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顺科技登陆A股:新兴市场需求提升,产能扩充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晓巧谈梧桐 2025-04-25 20:09:05

4月24日,江苏江顺精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1400,简称“江顺科技”)正式登陆深交所主板。上市首日收盘江顺科技报66.70元/股,涨幅达78.53%,总市值达到40.02亿元,展现出资本市场对铝加工细分领域龙头的价值认可。

作为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套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江顺科技凭借“模具+设备”的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起具备显著协同效应的一站式配套服务体系,深度绑定华建铝业、栋梁铝业等头部厂商。在国家“以铝代钢”“以铝节木”等产业政策推动下,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轻量化材料替代浪潮,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铝型材配套领域领先者,协同效应突出带动业绩稳增

江顺科技聚焦铝型材制造行业,主要从事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成立于2001年,早期产品主要以铝型材挤压模具为主。

铝型材挤压模具用于高温铝棒的挤压成型,通过模具型腔的形状设计,赋予铝型材精确的尺寸和结构。江顺科技的铝型材挤压模具产品规格丰富,覆盖直径50mm的微通道模具至1,200mm的大规格模具,能够满足客户大规模、多品类的产品需求,与华建铝业、栋梁铝业、鑫铂股份、豪美新材、敏实集团、旭升集团、兴发铝业,以及国外知名铝型材制造企业如WISPECO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020年至2023年,江顺科技模具业务营收实现阶梯式增长,市占率从3.53%稳步提升至5.87%。经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认证,其产品关键性能指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市占率在国内位居前列。

在模具业务进入成熟期后,江顺科技于2018年开启横向拓展战略,通过并购江顺机电、江顺装备等关联企业,公司形成了“模具+设备”的双引擎驱动模式。目前公司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已覆盖冷床、加热炉、牵引机、淬火等核心系统,实现从铝棒预处理到成品定型的全流程覆盖。

依托这种设备与模具的深度耦合,江顺科技构建起独特的产业链协同优势,模具作为高频消耗品,与低频设备形成互补生态。一方面,凭借模具领域建立的品牌信任度,公司在推广高价值设备时更具市场穿透力;另一方面,新建产能的设备采购往往带动后续模具的持续性需求。这种双向赋能机制创造良性循环,模具销售为设备开拓市场,设备装机又反哺模具增量,双重引擎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财务数据也印证了协同效应成效,2022-2024年,江顺科技营业收入从89,242.58万元稳步增长至113,647.63万元,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由13,727.37万元提升至14,627.20万元,整体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自主研发构筑技术壁垒,产品结构优化强化盈利能力

江顺科技面向铝加工行业,产品深度服务于建筑、汽车、光伏等多元化场景。这些行业对铝型材需求十分庞大,但传统单孔模具生产效率低下,很难以满足市场大规模的需求。针对这一痛点,江顺科技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了一模多出模具制造技术、快速挤压模具技术、模孔型腔高精度成型工艺等十余项核心技术,着力解决下游企业的大规模批量生产需求。

以一模多出模具制造技术为例,该技术采用独立供料布孔方式的多孔、多桥模具设计技术,模孔均匀分布在模具中心与挤压筒边缘合适距离的同心圆周上,并通过减薄模具设计厚度,缩短金属流动行程,优化分流孔的布局结构,有效解决多孔挤压存在挤压比大、挤压力高的难点,使一个模具能够同时挤出多个相同或不同截面型材产品,有效提高铝型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在铝型材挤压模具大批量生产领域的多项技术突破,江顺科技主导制定了我国首部《铝型材热挤压模具》行业标准,并获批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和“省高精度工业模具数字化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获授权专利277项(含发明专利61项),公司相关产品在制造精度、综合寿命、稳定性及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以此为基础,江顺科技进一步将技术优势延伸至精密机械零部件领域,公司目前已开发出不同规格型号及用途的轴类产品和焊接机壳等产品,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风力发电领域、工程机械领域。并已完成向中车集团、庞巴迪、奥地利牵引系统公司等国际顶尖企业的供应链渗透。

