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将长子当猪圈禁,和11个夫人无聊中只能生孩子,一连生了29个

娱小七 2022-09-14 15:00:54

如果问清朝王廷谁生的子女最多,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康熙皇帝,康熙一共生了35个子女,即使乾隆皇帝也比他少了生了8个。

但如果说清朝王廷谁的生育能力最强,根本轮不到康熙,而是他的大儿子——爱新觉罗·胤禔。

因为康熙虽然生孩子多,但是后妃也多,一共有68个。

而人家胤禔一共只娶了11个夫人,就生育了29个子女,如果他的夫人数量加6倍,是不是就可以至少生150个子女?

如此看来,他的生育能力能说不是最强吗?

问题来了,胤禵是九子夺嫡大战中第一个出局的,也是第一个被父皇康熙囚禁的。

雍正在夺嫡大战中胜出登基之后,胤禔的处境并没有改变,又被囚禁了12年。也就是说,胤禔前后被囚禁了26年,直到63岁去世,就没有再走出监管范围一步。

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是怎样生那么多孩子的?

胤禔(zhi)(雍正帝即位之后,因避讳而改名为允禔)本是康熙的第五个儿子,按说跟太子之位是不沾边的。他上面的四个哥哥都早早夭折,没有活过3岁,按排行的话他是事实上的皇长子;怎奈他不会投胎,没有投到皇后肚里,而是被惠妃那拉氏生下来了。

而他的弟弟,同父异母的胤礽虽然晚来了二年,却投在了皇后肚里,所以太子之位是给胤礽准备的,他只有吃瓜的份,只能说命太苦。

可是胤禔不认命,因为他太优秀,哪一点都不比弟弟差。还因为他在皇子中年龄最大,为大清做的贡献也最大。

比如他在27岁之前就三次随康熙帝出征、巡视,每次都大有所作为。

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年仅十八岁的胤禔奉命跟着自己的伯父、抚远大将军福全征讨噶尔丹,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初出茅庐就受到好评。

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随康熙帝亲征噶尔丹,他与内大臣索额图领御营前锋营,参赞军机。因为表现不俗,26岁的胤禔在康熙三十七年三月,被封为直郡王。

第三次是康熙三十九年随同父皇巡视永定河河堤,“命允禔总之”,三次都表现不错,赢得了康熙帝的信任。

正因如此,胤禔心中不服:我如此有能力,且劳苦功高,都是皇子,凭什么他将来是九五之尊,我只能是臣子?胤禔嘴上没说,但内心对太子的地位是虎视眈眈的。

觊觎归觊觎,如果康熙在接班人问题上不出什么失误,根本没有胤禔什么事。

康熙虽然是个英明的皇帝,但是在接班人问题上却接连犯下错误。

历史经验表明,作为一个帝王立下太子后除非他谋反,就不能随便废立。

因为任何一个皇子被立为太子之后,都难免会翘尾巴,而且朝中大臣都会攀附,犯错误是难免的。

这时候作为皇帝,只能循循善诱,治病救人,决不能一言不合就废掉。

如果一废掉,这就给了其他皇子一个暗示:只要皇帝老儿不死,太子之位就是不确定的,谁都有可能成为储君,你们大家尽管来争,不管用什么手段。

一旦废了太子,国家就没有宁日,朝廷就会乱,朝堂就会乌烟瘴气。任你是再英明的皇帝,也会焦头烂额。

可悲的是,康熙触及了这条红线。

康熙是个多疑的人(好像历史大多数皇帝都有多疑这个毛病)担心外戚专权,担心功臣尾大不掉。

康熙最为怀疑的大臣,名叫索额图。

索额图是康熙的得力助手,他协助皇帝除掉鳌拜,平定三藩之乱,与俄国人签订和平协议,征讨准噶尔,多次力挽狂澜。

而这个索额图,偏偏是太子胤礽的舅舅,皇太子生母孝诚仁皇后的叔父。

生性多疑的康熙想,索额图不仅有才干,还和太子有这层关系,外戚干政这种情况在理论上就很可能发生。

当你怀疑谁的时候,他就成为寓言《疑邻盗斧》中那个偷斧子的人,一举一动都像小偷。而朝中其他人看出康熙的心思之后,如果他跟索额图有矛盾,只需要加一把火,索额图就完了。

