同的启发点,而人气爆棚的“收视率”说明听众也深受启发,使我坚信了这本书很有看点,并努力把这些启发点编织成一个知识架构。
这门网课的教学大纲基于一种系统化地读书的构想:把阅读分为关联性阅读——本体性阅读——批判性阅读三个递进阶梯,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文献的关联性阅读
1.1范式
1.1a科学哲学综述
1.1b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1.2目的论作为一种范式
1.2a 关于目的论的综述
1.2b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作为一种历史范式
1.3德语系的学术脉络
1.3a 从温克尔曼到李格尔的艺术范式转移
1.3b 沃尔夫林的形式范式:《艺术史的基本原理》
1.3c 沃林格的心理学范式:《抽象与移情》
1.3d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范式:《哥特建筑与经院哲学》
1.3e 艺术史学科的范式转移:瓦尔堡学派
第二单元:文献的本体性阅读
2.1 文本阅读
2.1a 序幕:两个不画图的现代建筑先驱者
2.1b 《现代设计的先驱者》和佩夫斯纳的整体研究工作
2.2 比较阅读
2.2a 民族性和时代精神:
2.2b 洞察力和时代精神
2.2c 共同体和时代精神
2.4d 技术进步和时代精神
第三单元:文献的批判性阅读
3.1 从建筑的史学观读时代精神
3.2 从哲学的史学观读时代精神
这个读书大纲中的主线是对弦外之音的“时代精神”的理解。虽然这个词在《先驱者》中几乎没有直白地出现,但读懂这个概念才能读好这本书,原因有三:
第一,“时代精神”是佩夫斯纳这代学者认识艺术发展规律的信念范式,所以用了8/15的时间来做与这个纵向的学术传统相关的“关联性阅读”;
第二,只有用“时代精神”才能解释抛弃了历史传统的现代建筑具有历史身份的合法性,这是现代主义理论家们共同遵守的历史逻辑推演范式,所以用了5/15的时间的“本体性阅读”,将佩夫斯纳方法与同代理论家们进行了横向比较;
第三,作为第一代现代主义理论基石,“时代精神”也有其内在的逻辑谬误,因此引发出了“批判性阅读”,反思这种学术范式的局限性,把这次阅读接引到更开放的话题上。
在讲座结束那天的微信朋友圈上,我有感而发地写道:“很有幸在疫情期间开始了这门课,在一种对文明世界特殊的心境中,用霍乱时期对知识的爱情,收集散落在自己记忆中的各种碎片,建构起这个可能会成为考古对象的世界的一个风景。”
在疫情初期,生命尤显得是旦夕间的游丝,此刻能够看到人类文明把宇宙照亮,的确是一道五味杂陈的风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直观地领悟到二十世纪设计文化对古典时代的颠覆,其实是建立在十九世纪伟大的德语系哲学和艺术史思辨的宏大基础上。
所以,在我承揽这个系列讲座(流变语境下的知识建构)那一刻,由于学校要求有课程教学大纲,我就一起合成了这个与最终结果只有几个词只差的讲座框架,把重点放在对德系思想的谱系学探讨。由于课程是以周为单位,而春节后公司(忙得连尿点都没有)的网络办公已经开始,我并没有事先成熟的积累,只有用鲁迅式“挤”时间的方式,用碎片的时间把碎片的快速阅读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像,这反而激发了我阅读的创造力,能够敏感地捕捉到每一本书的亮点。
其实对于那些令人烧脑的读物,我相信世界上并没有多少人能够读得酣畅淋漓。而只有在社会大环境的“危机”之时,以及每次我开讲前还在匆忙地做ppt那一刹,反而对所读有醍醐灌顶之感。
随着这个讲座对早期现代主义的朔源,在三个层面上也开拓了我的知识眼界。
第一,更知道了以前所知的。我在写讲座提纲时,只能说要讲的事情我是知道皮毛的,但绝不是精通的。我读书从来不做笔记,谈不上精读。比如沃林格的《抽象与移情》和《哥特形式论》我都不止读过一遍,但现在要把它们的内容做成ppt了,通过串联对比,终于打通了以前并不清晰的内在脉络。这有点像那句歌:"不是你亲手点燃的,那就不能叫做火焰。"书在被自己加工之前,永远是别人的知识。