在产品技术深化与产品结构优化双轮驱动下,江顺科技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从38.63%稳步攀升至39.09%,较行业均值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这种技术溢价效应也印证了江顺科技作为一站式方案服务商的市场竞争优势。

新兴市场需求提升,扩充产能夯实长期发展基础

铝及铝型材因其多重优良性能,在建筑、交通、汽车、能源、家电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建筑领域作为铝型材传统主战场,正经历应用深化与品类创新双重变革。基于铝材轻质高强、成型灵活及耐候性优异等特点,其在门窗幕墙、装饰构件等场景的应用持续渗透。工信部《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也明确支持建筑用铝拓展,进一步带动彩色铝板、复合门窗等新型制品需求持续增长。

工业领域则呈现多点突破态势:

轨道交通领域,铝型材被大量应用于车辆车体、轨道交通连接件、座椅、门窗、广告架等多个领域,伴随我国高铁网络“八纵八横”架构完善,对铝型材的需求将持续扩大,从而带动铝型材行业及其相关上游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轻量化领域,铝的密度仅有钢的1/3,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回收性,是理想的汽车轻量化材料。目前变速器箱体、热交换系统的铝合金使用率已接近100%,发动机缸体、缸盖、车轮的铝合金使用率也已较高,未来车身、底盘等零部件铝型材使用率亦有望大幅提高。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8年我国乘用车的单车用铝量仅为156kg,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提出,到2025年及2030年,我国汽车单车用铝量要分别达到250kg及350kg,相关铝型材市场的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

在光伏行业,铝型材主要运用在光伏边框和光伏支架等部位。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光伏组件均使用铝边框,使用率高达93.3%。光伏行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之一,其未来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光伏组件中铝型材需求的快速增长。

政策层面,今年3月,工信部等十部门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扩大铝产品应用,包括 “以铝代钢”“以铝节木” 等多个方面,并列举了具体应用场景,如 “以铝代钢”涉及全铝厢式商用车、新能源乘用车铝部件、全铝公交车等,“以铝节木”包括铝制家具、全铝墙板、铝制天花吊顶等,旨在通过这些应用推动铝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

受益于市场需求和政策推动的双重影响,我国铝型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量从2019年的5,252.2万吨稳步增至2024年的6,783.1万吨,对应挤压模具市场规模突破62亿元。

不过行业繁荣背后仍存结构性矛盾,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和设备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多数企业由于设备水平和研发投入有限,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品种相对单一,较难满足不断升级的下游市场需求。

江顺科技作为国内少数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务的企业之一,通过“引进+自研”双轨策略实现技术突围,产品精度与稳定性达国际水平,在中高端市场与国际厂商进行全方位竞争,不断实现中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公司因此获得了大量订单。2022年至2024年,公司委托加工物资、在产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订单覆盖率分别为96.28%、95.65%和93.91%,在手订单覆盖率高。但同期公司铝型材挤压模具产品及精密机械零部件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大多保持在90%以上,产能已趋近瓶颈。

面对下游铝型材应用需求的加速扩容,江顺科技急需扩充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本次上市,公司共募得资金5.604亿元,将主要投向“铝型材精密工模具扩产建设项目”及“铝挤压成套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以实现模具和铝挤压成套设备加工生产环节的扩产。

上述两项募投项目建成后,每年将新增模具80,000套、设备450套。值得一提的是,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募投项目的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毕,且2022年至2024年“模具扩产项目”已实现转固接近70%、“设备生产线建设项目”实现转固37%。

本次成功上市标志着江顺科技在战略规划上的阶段性成果得以实现,未来,通过募投项目的实施,江顺科技将持续完善产业布局,进一步聚焦主业,增强在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套设备领域的综合实力,为成为国内乃至全球领先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制造商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0 阅读:0

晓巧谈梧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