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平里战役历来争议无数,但论者大多聚焦于韩先楚和邓华之争,到底韩先楚主张的先打砥平里是对的,还是邓华主张的先打横城是对的。
对于另一层面的思考,似乎无人深入讨论过,就是美军对我声东击西策略的反应。
志愿军以汉江南岸为诱饵吸敌主力,真正意图是在东线集中兵力打反击,美军对此虽有察觉,但并没有太重视这一战役欺骗,甚至对情报有些漫不经心,发展志愿军意图后,仍然按部就班执行既定战役计划。
为什么无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声东击西计策很妙
声东击西,战役欺骗,这是中国传统兵法运用的一种常见策略。
我军在解放战争非常惯于采用此计,国民党军也不外行,只不过没有解放军下的功夫深。
相比国内战场的声东击西,第四次战役运用此计,显得有些悲壮。
砥平里之战的大背景是第四次战役。美军趁志愿军第三次战役后力竭之际,准备抢先发动进攻,彭总遂决定以久战疲惫之师,来个反抢先作战,以攻势防御破坏美军计划。
想法是好的,实施起来很困难。
美军做了充分准备,而我参战部队自入朝以来连打三次大战役,虽把美军赶过了三八线,甚至夺取了汉城,但兵力损失极其严重。
前三次战役参战部队共有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四十二、五十、六十六、二十、二十六、二十七军,战斗减员每军平均近1万,据时任志愿军参谋长解方主持编写的《抗美援朝后勤经验总结》统计,总计数字为87550人。
冻伤、掉队、逃亡、失踪等非战斗减员约7万多。
二者合计约15万多。志愿军总兵力减员近三分之一。
如果第三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能按照彭总设想的全军休整两个月,非战斗减员的7万多人当能有七八成伤病员能伤愈归队。但美军发起的反攻实在太快,我军根本无法抢在人家前面打防反。
没奈何,只能采取声东击西之策。
悲壮之处就在于,要把三十八军、五十军照死里消耗,并以汉城超级诱饵,在南汉江以南吸引美军主力,而以其余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六十六军,加上长津湖战役后休整较好的九兵团二十六军,在东线打美军一个措手不及,进而破坏其整个进攻体系,瓦解掉这次攻势。
我方谓之曰:西顶东反。
平心而论,这个计划是相当高明、相当有用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据统计,志愿军加朝鲜人民军可作战的兵力,约28万人,其中志愿军21万,朝鲜人民军7万。而美军及其仆从军共约25万人。
如果不搞什么战役运筹,没有重点,一线平推,以将近1比1的兵力对比打,在美军绝对优势的火力之下,我们根本抵挡不住。
更不要提在劣势之下还能发起局部反击。
战役运筹属实高明。
但美军的反应耐人寻味,发现志愿军真实作战意图后,其兵力布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美军进攻阵形,西线为主攻方向,兵力如下:
第一军,包括美军第3师、第25师,英军29旅,土耳其旅,韩军第1师。
第九军,包括美军骑兵第1师、第24师、英军第27旅,韩军第6师。
东线为次要进攻方向,兵力如下:
第十军,包括美军陆战军第1师,第2师,第7师,韩军第5师、8师,美军空降第187团。
韩军第一军团,包括第9师、首都师、第11师。
韩军第三军团,包括第3师、第7师。
以上兵力部署,开战之初在哪个方向,到战役结束之日,都没有发生太大的调动。美军精锐主力几乎还在西线。
这意味着我们的计划失效了。
二、李奇微选择无视
美军并非没有发现志愿军布势的奇怪。
李奇微是个很谨慎的指挥官,发起全线大规模进攻之前,他会反复要求部队进行详细而全面的侦察,为示决心,他还亲自乘坐直升机到前线勘察战场。
所以在西线主力准备发动进攻前,李奇微已经发现,在汉江南岸一带没有大规模中共军队。
此情此景,如果是粟裕、刘伯承等指挥员,发现当面敌军力量骤然变少,必定会本能地反应,会不会是敌人故意示弱,以诱我深入。进一步会调整己方进攻策略,力求不踏入敌之圈套。
李奇微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立即命令西线部队按既定计划发起进攻,因为这样不会冒太大风险。
至于有没有什么声东击西、什么西顶东反,无所谓,只要我能保证不受大规模伏击或反制,顺顺利利打出去,就要继续打。
这是与中国传统军事思维差异较大的。
不能说不合理,这也是军事常理的一部分。
任何作战计划的制定,都要系统地安排进攻、防守、退却、供应等多种行动。其中一大要义就是,计划要具备强大的战场适应性。
什么意思呢?
