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6岁才金榜题名,写下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江忆北谈过去 2024-05-01 09:46:36

你可知道,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并非出自一位少年笔下,而是由一位46岁的男子吟诵而来。

这位男子,便是赫赫有名的大孝子,写过《游子吟》的大诗人孟郊。

孟郊的一生,像极了普通人憋屈苦难的一生。正如他的名号“诗囚”一样,他就像笼中之鸟,被禁锢在命运的囚笼之中。他想要用诗歌作为利剑,将这囚笼刺破,用其一生诠释什么是真正的坚韧和不屈。

世界吻他以痛,他要报之以歌。所以,他是一个会让你感动到流泪的诗人。

01

在孟郊四岁那年,“安史之乱”犹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加上父亲的离世,让孟郊本就贫困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自幼成为单身家庭中的孩子,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孟郊认识到了封建统治下的底层百姓生活有多苦。

纵使一生注定要与贫困潦倒为伴,孟郊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决定要改变这一切。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意辜负母亲对自己的期望。

作为家中长子,孟郊不忍心看到母亲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所以一直等到两个弟弟成年之后,他才放心外出游学,求取功名。

794年,40余岁的孟郊终于在游历多年后,决定赴京赶考。

在赶考途中,孟郊遇见了自己的知己好友,韩愈。两人相谈甚欢,携手一起参加考试,结果韩愈上榜,孟郊落第。

被幸运之神遗忘的孟郊,一时愁绪万千,于是挥笔写下: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

谁言春物荣,独见花上霜。

命运就是爱捉弄人,孟郊接连两次科考都意外落榜,这让他心灰意冷,想要放弃科考。可是,他又如何能轻易舍弃济世为民的天下之心?

02

当他回到家乡,回到母亲身边,在母亲的鼓励下,两年后,重拾信心的孟郊再次背上行囊,踏上第三次科考的征途。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轻时受到的磨难,寒窗苦读数十载,终于化为一首千古名篇《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一天,也许是孟郊一生中唯一仅有的得意时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多少人,只记住了这一句里的最快乐的他,只看到了他的快乐,但其实,他写过的所有诗里,唯有这句诗,是快乐的。

如果百般的勤奋刻苦,都不能换来一个满意的答案。那么看看孟郊吧,他的一生并没有真正的高光时刻。

很多次,他都坐在桌前,挥洒笔墨,想要用笔下的一个个字,去讨伐那个不公的世道。

有谁知道,他在中举前的那45年里,是如何与母亲艰难度日的。他踌躇满志,准备施展才华为民请命,却在苦等四年之后,50岁时才被选为溧阳县尉。

由于官职太小,这有点让孟郊难以接受,后来在韩愈的劝说下,他才肯就任。而为了搬家,他不得不去借车子,那时他才发现:“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家里实在太穷了。

03

在溧阳的那五年,虽然无法施展抱负,但生活终于有了一点点的改善,结束了长期的漂泊,他也有了自己的住宅和稳定的收入。

夜深人静之时,回想自己一路走来,对于母亲的恩情实在无以为报,只能把它写进诗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所以,《游子吟》背后真正的故事,并非一个意气风发的离家少年所写,而是一位心怀感恩,历经桑沧的老人所作。

虽然好不容易谋得一个小小官职,但性格孤傲的孟郊历来不喜逢迎,他看不惯官场上的虚情假意,也不喜欢工作的繁琐冗杂。他宁愿辞官赋闲,去往宁静的山野中吟诗解闷:

黄雀舞承尘,倚恃主人仁。主人忽不仁,买弹弹尔身。

何不远飞去,蓬蒿正繁新。蒿粒无人争,食之足为珍。

莫觑翻车粟,觑翻罪有因。黄雀不知言,赠之徒殷勤。

他在诗中隐喻自己是一只黄雀,主人觉得他沉迷吟诗,荒废公务,决定对他停职减薪。为此,心情烦闷的他想要远走他乡,另寻出路。

814年,孟郊被举荐为大理评事,然而就在他赴任的途中突染重病,最终与这片他难以割舍的土地永别。

直到最后,孟郊都没能完成他救世济民的理想。但“生命吻我以痛,我要报之以歌”,他留下了500多首文采斐然的诗篇。他和杜甫一样,都在用毕生精力和亲身感受,通过诗歌向社会提出血和泪的控诉,而这种力量是那么的感动人心,难以忘怀。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