第二,知道了以前未知的。我讲的格罗皮乌斯1937年3月9日离开伦敦前的那场晚宴,被李忠评价为是知识贡献度最高的。的确,一张宾客座席图,拉出了一个以前我不太知道的英国现代建筑史。
第三,知道了未来要知道的。学海无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航线和目的地。我虽然算是知识面较宽的,但也没有必要无目的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就我自己而言,讲座后开始更多地阅读波普尔,并且发现对“理性”的谱系学好奇是让我感到兴奋的阅读点。
这个讲座之后,我也想趁热打铁整理出文件。“全球知识雷锋”帮我组织了一个二十多人的志愿者群,小朋友们花了不少心血把讲座稿整理出来,只等我最后的校订了。遗憾的是这不像单一的讲座,实在是个庞大的工程,要系统地校对一遍需要大量的时间,这是我日常工作以及随后更多的额外任务所不能支撑的。因此这个讲座的文字推送只好被拖延了,但愿今年春节假期能有时间完成终审工作,在讲座一周年时发个纪念版。
【王叔请你听网课】录屏合辑
这个讲座进行到第三讲后,我开始在“URBANUS都市实践”公号上发讲课通知,再点对点地把会议号告诉有兴趣的朋友。推文就以《王叔请你听网课》为题。
疫情初始时,华南理工大学的何志森老师就邀请我参加一个以疫情为主题的展览,要集合了各行各业的人在疫情期间回家后的一些例外的作为。开始时我把主题定为收集封闭小区的大门,并通过URBANUS都市实践公号在网络上公开收集信息。
征集 | 住区大门2020 @ 2020GATED
虽然这个展览的想法很好,但因为我们公号的网络号召力有限,没有达到预先的目标,等到何志森老师策展的《回家》展在上海8号桥创意园都快要落地时,我还没有理想的内容。在一次和何老师交谈中,我突然意识到我的《王叔请你听网课》不就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吗?
于是就决定把讲座所有的ppt讲义作为素材。当何老师把场地谈妥把一个很大的车间当作主会场时,我的方案就是把《王叔请你听网课》变成地贴,作了一个艺术装置。其实我的网课不值得用这么大的展场来炫耀,而值得炫耀的是在这个疫情期间,“网课”的粉墨登场改变了当下世界,甚至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一直坚持听我网课的李忠说:我可以准备职业的下半场了。
我并无意成为职业讲师,但从今年起,一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涯变成网课,这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心理影响现在还没法预估,但肯定是对一代人的改造。所以网课必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历史事件。当未来的考古开始挖掘网课史时,我觉得有必要借助这样的展览机会,把一个个人的小事放大为一个历史的档案,成为“网课元年”的一件证据。
27位艺术家和设计师用半年时间将上海一个社区变身为无界展厅
“王叔请你听网课”——网课元年的一个档案
11月下旬的时候,我接到深圳坪山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陆奇美老师的邀请,希望在图书馆的品牌课程“明新大课堂”上开门课。坪山图书馆是坪山文化聚落开幕后最有人气的公共文化场所,完全实现了我们当初构思文化聚落的初衷。
“明新大课堂”意为“明智开新”,立足“兴趣+系统+专业”,是面向不满足于泛泛听讲座、希望像在学校里选课的市民开设的公共课。我讲了那么多别人的,当然也想讲讲自己,这不失为一个机会,但也是一个压力,因为只有两周的备课时间。
深圳坪山图书馆明新大课堂
在11月22日、12月4日和12月26日,我连续完成了三讲,也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在哲学层面上把自己的学术思想梳理一遍。常言“实践出真知”,果真如此吗?
