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健康食物”就一定低卡吗?小心这些披着营养外衣的“热量刺客”!它们看似无害,甚至被标榜为减肥好帮手,实则暗藏超高热量,可能让你越吃越胖。
一、果蔬脆片:蔬菜水果的伪装大师
许多人觉得吃果蔬脆片等于补充维生素,殊不知吃它相当于在“喝油”!苹果、南瓜、香蕉切成薄片后,大部分品牌会采用低温油炸,让水分蒸发的同时吸满油脂。一包 100g 的混合果蔬脆片,脂肪含量能到 30g 以上,相当于喝下 3 大勺油。
更扎心的是,维生素 C 等营养在加工中早已流失。如果想吃蔬果脆,建议选择低温冻干工艺的无添加产品,配料中只有食物本身,没有其他成分。这种工艺营养保存更多,也不会带来油、糖等额外的热量。
二、粗粮饼干:加了糖油的“伪粗粮”
包装上印着“高纤维”“粗粮”的饼干,仔细看配料表就会发现:粗杂粮可能只排第三位,前两位是小麦粉和植物油。为了掩盖粗糙口感,商家会加大量糖和油。替代方案(饼干因为工艺需要加油脂热量高,可以选择配料表中只有粗杂粮和水分的粗杂粮薄脆。)
三、风味酸奶:一杯等于 5 块方糖
无糖酸奶确实是健康食品,但市面上大多数酸奶为了好喝,早变成了“甜品”。一盒 200g 的风味酸奶,普遍加了 16~25g 糖,大概相当于 5 块方糖,有的比等量的可乐含糖量还高。如果想买到健康酸奶,需要选择无糖酸奶(只有生牛乳和发酵菌),或者每 100 克酸奶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在 10 克以下,糖相对少一些。
四、鲜榨果汁:喝的是糖水,丢的是营养
“喝果汁=吃水果”是最大的误区。首先,榨汁过程会让水果的营养大量流失。果肉中的膳食纤维被丢弃,而维生素 C 等营养素在榨取后也会快速流失——根据《鲜榨果汁维生素 C 损失率分析》的实验结果,在榨汁后,黄瓜汁、芒果汁和橙汁的维生素 C 分别损失 84.11%、58.92%、32.76%。
更值得警惕的是,果汁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摄入过量糖分。一杯 300ml 的橙汁需要 4~5 个橙子榨取,含糖量堪比可乐(糖分高达 26g),但饱腹感远不如直接吃2个橙子,容易引发热量超标。
此外,失去膳食纤维的“缓冲”作用后,果汁中的糖分会更快被吸收,导致血糖急速上升。这种飙升不仅对糖尿病患者危险,长期还可能增加代谢疾病风险。如果你是很喜欢喝果汁的人,可以把水果用机器打碎不去渣,这样膳食纤维损失会有所降低,在打碎的过程中还可以加一些柠檬汁保护维生素 C,不过建议大家还是多吃新鲜的水果。
五、响铃卷:火锅里的“吸油大户”
响铃卷(腐竹卷)是涮火锅或麻辣烫的食材,豆香十足、酥脆绵密,深受吃货们的喜爱。之所以这么好吃,是因为这是油炸的豆制品。经过油炸后,脂肪含量轻轻松松超过 70%。
响铃卷在麻辣锅底里一煮,能吸满牛油和红油。一颗响铃卷下肚,热量轻松突破 80 大卡,吃三颗相当于多喝了一碗油汤。可以用豆皮代替响铃卷,蛋白质高、脂肪低,还不会那么吸油。(科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