果然,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对索额图举起了屠刀。

从常理上说,外甥被定位太子,做舅舅的又是皇帝宠臣,于公于私肯定要辅佐,但是一辅佐,就成为“潜谋大事”、“骄纵”。

这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所以全在皇帝一张嘴。索额图是权臣,肯定有政敌,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索额图没有倒台的时候,朝中就有派系,和索额图不一条阵线的,肯定也反太子。

但是索额图不倒,没有人敢反太子,他们多半不是怕索额图,而是怕康熙。

索额图被杀之后,反太子势力看到希望,胤礽的太子之位已经动摇了。因此各种明枪暗箭一起来,胤礽的好日子就到了头。

胤礽的最大反对者,在初期当属胤禔。

前面说了,胤禔母亲虽然不是皇后,皇后生下胤礽后就去世,只有一个皇子。康熙后来又先后册封了两个皇后,即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但是她们也没有生子。

换言之,皇后生的皇子都已经不在人世,只剩下胤礽一个。这时候,只要将胤礽搞下去,胤禔就成为太子之位的最有力竞争者。

可以这样认为,众皇子中,胤禔距离太子之位最近,只有一步之遥。

胤禔好像看到了太子之位向自己招手,所以他迫不及待,跃跃欲试。

于是,在康熙杀了索额图之后,胤禔带头向胤礽身上泼脏水,说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对自己的兵丁更是如此,“鲜不遭其荼毒”。

还有截留蒙古贡品,放纵奶妈的丈夫、默许内务府总管大臣凌普敲诈勒索属下等等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

这些报告,有的是正常特权,不值得上纲上线;有的是小节,批评教育就是;有些是不实之辞,纯属无中生有,或者夸大其词。

但是康熙帝已经昏了头,无法明察秋毫,对此信以为真。

可惜的是,胤禔赤膊上阵,亲自打小报告,咋咋呼呼地,反而让康熙对他失去了好感,对他充满厌恶,将他排除在太子人选之外。

胤禔错误地估计形势,认为康熙帝立嫡不成,势必立长。

并且他还脑子发热,劝说康熙除掉胤礽,自告奋勇说:“不必父皇动手,孩儿就可以把他杀掉。”

这句话让康熙听到之后不寒而栗,似乎听到了霍霍的磨刀声,闻到了浓浓的血腥味。

康熙心说,这小子要是当了皇帝,不知道有多少人头落地,大清的江山肯定会断送在他手中。所以康熙下定了决心,要将其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康熙帝在宣布拘执太子胤礽的同时,即明确宣谕:"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我让谁当太子都可以,就是不让你胤禔当,因为啊,你不配!

这份谕旨就等于宣判了胤禔死刑,宣告其在夺嫡大战中出局。

康熙帝一再批评胤禔,指出其杀弟之念“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但是胤禔不知悔改,没有收敛,见自己夺储没戏了,就开始为八弟胤禩(胤禩小时候曾经被胤禔生母惠妃所抚养)暗地里运作。

胤禔弄来了一个叫张明德的相师,为胤禩大造舆论,说老八不是凡人,意思是说有当皇帝的命。不仅如此,胤禔还尝试用巫术镇魇胤礽,阴谋暗害亲兄弟。

总之,胤禔为了争太子之位简直已经失心疯了,什么手段都用上了。

得知真相,康熙出离愤怒,大骂这个逆子是“乱臣贼子”。就连胤禔的生母惠妃对他都彻底绝望,向康熙帝举报自己的儿子,请求按照国法处置。

康熙并没有痛下杀手。他虽然是个铁腕皇帝,但是胤禔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他下不去狠手,要给儿子留一条性命。

康熙的处罚措施是,第一夺取郡王爵位,第二剥夺自由,严加看守,在府第高墙内幽禁起来。

囚禁的状态就像养猪一样,只管喂食,不跟他沟通,不让他出去。

四十八年四月,康熙帝在去巡视塞外之前,还对这个逆子放心不下,怕他趁机搞事,毕竟这小子能力强,也有追随者,一旦看管不严,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康熙在塞外鞭长莫及,可就无法收场了。

所以康熙临行前又下了一道谕旨:“胤禔镇魇皇太子及诸皇子,不念父母兄弟,事无顾忌,万一祸发,朕在塞外,三日后始闻,何由制止?”