我的兵力安排可以应对敌军多种变化,伏击也好,硬打也好,包抄也好,我都有基本的应对办法,不需要临场调整总体计划,只需要局部调整兵力或进攻方向或兵力多寡,尽可能地让绝大部分兵力按既定计划作战。
战役计划越稳定,作战效率就越高,越不容易出意外。
李奇微之所以首先考虑当面志愿军兵力多不多,就是要确认自己的战役计划稳定性是否够用。当时志愿军没有太多可以改变战场态势的技术力量,唯一的变量就是兵力。把这个情况摸准了,美军便无须多虑。
至于你声东,究竟是不是真打不重要。李奇微的战役目标,并不是立即越过三八线拿下汉城,而是尽可能多地杀伤当面志愿军有生力量。
据此可进一步引申出一个观点供大家商榷,当我的战役计划稳定性足够大,也就是说力量以及力量的组织形式强大到可以应付任何突然情况时,当面敌军的所有计策便都没有用了。
作一个极端的思想试验式的假设,进攻方是现代化信息化部队,可以超视距侦察、海陆空立体进攻、远程信火打击、源源不断供应弹药,甚至可以进行无人机群打击,防守方则是冷兵器部队。进攻方还需要在乎敌军用什么计策吗。
当然,朝鲜战场双方并没有这么大的差距。
继续观察。
西线爆发强度空前的战斗后,东线战况确实给美军造成一定忙乱。毕竟我军的战役设计还是有用的。
邓华指挥的横城反击战,中朝军队以绝对优势兵力抓住横城方向敌军的突进部队,打得韩军第8师全线8溃退,被志愿军狂屠。美军第2师继在长津湖战役被重创后,再次遭到严重打击。战前韩军报怨每次作战都让他们打头阵,撤退时也全然不顾后面美军死活,一顿乱跑把美军2师的侧翼暴露出来。战后美韩双方为此扯皮好久,结果美军势大欺人,把所有责任都推到韩军指挥官头上,这是题外话,就不多说了。
联合国军伤亡达1.2万余人,在进攻作战中被志愿军迎头打了一闷棍,李奇微非常恼火。
但也仅此而已。
麦克阿瑟和李奇微此时都已大致判明志愿军的意图,乃至于前进至砥平里的美军第23团等部队也判明志愿军必定前来围攻砥平里。
包括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在内的美军各级将领都认为,应当立即命令砥平里部队后撤,在安全地带重新设置防线,并把左右两翼部队填补过来,堵住志愿军在横城方向打开的战役缺口。
看得出来,美军将领并没有因为中了声东击西之计而惊慌失措,其应对很有条理,显示了美军战前制定的战役计划的稳定性,稍作局部调整就可以重新适应战场变化。
但李奇微连这种调整都拒绝了,命令第23团级战斗队必须坚守砥平里,这将对保护后方整体防御体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砥平里这个交通要点仍在美军手中,志愿军就无法向美军深远后方穿插迂回。
三、美军为何不重视战役欺骗
是什么支撑李奇微,让他这么有自信呢?
毕竟在之前的三次战役中,美军屡屡被志愿军迂回穿插战术打得狼狈不堪,韩军更是被打得一触即溃。
武器装备方面的优势是一条重要原因。
砥平里的团级战斗队不是一个简单的步兵团,除了四个满编步兵营之外,还有相当于两营兵力的炮兵和坦克部队,兵力总数多达8000多。其火力输出,若按我军向来量化的三至五倍兵力可围歼美军的粗略标准,这个团级战斗队的战斗力约相当于志愿军一个军还多。志愿军东线三十九、四十、四十二、六十六军,既要阻击其他方向援敌,还要围歼这个硬核桃,加之我军兵力较残缺,从硬实力上看根本不足以迅速拿下。事后复盘,彭总总结各种原因,哀叹我们兵力太少,而且缺了一样至关重要的东西:重武器。但凡重炮部队跟上来,哪还能让这伙美军跑出去。一旦打成了,那将是第二次围歼北极熊团的经典战例。
可惜,人力有时而穷啊。
但仅限于此吗?
从李奇微的回忆录和一些美军资料看,美军高层对志愿军历次战斗中运用的战役运筹,尤其是战役欺骗,似乎并不感兴趣。
李奇微回忆第四次战役,自始至终没有提及志愿军的西线牵制对美军造成大局欺骗。似乎这都是正常的攻防现象,而不存在什么欺骗、调动。
笔者管见,有三个方面原因:
1.西方军事思想中,没有对战役层面的调动、运筹、欺骗做过系统深入研究,其战争实践中也没有围魏救赵、批亢捣虚等概念。
2.西方战争思想,约略也有工业化的影子,即在设计战争、准备战争的阶段,就要全系统、全要素、一步步把战争所需的人力物力装备经费等准备好,力避一条腿走路,力避战争准备有明显短板。有一定程式化思想,但胜在稳,万事俱备,仗更好打。
3.战争实践限制了精巧战役设计。美军打的战争,除了早年统一战争,后来基本在国外。国外意味着陌生,人地两生,获取情报和熟悉敌人都比较难,没有充分条件供你研究敌人、研究战术、制定针对性战役计划。只能尽可能地按军事原则、按己方筹划去打。
前两条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不多展开。略微展开一下第三点。
我们不去过多地讲意义、讲原因,就势引申一下,精巧的高明的战役设计,究竟适用于什么场合。
声东击西一类的军事谋略,在解放战争中出现的最多,我军不仅高级指挥员擅长此道,军、师一级指挥员也都略通一二。因为我军对国军十分熟悉,作战环境又在国内,不存在主客限制,山川平湖敌我共之。
朝鲜战场上运用的明显变少,第五次战役后基本绝迹。
什么原因呢?
1.敌我打法特点基本都已熟悉,欺骗很难达成,设计不好自己会被反杀。
2.随着敌我战场当面蓄积的力量都在增加,战争由局部或某几个方向的对抗,变成纵贯半岛的整体攻防,在足够大的战争体量面前,计谋给战争局面造成的影响在减弱。
3.国外作战,情报远不及国内那么方便、广泛和灵活,对美军将领指挥特点和部队士气作风基本不熟,不敢轻易调动,毕竟大家思维模式都不一样。
中国的兵法在朝鲜并不是失灵了,而是在敌人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力量优势面前,作用被极大限制了。所谓一力降十会,在战争面前也说得通。但笔者相信,如果敌我双方技术体系和军事力量达到同一位面,战争打到比拼军事思想的境地,中国传统兵法蕴含的精华,仍有用武之地,只不过需要我们勇敢地打开思路,拓展运用方法,而不能局限于书本上那几个死板的概念。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