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诸葛亮都自叹不如的奇才,有他在,刘备不会兵败夷陵

小陈谈古今历史 2021-02-15 18:18:34

在刘备麾下,法正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刘备非常仰仗的谋士。法正年长诸葛亮四岁,两人同为刘备股肱(《先主传》云: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虽然性格和兴趣彼此不同,但双方始终能以公事大义为重,诸葛亮负责后方事务,足兵足食;法正则随军征讨,出谋划策。互相之间能够紧密合作,取长补短。后来刘备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群臣大多进谏,皆不听从。

章武二年(222年),蜀、吴因关羽之死而爆发的夷陵之战,蜀军战败,退回白帝。诸葛亮感叹道:“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会大败而归。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诸葛亮看来,自己在刘备心目中的分量,很可能还比不上法正。换而言之,法正如果没有去世的话,能够在夷陵之战前劝阻刘备,从而避免兵败夷陵的结果发生。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位让诸葛亮都自叹不如的奇才——法正。

首先,法正出身名士家庭,为名士法真之孙。建安初年,由于天下饥荒,法正与好友同郡的孟达一起入蜀依附刘璋。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东汉末年,刘璋和刘表这两位汉室后裔,实际上麾下都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但是,因为这两位诸侯不会识人和用人,更没有争夺天下的志向,所以,他们不仅浪费了这些人才,也最终走向了灭亡。

刘璋不是个善于用人的人,很久之后法正才当上新都县令,之后又被任命为军议校尉。法正怀才不遇,又被州邑中的人诽谤,十分苦恼,益州别驾张松与法正是好友,也觉得刘璋不是个能成大事的人,常常感慨自己的遭遇。而这,无疑是法正、张松日后投靠刘备的重要原因。

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出使曹操,归来后劝说刘璋与曹操断绝来往与刘备交好。不久后曹操在赤壁战败,刘备势力得以壮大。刘璋于是问应该让何人出使刘备,张松于是举荐法正。法正一开始辞让,后来不得已只好前往。在张松的铺垫之下,刘备见到法正后,“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法正觉得刘备有雄才大略,是可以辅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后,遂与张松密谋,决定暗中戴奉刘备为主。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获得了法正、张松等内应,这帮助刘备成功来到益州,并击败了益州牧刘璋。

刘备占据益州后,赐予诸葛亮、法正、张飞及关羽四人黄金各五百斤,白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作为诸将中最高赏赐。法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这四个人之中,法正跟随刘备的时间最短,却能够在赏赐上和诸葛亮、关羽、张飞不相上下,这无疑是让人感到意外的。换而言之,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法正显然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才获得了刘备的最高赏赐。当然,也有一些历史学者看来,这或许是因为法正的性格特点和刘备比较契合,也即属于意气相投的情况。

刘备又命法正与军师将军诸葛亮、昭文将军伊籍、左将军西曹掾刘巴、兴业将军李严五人一起制定《蜀科》。当时法正在外掌握着益州蜀郡的大权(蜀郡下辖成都县),在内仍然经常为刘备出谋划策,是刘备的主要谋士。对此,在笔者看来,法正在刘备麾下的地位,实际上已经是后来居上了。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法正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掌握大权后,曾经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他有过小矛盾的人都加以报复。有人向诸葛亮告发,希望他能够禀报刘备,不要让法正作威作福。而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宠信的肱股之臣,劳苦功高,因此不加过问。而这,无疑是法正获得刘备充分信任和器重的重要体现。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向刘备献计,认为曹操一举降伏张鲁,却未继续进攻益州,而留下夏侯渊、张郃驻守汉中,一定是内部动乱,而夏侯渊、张郃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汉中,应该立即发兵夺取汉中。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操在攻占汉中后,确实是因为内乱问题,无法继续进攻益州。因此,法正对于当时的天下形势,同样拥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同时,法正告诉刘备夺取汉中的意义:进可以匡扶汉室,一统天下,退可以割据益州,长期防守。刘备赞同,于是率领诸将进攻汉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南渡沔水,于定军山、兴势山山麓扎营,与率军前来的夏侯渊部对峙。当时夏侯渊驻守南线据点走马谷,张郃驻守东线据点广石。法正采取声东击西之计,让刘备将万余精兵分作十队,趁夜轮番进攻广石。张郃率亲兵搏战,虽然没有丢失据点,但也抵挡不住刘备军的轮番攻击,于是向夏侯渊要求增援。

在汉中之战来到最为胶着的时候,法正献出计谋,帮助刘备获得了定军山之战的胜利。在定军山之战中,刘备麾下大将黄忠斩杀了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渊。一定程度上,这成为曹操最终放弃汉中之地的重要原因。在攻占汉中之后,刘备的地盘来到了最巅峰的时期,这也确立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

最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一连哭泣数日。随后追谥他为翼侯,赐其子法邈爵为关内侯。对于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除了诸葛亮认为他可以劝阻刘备不要伐吴,还有以下两件事情可以体现。

一方面,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军包围成都,蜀郡太守许靖将要出城投降,被人发觉,因为是在危急关头,不宜诛杀自己人,于是刘璋放过了许靖。刘璋投降后,刘备也因此不用许靖。对此,法正劝说刘备:“天下有名无实的人就是许靖了。但是主公刚刚开创大业,许靖的名声四海皆知,您如果连他都不用,天下贤人恐怕会认为您薄待贤臣。”在法正、诸葛亮等人的劝说下,刘备厚待了许靖这位谋士。

另一方面,刘备有一次与曹军在作战中,形势不利,本应马上撤退,而刘备却大怒不肯撤军,无人敢进谏。当时箭如雨下,刘备有受伤的风险,这将会影响到汉中之战的走向。于是,法正便走去挡在刘备前面。刘备赶紧喊道:“孝直避箭。”法正回道:“连明公也冒着箭雨、飞石,何况我呢?”刘备只好允诺:“我和你一起撤退。”便暂时撤军了。综上,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确实要在诸葛亮等人之上,这也让诸葛亮自叹不如。如果他没有较早去世的话,蜀汉甚至整个三国的历史走向,都可能因此出现一定的变化。

0 阅读:10

小陈谈古今历史

简介:专注于各朝代人物、战争、野史、文化以及环球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