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王”巩晓彬,球员教练生涯传奇辉煌,与初恋李昕分手意难平

菲比寄文 2025-03-30 08:26:44

3月23日,2024年度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在清华大学落下帷幕。

李汉亭、吴成章、李震中、黄烈、郭玉佩、马清盛、杨洁、苗立杰、巩晓彬,9位篮坛传奇人物正式进入中国篮球名人堂。

在众位篮球名宿中,人们对巩晓彬的关注度无疑是最高的。

这位从足球场转战篮球场的山东汉子,用他传奇般的职业生涯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体育精神。

当他的名字被镌刻在中国篮球最高荣誉殿堂的那一刻,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一个时代的致敬。

巩晓彬的人生轨迹宛如一部精彩的体育史诗,从少年时期的足球梦想,到阴差阳错走上篮球之路;从国家队主力前锋,到山东男篮的灵魂人物;从意气风发的少帅,到经历人生起伏的成熟教练。

他的故事里,有荣耀,有遗憾,有坚持,也有蜕变,而贯穿始终的,是那份山东人特有的豪爽与坚韧。

从绿茵场到篮球场的转变

1969年,巩晓彬出生于山东济南的一个篮球世家。

父亲巩宜彭曾为山东男篮效力17载,后来退役之后又在山东男篮执教十余载。

母亲高勤芳不仅曾为山东女篮效力过,还曾在国家队打过两年球,退役后也曾担任过山东女篮教练。

巩晓彬完美继承了父母的运动基因,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运动天赋,但他最初的体育项目不是父母从事的篮球而是足球。

其实,早在巩晓彬12岁时,父亲巩宜彭曾向济南部队篮球队推荐过巩晓彬。

但当时的篮球教育理念是即使天赋再耀眼,也要等年纪达标后才能培养,就这样巩晓彬因为年龄问题被篮球队拒之门外。

而此时足球队向巩晓彬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练习足球。就这样阴差阳错间,巩晓彬进入了少年足球队。

真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三四年在绿茵赛场上的磨砺不仅没有阻碍巩晓彬的篮球事业,反而磨练出他坚实的脚腕力量和流畅的脚步。

再加上当时足球队教练陈时仪当时的执教思想是:只要上场,就要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气势,哪怕对手是国家队,也要跟他拼到底!

在陈时仪的影响下,巩晓彬也养成了赛场上舍我其谁的霸气。而足球场上的宝贵经历也成为巩晓彬日后闪耀篮球赛场的宝贵财富。

奔跑在绿茵赛场上,巩晓彬也曾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为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尽一份力。

然而事与愿违,很快巩晓彬就站上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十字路口。

当时在山东省少年足球队司职主力前锋的巩晓彬,身高直逼2米,在足球队里显得格格不入。

在那个年代,身高过高在足球场上根本不是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劣势。

当时全世界身高超过1.95米的足球运动员根本没有,如何培养巩晓彬成为摆在教练组面前的难题。

再加上当初巩晓彬练足球时,巩晓彬的父母就和陈时仪达成约定:如果巩晓彬身高超过1.95米,就要放巩晓彬去打篮球。

一边是练了好几年的足球,一边是相对陌生的篮球,究竟如何选择?

最终在专业教练的建议和父亲的鼓励下,巩晓彬经过慎重考虑,做出那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转练篮球。

这一看似偶然的决定,却在冥冥之中为中国篮球开启了一段传奇。

国家队的高光

巩晓彬转练篮球时已经16岁,他要从最基础的步法、运球、投篮学起。

而且篮球和足球在技术和战术上有很大差异,足球是长距离奔跑多,篮球是短距离折返多。刚开始训练时,巩晓彬经常一发力就冲过了头。

但年轻的巩晓彬身上早已经有了不服输的精神,他要向所有人证明:我打篮球也一定行!