实践是个社会行为,有非常强大的从众趋势,所以从实践经验中不一定能获得真知,因为真知还需要独立思考。“实践出不了真知”倒逼人们去思考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那些想当然的问题。
我从这种思考中意识到哲学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必要,尤其是有必要借助专业的哲学家已经思考过的问题来思考自己在专业上所遇到的问题。自己近二十年来参与中国史无前例的城市化的切身体验,也积累了许多具体的设计案例,可以图解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哲学问题,并由此引申出对康德、阿多诺、列斐伏尔、德波、鲍德里亚、哈维等哲学家所提出的哲学问题的建筑学思考。
所以这个讲座系列就定名为“无所不在的哲思:一个建筑师的案例”,三讲的内容是以康德的三大批判为结构。康德对我影响最大的哲学导师之一,他也是在我现在的岁数上才真正地开始放射思想的光彩,并给自己建立了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我能够知道什么?这是认识论问题。第二个任务:我应当做什么?这是道德问题。第三个任务:我可以希望什么?这是美学问题。
我觉得建筑学也面临着同样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建筑学也是一门先验的学科,如何用一种先天的立场去捕捉项目的本质?这实际上也是认识论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何运用我的自由意志去做设计?用何种先天立场去树立建筑的信念?这就是实践理性批判要做的事。
第三个问题:我把建筑做出来了,怎么判断它好不好?我们的判断依据从哪儿来?其实,这不单是一个简单的美学问题,还是一个整体的价值观问题。
所以,顺着康德的这条路,把这三件事建构好了,不也能完成一个很好的自我理论建构吗?所以我的三讲主题是:
第一讲“先验”:借助康德哲学来理解建筑设计中的“先天综合判断”问题。
第二讲“经验”:延展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来探讨非宏大叙事的建筑设计立场和方法。
第三讲“体验”:结合鲍德里亚等人对消费社会的批判理论来分析在“景观社会”中建筑变成造景的问题及出路。
明新大课堂 | 新课开讲!听王辉老师讲述“无所不在的哲思”
大约在同一时间,Roca北京艺术廊和“建筑档案”也邀请我做个公众讲座,我也正好把在坪山图书馆的课程做了个一个多小时的压缩版,取名为《哲思与建言》。
建筑是一种关于社会和文化意义的强表达方式,建筑师在面对特殊场合中随机变化的具体项目的言语(parol)中,也会有一种相对稳定的表达方式,这就是在建筑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结构化的语言(language)。
对于这种潜伏在每一个表象化的言语背后深层语言的探究,是梳理建筑师设计逻辑的基础。然而这样的挖掘也存在着表述的障碍,之如维特根斯坦所言:“对无法言说之物,应保持沉默。”显然,要打破这种沉默,还需要借助其它的工具。坪山图书馆的课程帮我逐渐显影了这个工具,在Roca北京艺术廊的讲座上,我终于再清晰化了一个我近期阅读的图示(diagram)。
【建言现场丨对话王辉】:哲思,是建筑师一对思想的翅膀
【建筑档案】:2020年您在这两个系列讲座之外,还有哪些有新特点的讲座?
【王辉】:以上年初和年末的讲座还是使我的2020在疫情的语境下变得非常有意义,它们让我在总结中思考。这种系统论式的思维方法也体现在我在这一年里做过的其它的演讲里。例如在9月30日晚,群岛Archipelago在北京智珠寺大殿发起了“阅读时间的能力:从遗产保护设计谈起”嘉宾们围绕近年国内遗产保护案例、建筑师如何介入遗产保护、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判断、遗产保护中多领域跨学科合作的可能等议题展开讨论。
因为我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马上又要面临着舌战群儒和网络口水,所以要有个对自己工作方法的总结。于是我借用康德在第一版《纯粹理性批判》中对先验统觉的演绎方法,从感性-知性-理性的三个层面,把康德“直观中领悟的综合、想象中再生的综合、概念中认定的综合”变成一个体系化的设计方法论。
这也是我在读法国当代哲学家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时受到的启发。斯蒂格勒重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时,也是在这一节获得了对他的“第三持存”理论的灵感。在准备这场“舌战”时,我也先占领了一个职业道德的高地,这就是对薛定谔“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这句话的引申。这个认知也是从斯蒂格勒解读薛定谔来的。当然也是受2020年8月斯蒂格勒自杀的影响,让我想到去阅读他的书。
历史环境设计八人谈
【建筑档案】:您也参与学校的课程和讲座吗?【王辉】:有些学校也邀请我做讲座。例如,“2020东南•中国建筑新人赛”邀请我做决赛评委,并在9月27日决赛那天做了个网络讲座。
东南·中国建筑新人赛16强名单发布!
