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匡胤比,诸葛亮既掌控兵权又掌控政权,为何未被手下黄袍加身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2024-11-24 16:06:14

说到黄袍加身,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以为黄袍加身是下面的人强加给上面的人,这完全是把关系弄反了。

黄袍加身这个典故来自宋太祖赵匡胤,看看他是怎么黄袍加身的?

《宋史·太祖本纪》: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

军校们手里拿着兵器排列在庭院中,说:现在军队没有主人,我们愿意拥立太尉当皇帝。太祖(赵匡胤)还没有来得及答话,就有人把黄袍加在太祖身上,大家围着他下拜,高喊万岁。

光看这一段话,确实还真以为赵匡胤被手下人胁迫了,但是如果回顾整个黄袍加身的过程,你就明白幕后主谋是谁了。

黄袍加身

1、借假情报出兵。

赵匡胤在兵变前担任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后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统帅宫廷禁军、京城卫戌部队,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宋州驻军,赵匡胤掌控了军队兵权。

事变前,传出消息说北汉勾结契丹进犯后周,事后证明这是个假消息,谁传出来的?很明显,就是赵匡胤这一伙人传出来的,这个消息一出来,赵匡胤就有机会调动并率领军队出战。

宰相范质等人没有识破这个阴谋,才导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都是精心策划好的谋略,绝对不是无意的,而且一定是赵匡胤在幕后谋划的。

赵匡胤黄袍加身

2、黄袍加身。

《宋史 太祖本纪》: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

赵匡胤率领军队到达陈桥驿,这天下半夜,军中将士集中到驿门前,当众宣布赵匡胤为皇帝,有人劝阻将士,但没有人听,天快亮的时候,将士们来到赵匡胤的寝室外,赵匡义进入房间向赵匡胤报告外面发生的事情,然后就是黄袍加身。

赵匡胤军队中的将士直接就宣布他为皇帝,这要是没有经过赵匡胤的同意,那就是谋反,谋反这种事没有十足的把握,没人会这么做。

如果赵匡胤真的不知道这事,部下突然拥立他为皇帝,他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接受,要么拒绝,如果是拒绝,他不可能容忍手下有这么多反叛的将士,这些人揣摩上意也得有个根据,如果不知道赵匡胤的真实想法,瞬间就有被灭族的可能,没人会这么蠢。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是精心策划的

东汉末年就有个揣摩上意失败而被杀的人,袁绍手下有个主簿叫耿苞,劝袁绍称帝,袁绍很想称帝,但他不能自己主动提,于是让耿苞把这事告诉自己的部将,众人都认为耿苞妖言惑众应该诛杀,袁绍想称帝但迫于无人支持,于是杀了耿苞。

下属拥立主公称帝,绝不是一呼百应就能成功的,这是一件极其复杂的事,首先要主公同意,其次要有人支持,最后要有称帝的时机,缺一不可。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绝对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而是经赵匡胤同意,与亲信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3、朝廷中几乎无人抵抗。

当赵匡胤率领军队回到都城后,只有后周副都指挥使韩通计划抵抗,结果还没有开始抵抗,韩通一家人都被赵匡胤的亲信王彦升杀死。

要是赵匡胤没有谋划,怎么可能韩通这么容易就被杀了,整个开封城赵匡胤已经安排好自己人来控制了,一旦发生反抗势力,就地消灭。

朝中抵抗的人几乎都没有

守卫都城的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的亲信,是太祖义社兄弟成员,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如果赵匡胤没有安排好这些就贸然兵变是不可想像的。

任何谋反表面上看起来轻描淡写,实际上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突然兴起的兵变是很难成功的,有准备的兵变才能成功。

4、禅让诏书都写好了。

《宋史 陶谷传》:初,太祖将受禅,未有禅文,谷在旁,出诸怀中而进之曰:“已成矣。”太祖甚薄之。

赵匡胤准备受禅时,没有禅文,翰林承旨陶谷从怀中拿出禅位制书说:已经好了。然后就开始禅让仪式,如果不是早就谋划好的,怎么可能禅让诏书早就写好了。

像这种诏书即使写好了,也要经过赵匡胤过目,是否合适,不可能现场匆忙制作,这一切都是精心策划好的。

你以为的黄袍加身,是主公受到下属胁迫而被迫实行的,实际上的黄袍加身,是主公与亲信下属一起谋划,然后主公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由下属来胁迫。