为了证明自己,在山东男篮青年队时,巩晓彬每天都比别人多训练两个小时,一个动作如果做不好,就会反复训练,直到做到满意为止。

就这样,不到3年的时间,巩晓彬就从“篮球小白”成长为山东青年对的核心主力,又练到国家队。

有人说巩晓彬天赋异禀,只有巩晓彬自己知道这3年时间里,他究竟付出多少。

巩晓彬自己都承认:哪怕再活一次,他自己也无法复制他当年成长的速度。

1989年,巩晓彬第一次进入国家队,并且进入北京亚锦赛的上场名单之中。

初登亚锦赛赛场,巩晓彬虽不是主力,也获得不少上场机会,帮助中国队一路过关斩将,赢得冠军。

这次亚锦赛让巩晓彬跟着前辈们开阔了眼界,也在与各国高手的较量中,球技突飞猛进。

随后在1990年亚运会和1991年亚锦赛上,巩晓彬再次代表中国队出征,并且都随队获得冠军。

自1991年亚锦赛之后,中国男篮彻底结束了韩国男篮在亚洲篮坛的统治,奠定了中国篮球的亚洲霸主地位。

1992年,23岁的巩晓彬初登奥运赛场,以均场8分,对阵委内瑞拉和阿根廷比赛中分别拿到18分和16分的成绩,为自己的奥运之旅交上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

可是由于和女篮队员李昕的恋情,巩晓彬和李昕双双被踢出了国家队。

后来,巩晓彬还是通过努力重返国家队。

1994年,巩晓彬随中国男篮出战加拿大多伦多世锦赛和日本广岛亚运会。

多伦多世锦赛中国男篮历史性闯进世界八强,但那次比赛巩晓彬仅在和美国队的比赛中出场6分钟,其他比赛他都坐在替补席上。

多伦多世锦赛,与其说巩晓彬是男篮辉煌的缔造者,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旁观者。

但是很快,巩晓彬就迎来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广岛亚运会,中国队与日本队半决赛打得十分胶着,在距离比赛还有14分钟的时候,蒋兴权大手一挥,派上了替补席上的巩晓彬。

巩晓彬临危受命,在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对得起这次替补上场的机会,要全力以赴帮助球队赢下比赛。

多年之后,巩晓彬站在中国篮球名人堂的舞台上,骄傲地对蒋兴权说:蒋指导,我做到了!

随后在与韩国队的决赛中,巩晓彬又拿下23分13个篮板,与队友默契配合,帮助中国队以100:72大胜韩国队,赢得亚运会冠军。

1996年,巩晓彬随队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帮助中国男篮首次闯入奥运会八强,亚特兰大奥运会也成为成为巩晓彬的人生高光时刻,他和队友们被称为中国男篮的“黄金一代”。