2020年由于网络会议的流行,其实国内外的交流反而多了。我也听了些有意思的国际讲座。6月23日,我也参加了一场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德庚教授组织的讲座。
新挑战 新策略 | 2020清华大学米兰艺术设计学院国际学术交流
南京大学的鲁安东教授邀请几位学者参与他在2020秋季学期的《中介》系列讲座。鲁教授认为在当代的数字日常社会,建筑对其所处的环境、社会、文化记忆、涉及的人所起的作用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使人们不得不正视建筑起作用的方式,而不只是局限于建筑物本身。他将这种“作用性”称为“中介”。
只有更准确地认识建筑的各种中介机制,设计干预现实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他邀请到的每一位老师对“中介”都有自己的理解,而我的理解则是“赋能”,这也是从阅读斯蒂格勒-薛定谔得到的启迪。
南大建筑思想前沿讲座 | 中介:中件 & 圆桌论坛
【建筑档案】:您在今年有什么新的读书计划吗?【王辉】:我的讲座涉及的书目也给了我极大的启示,使我感到平时无目的的阅读终归还是汇入了思考的主线,而且这条主线会随着我生命和职业的发展不断前行,一直延伸到世界最令人神秘和心动的地方。2020年我主要在阅读以德国古典哲学为核心的书籍,今年我的阅读会偏向法国当代思想。
知识建构 | 王辉 绘
( 群岛BOOKS | 王叔的书单:从三文鱼说起)
【建筑档案】:您在今年有什么新的讲座计划吗?【王辉】:我的文献阅读课受到了许多听众朋友的好评,这也诱发了我更大的野心:把讲座发展成“现代建筑文献阅读三部曲”。现在初步的构想是在今年下半年讲塔夫里的《建筑与乌托邦》,探讨现代主义进入成熟期后所面临的现代性问题;然后在明年讲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探讨今天后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问题。这个野心太大了,先不说要实现它需要有多大的阅读量,几乎还要把我近几年读过的书重读一遍。
【建筑档案】:您也一直在坚持写作,2020年您有哪些文章可以分享呢?【王辉】:2020年讲座太多,文章写得并不多。我愿意分享三篇,也是分别对应于康德三大批判所对应的问题。
第一篇是在哈佛ChinaGSD创办的线上期刊PINUP上,和王轶群、吴逸欣的一个对谈《突破的日常》,是关于如何认知公共空间这个话题,回答“我们能够知道什么?”
PINUP 对话 | 王辉:突破的日常
第二篇是发表在《建筑学报》2020/10期上的《空间正义视角下的设计直觉——一种朴素的胡同更新实践观 》,回答“我们应该做什么?”
建筑学报 | 王辉 | 空间正义视角下的设计直觉——一种朴素的胡同更新实践观 | 2020年10期
第三篇《常德老西门:一种另类的空间生产》是对常德老西门改造项目的评论,本来应该收录到一本关于这个项目的书中,但出版搁浅了。正好这个项目入围了现在正在进行的三联“人文城市奖”。我也是这个奖的初评评委。我觉得这个设计特别符合这个奖的价值观,就通过中国建筑学会ASC建筑评论平台用微信推送的形式发表了,回答“我们可以希望什么?”
中国建筑学会ASC建筑评论 | 常德老西门:一种另类的空间生产
【建筑档案】:您觉得疫情对读书起了什么有益的作用吗?【王辉】:显然很多人会因为世界变缓、安静下来而在读书上花了更多的时间。对于我而言,另一个更深的感受是通过多读书,更感慨人类对这个世界有多么大的知识贡献。作为一个人类纪的公民,我与其说是眷恋这个世界,不如说是眷恋人类带来的这个世界。
“这一年” | 王辉 绘
本文图片由王辉老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