诸葛亮

事实上,能够被下属胁迫的主公,也不可能当得了实权皇帝,能够当实权皇帝的人,都不可能受下属威胁,至少赵匡胤是不可能受下属威胁的人。

讲完了黄袍回身的典故,再回过对来看看诸葛亮,为什么诸葛亮没有被手下黄袍加身?

主要原因就是诸葛亮不想。

诸葛亮是个有政治理想、纯粹的政治家,虽然大权在握,但从未想过篡位,诸葛亮在蜀汉的权力与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后在曹魏的权力是一模一样的,不同的是司马懿把军政大权世袭化,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而诸葛亮没有这么做,临死前将军政大权还给了朝廷。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他的理想就是像管仲、乐毅那样出将入相,诸葛亮在隆中对为刘备提出兴复兴室的战略,他不仅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诸葛亮把战略当成了自己的理想,这既然是蜀汉的最高战略,也是诸葛亮自己的理想,他是纯粹的事业型的政治家,他把一生都放在实现这个理想上,五次北伐,明知成功的希望渺茫,但诸葛亮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直到病死于北伐军中。

诸葛亮唯一的理想就是兴复汉室

诸葛亮的做人形象、处事风格也影响了手下人,上梁不正下梁歪是很有道理的,主公有野心,手下就有一帮野心家,主公仁慈,手下人就会仁慈,主公忠诚正派,手下人就会忠诚正派。

所谓的上行下效就是这样,诸葛亮做事从来就是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哪怕对待政敌也是堂堂正正的,他的手下人自然也是这样。

如果胆敢有人给诸葛亮黄袍加身,以诸葛亮的性格,那被诛三族的就是这个人,诸葛亮绝对不允许有属下有人败坏他的名声,不是任何人掌握军政大权都一定篡位的,人是不一样的,司马懿会,赵匡胤会,不代表诸葛亮也会。

3 阅读:423
评论列表
  • 2024-12-18 13:57

    曹操臣相都没被黄袍加身,诸葛亮。。再说被黄袍加身本身就是自己想要。

    用户13xxx45 回复:
    啊,你这该死的想害我?朕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 2024-12-21 12:01

    赵匡胤属于殿前大将啊,属于带兵在门口巡逻的,进去干个小皇帝还不容易,但是幕后的推动者是赵光义

  • 2024-11-25 13:38

    诸葛亮比赵[匡胤早了好几百年,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黄袍加身”这′个名词。

  • 诸葛亮想做周文王,让它儿子当周武王[得瑟]

    黃毅興 回复:
    曹操:抄我台詞[得瑟]
  • 2024-11-28 14:47

    一是,因为汉朝刚过,篡位还不流行,就是篡位也必须得有大功劳,而诸葛亮没有大功劳。二是,刘备的班底是益州班组,和荆州班组。诸葛亮属于荆州班组,属于外来户,在当地没有根基,得不到当地的豪族的全力支持。第三,曹操也好,刘备也罢都是可以带领手下打赢仗的,而诸葛亮在军事上班相对缺乏,没有真正打赢大战役的。第四,文无第一,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比诸葛亮差多少,对他并不是太服气。第五,人格魅力,曹操也好刘备也罢,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可以聚拢人,也识人,而诸葛亮相对差很多,诸葛亮靠老丈人闻名,却并不能聚拢人。

  • 2024-11-28 15:58

    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实际上就是想让诸葛亮篡位.结果诸葛亮直接跟他来了一句,平定中原以后,我加十锡都可以.结果李严无言以对...分分钟以魔法打败魔法.

    骑着纲子逛一逛牵着纲子去打猎 回复:
    论权谋内斗,篡权争利,李严确实不是文人的对手[得瑟][得瑟]
    酒罢问君三语 回复:
    这是晋成帝,不是汉成帝...史盲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