但是巩晓彬最让球迷津津乐道、广泛关注的还是1998年曼谷亚运会,血战韩国的名场面。

在曼谷亚运会上,巩晓彬不仅作为中国队旗手亮相,更在篮球赛场打出了中国人的霸气。

决赛现场,中国队再次与宿敌韩国队相遇。

比赛一开场,中国队便气势如虹,占据主动,巩晓彬与队友默契配合,逐渐拉开比分差距。

被打急眼的韩国队员手上动作越来越大,直接肘击巩晓彬的眉骨,巩晓彬顿时血洒赛场,不得不离开赛场进行治疗。

为了不影响比赛状态,巩晓彬在不打麻药的情况下,缝了3、4针,贴上创可贴就重返赛场了。

毫无疑问,中国队力克韩国队,卫冕冠军。

巩晓彬职业生涯中又多了一枚金牌,而他的额头上也留下那道称得上是功勋,也影响了他颜值的疤痕。

自此之后,巩晓彬又多了两个外号“镇韩神针”“导致韩国不走直线的大师”。

因为巩晓彬曾说过:只要我们在场上,韩国队就得绕着走。

这就是巅峰时期的巩晓彬,在亚洲赛场上无解的存在,不管是否训练,他都是当时“亚洲最好的二中锋”。

CBA赛场的辉煌

在国家队高光表现的同时,巩晓彬在山东男篮的核心地位也日益稳固。

在球迷眼中,巩晓彬是赛场上的“逍遥王”,在队员和对手眼中,他是“亚洲最好的二中锋”,而在山东队内,巩晓彬还有一个更响亮的绰号——“皇帝”。

巩晓彬的这个绰号不是人为树立起来的,而是他在长期激烈的比赛和竞争中自己打拼出来的。

一方面是因为巩晓彬在赛场上统治级的表现。

著名篮球评论员徐济成曾评价:“巩晓彬是中国篮球史上技术最全面的大前锋之一,他能里能外,能突能投,还能策应,这种全面性在当时非常罕见。”

另一方面是他在赛场上那种舍我其谁、不怒自威的霸气。

他真的做到了当初足球教练陈时仪所要求的“老子天下第一”的霸蛮。无论是国际比赛还是CBA联赛,巩晓彬输过,但绝没有怂过。

无论是巩晓彬球员生涯的前期还是后期,赛场上他从没怕过任何人。

再者就是主教练叶鹏给予他绝对核心主力的地位和近乎溺爱的待遇。

山东男篮后来赖以威震篮坛的“双塔”也是以巩晓彬为核心,他犀利的进攻给对手造成很大压力,拉出空挡,从而给纪敏尚半截篮威力发挥的空间。

训练时叶鹏指导常对巩晓彬说:多大量,你自己掌握。赛场上,叶指导也会征求巩晓彬的意见:大彬,这球你看怎么打?

但巩晓彬也没有辜负这样的绰号,这样的待遇。

1995年,CBA正式打响,此前山东男篮曾陷入低谷,正是因为巩晓彬等人的迅速成长,才有了巩晓彬、纪敏尚、鞠维松组成的山东男篮的“三驾马车”,才造就了山东男篮的再度辉煌。

巩晓彬在山东男篮效力8个赛季,带领山东男篮4次打进联赛前四。

其中,96-97赛季,巩晓彬以场均28.2分外加9.2个篮板的出色表现,荣获得分榜第二名,第一次带领山东男篮打进联赛第四。

而为了弥补巩晓彬错失MVP的遗憾,官方专门为他量身定制了一个“最佳技术奖”。

97-98赛季,28岁的巩晓彬无疑成为CBA赛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他以场均27.1分、9.3个篮板,投篮命中率54.3%,三分命中率41.5%的出色成绩获得“得分王”和MVP两项大奖。

当年山东男篮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首次杀到联赛第三名,这也是球员时期的巩晓彬距离CBA总冠军奖杯最近的一次。

不得不说,巩晓彬就是山东男篮的一面旗帜,他的球风潇洒飘逸,却又充满血性,完美诠释了山东汉子的豪迈与细腻。

2003年,因为伤病困扰,34岁的巩晓彬宣布退役,结束了他18年的职业球员生涯。

告别赛上,山东省体育馆座无虚席,球迷们高举"逍遥王永不谢幕"的标语,和这位山东男篮的灵魂人物挥泪告别。

巩晓彬也没有辜负球迷们的喜爱,他绕场一周,向看台上的球迷深深鞠躬,那一刻,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