最后康熙决定增加看守人数,加大监管力度,派遣八旗护军参领八人、护军校八人、护军八十人到胤禔府中监守。

不仅如此,还实行专人负责制,让贝勒延寿、贝子苏努、公鄂飞、都统辛泰、护军统领图尔海、陈泰,并八旗章京十七人,日夜值班,轮番监视,责任落实到人。

谁值班时出了事谁负责,将遭到灭九族之灾。

康熙的行为明显是把胤禔定性为敌我矛盾,这标志着他的政治生命彻底终结,争夺储君之位彻底没戏。

争夺太子之位就像是一次盛宴,胤禔一到餐桌跟前,还没等饭菜上来,就抓耳挠腮,拍桌子敲筷子。然后大餐还没有端上来,就用手抓用嘴吞,吃相太难看。结果被主人轰下场,连大餐的味道都没有闻到。

说到底胤禔还是没有城府,没有心机,团队里也没有一个好智囊,站到了风口浪尖之上,结果欲速不达,适得其反。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就是这个道理。

在胤禔表演的时候,有人不动声色,冷静地旁观,积蓄能量,等待时机。此人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他就是老四胤禛 。

四阿哥韬光养晦,他尊释教道学,自称“天下第一闲人”,与诸兄弟维持和气,在康熙面前当一个孝子,表示自己对储君之位不感兴趣,没有政治野心。

老四这一招果然有效,获得了康熙的好感。

康熙这么多皇子,都参与了争夺储君之位,他最担心的就是让一个残暴的皇子胜出,登基后就大开杀戒,骨肉相残。

老四的表现让他极为满意,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他暗暗决定让四阿哥成为储君。

与此同时,老四没有坐等天上掉馅饼,而是背地里结交年羹尧和隆科多,为即将到来的权力更迭做准备。

结果,胤禛笑到了最后。

胤禛登基(雍正)之后,如何对待跟他争斗的兄弟?

先说爱新觉罗·胤禩(八爷),雍正即位后,为稳定人心,先改胤禩名为允禩(避讳),并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

雍正权力巩固后,就革去其黄带子,削其王爵,圈禁,进行监视,改名为“阿其那”,满语“狗”的意思,并以长篇谕旨,历数等罪颁示全国,后病死于监所,民间认为被雍正给毒死。

爱新觉罗·胤禵(十四爷),雍正即位后,将其远派守皇陵幽禁,不许返回京师,并命马兰峪总兵范时绎日夜监视他的行动。

雍正四年,胤禵被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直至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允禵才恢复了自由。

最先出局的大哥胤禔,又是什么待遇?

前面说过,胤禔疯起来那是心狠手辣,康熙都打怵他三分。雍正虽然和胤禔无仇怨,但是也不敢将其释放,只能继续康熙的政策——圈禁。

所以,胤禔从37岁就失去了自由,在高墙之内像养猪一样被圈禁了26年,一直到生命的最后。

既然是囚禁,胤禔哪生出来的那么多孩子?

胤禔虽然被剥夺了行动的自由,但是并不是在监狱里,而是在王府里。

除了不能走出王府,在府邸内可以自由活动,比如散步啊,运动啊,都没有人干涉。至于夫妻生活,那就更没有人过问了。

而且他的生活水平,一定比京城的老百姓高得多。

还有,他的十几个夫人一个也没有裁减,花销归朝廷管,要不然生那么多孩子根本养不起,这么多夫人的吃喝和日用品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反正那时候是康乾盛世,雍正也不差这俩钱。

总的来说,雍正还是按照内部矛盾去处理,不然的话早就咔嚓了。正因为这样,胤禔的生活比较滋润,没有耽误生孩子。

当然,这主要是取决于胤禔的心态好。

常言道,杀人放火跳窜窜,吃斋行善病恹恹;做大事的人,心肠歹毒的人,内心世界都十分强大,承受能力强,能屈能伸,随遇而安,永远不会生气。

他们很善于心理调节,好死不如赖活着,得过且过;因此吃喝拉撒睡以及人伦之事都没有耽搁,反正这辈子是没有出头之日了,何不及时行乐,潇洒走一回?

胤禔一生,生育女十四人,子十五人,共计二十九人,只是父亲地位低下,生育出的孩子也没有政治地位。

让人称叹的是,他生育的女孩基本上都长大成人了,只有三个夭折,这很正常,古代医疗条件下,皇上的孩子还经常夭折呢。

令人奇怪的是,他十五个儿子只有八个长大成人,有七个早殇,还有的孩子连名字都没有来得及取,可以解读出来,胤禔多少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世界上没有知足的人,普通人向往宫廷生活,羡慕那些皇子,而皇子则梦想着当太子,将来登上皇帝宝座。

如果胤禔能够知足的话,又何以落到这个地步?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