但谁也没想到,这仅仅是巩晓彬篮球人生的中场休息,更精彩的篇章即将开启。

2003年5月,巩晓彬以主教练的身份重返山东男篮赛场。

从球员到教练,这次身份的转变也并不轻松,它考验着巩晓彬全方位的能力,很多人都替巩晓彬捏了一把汗。

俗话说:慈不掌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巩晓彬的角色转换很快。

球员时,外界都知道巩晓彬训练时以散漫著称,“练得差不多得了”也是他的口头禅。可是转型做了教练之后,巩晓彬对球员的训练要求十分严格。

有一次,巩晓彬训练球员罚球,一人罚一个,所有人连续罚中才能结束训练。

那堂课从下午2:30一直练到晚上7:30,到最后还是因为巩晓彬临时有事,老帅叶鹏降低了难度,16名队员连续罚中10个,队员才下课。

事后叶鹏也反思自己,他应该按照巩晓彬的思路执行下去,锻炼球员克服困难的意志和精神。

不得不说,巩晓彬把球员时期的智慧带到了教练席,他了解比赛,更了解球员心理。

巩晓彬执教山东男篮首个赛季,山东男篮便获得联赛第六名的成绩。在经历两个赛季的低谷之后,山东男篮连续3个赛季杀进季后赛。

2009-2010赛季,山东男篮在最后一场比赛不敌福建队,无缘季后赛,巩晓彬第一次辞去山东男篮主教练职位。

2010-2011赛季,山东男篮在外教率领下仅获得第11名的成绩,巩晓彬重返山东男篮,再次成为山东男篮主教练。

巩晓彬回归之后,11-12赛季,巩晓彬迎来他执教生涯的高峰,山东男篮首次打入总决赛,最终获得亚军,这也是山东男篮在CBA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此后山东男篮再次经历低谷,巩晓彬被迫下课。

2018年,与青岛男篮合同到期之后,巩晓彬第三次回归山东男篮。

在执教山东男篮的十几年中,巩晓彬的执教风格一直以雷厉风行著称,球员赛场上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他直接一顿C语言输出。

暂停时巩晓彬在场外的那句“你MLGBD,看你们打球是不是一种痛苦”至今还被球迷津津乐道。

犹记得有场比赛,上半场比赛失利,中场休息没有技战术布置,只有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下半场球队反而反败为胜。

巩晓彬执教山东男篮时,也让很多球迷改变了中场休息、暂停时上厕所的习惯,因为中场时间有时比比赛更精彩。

虽然巩晓彬的执教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但是他的执教能力和才华得到广泛认可。

老帅叶鹏曾评价:巩晓彬是帅才,在国家队和亚洲的绝对实力让他在无形中树立了威望和威信。

靠实力说话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也让巩晓彬在篮球事业上继续书写着他的辉煌。

赛场内外的意难平

在小说或电影里,英雄的悲壮离场往往更能让人刻骨铭心,篮球赛场也不例外。

巩晓彬所有的不甘和不公都写在这里。

1999年,蒋兴权再度执教中国男篮,当时巩晓彬担任男篮队长。

早在1992年,巩晓彬因与李昕的恋情被蒋兴权开除出国家队,两人的关系就已经变得微秒。

再加上巩晓彬训练时懒散的性格,也很不受蒋兴权待见,巩晓彬很多叶鹏可以包容的特点,却是蒋兴权深恶痛绝的。

巩晓彬的个性也让他成为蒋兴权眼中的“刺头”,两人的矛盾和摩擦也日益加剧,最终爆发了轰动中国篮坛的“卡伦湖风波”。

巩晓彬后来回应了这件事的起因。

“有一天训练结束后,我无意识地踢了一下场边自己的球衣,没想到蒋指导就说我态度不端正,闹情绪,甚至骂我是害群之马!我实在忍不了这些难听的话,就和他吵了起来。”

而蒋兴权则表示,巩晓彬在队里太难管教,除了踢球衣以外,他还在赛场上肘击王治郅,并且训练时也不刻苦,所以就撤掉了他队长的职务,也把他踢出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大名单。

得知巩晓彬被国家队除名,叶鹏马不停蹄地奔赴北京替爱徒周旋,他代巩晓彬给蒋兴权道歉。

叶鹏替巩晓彬争取到了机会:只要巩晓彬亲自给蒋兴权打电话承认错误,巩晓彬可以回到国家队,依然有机会出征悉尼。

可是当时的巩晓彬也年少气盛,说什么也不肯打这个电话。

就这样,巩晓彬在他职业生涯最后的巅峰与悉尼奥运会失之交臂。

悉尼奥运会,中国男篮止步第八名。很多球迷在想,如果巩晓彬上场,中国男篮的成绩能否更进一步?

可惜没有如果。

等到巩晓彬再次披上国家队战袍时,他已不再是球队主力,篮球场永远是年轻人的主场。

2002年釜山亚运会,中国队与韩国队再次在决赛相遇。而昔日那个“韩国队看见之后要绕着走的大师”却坐在了替补席上。

在比赛结束前的最后2分钟,中国队被韩国队逆转,曾经的“镇韩神针”也只能带着遗憾告别自己的国手生涯。

CBA赛场,01-02赛季山东队请来了外籍教练利马斯。而此时山东队管理层内部说要进行改革,但是他们对人不对事,把巩晓彬当靶子,完全背离了改革的初衷。

巩晓彬一度被利马斯排出了常规轮换,山东男篮也差点面临降级的风险,此时带伤在身的巩晓彬已经萌生了退役的想法。

可是巩晓彬并不甘心,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获得好几次亚洲冠军,却从未有过全国联赛冠军。

全国冠军对他来说是一个梦想,在职业生涯的最后时期,他想再为这个梦想努力一次。

就这样,巩晓彬决心再打一年。

可是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02-03赛季最后一场比赛,巩晓彬再次受伤,无法完成比赛。山东队以1分之差丢掉比赛,无缘进入前四名。

2003年,伤病缠身的巩晓彬宣布正式退役。

在山东男篮的执教生涯中,巩晓彬培养了不少年轻球员。

在亲传弟子中,巩晓彬对孙杰、陶汉林、李敬宇和丁彦雨航几人的喜爱程度,球迷都看在眼里。

丁彦雨航也是球迷公认的所有弟子中,巩晓彬最喜欢的一个,没想到也是伤他最深的一个。

对于球迷来说,对巩晓彬最大的意难平就是他和李昕相恋9年却没能走到最后。

昔日篮坛的金童玉女,面对国家队教练组的施压,两人宁肯被国家队除名都不愿意分开,最终却因为“性格不和”而分道扬镳,难免令人惋惜。

巩晓彬性情内敛低调,孤傲但不张扬,而李昕则刚好相反,她天性活泼开朗,心直口快。

训练场上两人的确互补,两人也是一直相互鼓励、共同提高的。

巩晓彬场上动作重心过高、由守专攻速度慢的问题就是李昕最先给他提出来的。

而李昕投篮不准,篮下有不好的习惯动作也是巩晓彬一再提醒她赶紧改正的。

但是两人又都是争强好胜的性格,训练场外的很多问题谁也不愿意服谁,由此导致的隔阂也日渐增多。

再加上李昕事业心强,喜欢抛头露面,这也是巩晓彬反对和反感的地方。

李昕真正在与王晓芳的竞争中败下阵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生活上是零”,而巩晓彬是不可能与一个不会生活的女人生活在一起。

而王晓芳有着李昕不曾有的体贴、细腻和温柔。

只能说有的人适合恋爱,有的人适合婚姻。

名人堂入堂仪式上,上演时光交织里的重逢。哪怕过了30年,李昕对巩晓彬的爱意依然会从她看他的眼神跑出来。

入堂仪式后台,巩晓彬和李昕相谈甚欢,唯一遗憾的是两人不曾有过单独的合影。

后记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 。爱也匆匆恨也匆匆, 一切都随风 。狂笑一声长叹一声 ,快活一生悲哀一生, 谁与我生死与共?

入堂仪式上这首《刀剑如梦》的背景音乐是巩晓彬自己选的,这很符合巩晓彬的性格和气质。

巩晓彬的打球风格飘逸灵动,执教生涯雷厉风行,生活中更是快意恩仇,在他身上始终保持着那份独特的江湖气。

巩晓彬的职业生涯和教练生涯充满了传奇与辉煌,他是山东篮坛当之为愧的旗帜性人物,他用飘逸的球风和坚韧的意志,在中国篮球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入选中国篮球名人堂,对于巩晓彬来说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他用新的身份为山东男篮和中国篮坛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中国篮球名人堂的灯光下,巩晓彬的传奇仍在继续,他的故事,仍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爱篮球的少年!​

0 阅读:0

菲比寄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