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从来不是美好的童话,而是弱肉强食的黑暗森林,千年来我国都是伫立在世界之巅的雄狮。

清朝时这头雄狮打了个盹儿错过工业革命,以至于我国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日本、英法、八国联军轮番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抢劫。
在八国联军侵华时,七个国家都要瓜分中国,唯独有一个国家反对。但你以为它是为了中国好吗?当然不是,如今它已经是超级大国,还将中国当做假想敌,各种针对。
这个国家是哪个国家,你知道吗

100 多年,英国自从搞了工业革命,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满世界找地方赚钱。
18 世纪的时候,英国派了个叫马戛尔尼的使团来中国,本来想好好谈生意,结果乾隆皇帝根本瞧不上这些 “蛮夷”,一口回绝了通商请求。
英国人不死心,偷偷派传教士、商人到处打听,结果传回国内的消息把大家馋坏了:“中国的皇帝住在金銮殿里,连尿壶都是镶金边的!”
其实这都是夸张的说法,可英国人信了,觉得中国就是块肥肉,得想办法咬一口。
怎么咬呢?英国人想出了缺德招 —— 卖鸦片。

从 1820 年到 1840 年,短短 20 年,英国往中国卖了 40 多万箱鸦片,赚走了 3 亿多两白银。
当时中国有 400 多万人吸鸦片,男人吸得瘦骨嶙峋,女人吸得家破人亡,连军队里的士兵都扛着烟枪打仗,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才怪。
1840 年鸦片战争一爆发,清军一败涂地,可这只是开头,后来法国、俄国、美国都跟着来占便宜,直到 1894 年甲午战争,日本这个曾经的 “小弟” 也跳出来咬了大清一口。
日本当时刚被美国用大炮轰开国门,穷得叮当响,一看中国这么好欺负,立马派兵打朝鲜。

清政府派北洋水师去应战,谁能想到花了几千万两白银打造的 “亚洲第一舰队”,居然被日本舰队打得全军覆没。
这一仗让西方列强彻底看清了:大清就是个纸老虎,谁都能上来踩一脚。
1900 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老百姓看不惯洋人欺负人,见着洋人就打。慈禧太后一开始想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结果惹恼了八国,人家直接组成联军打上门来。
八国联军里,日本最积极,派出了 8000 多人,占了总兵力的快五分之一;
俄国派了 4800 人,英国 3000 人,德国 7000 人(不过德军主力还在路上,没赶上打北京),美国派了 2100 人,法国 800 人,意大利和奥地利各几十个人,纯属来凑热闹。

就这么点人,一路从天津打到北京,清军节节败退,老百姓更是遭了殃,联军烧杀抢掠,北京城里的珍宝被洗劫一空。
颐和园的青铜器、故宫的瓷器,能搬的全搬,搬不走的就砸,光黄金白银就抢了不知道多少吨。
打下北京后,英国带头开会,说咱得把中国分了,这么大的地方(当时中国面积 1316 万平方公里),各国都能分一块殖民地。
英国想占长江流域,俄国盯着东北,法国想要华南,日本早就盯上了台湾和福建,德国想在山东搞据点,意大利奥地利虽然弱,也想分杯羹。
大家正吵着怎么分的时候,美国却一直没吭声,谁也没想到,这个当时还不算强国的国家,接下来会做出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

当英国提出瓜分方案时,俄、日、法、德等七国都拍手叫好,只有美国皱起了眉头。
为啥呢?
美国当时刚打完美西战争,虽说占了菲律宾,但在国际上还是个 “小透明”,跟英法这些老牌强国比起来,实力差远了。
要是真按英国的方案分,美国离中国远,能分到的肯定是边角料,说不定就分个上海或者广州的一块租界,捞不到多少好处。
而且美国算了笔账:中国有 4 亿多人,各地老百姓都在反抗洋人,要是真占一块地,得派多少军队去管?天天镇压起义,成本太高,不划算。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美国想树立 “正义” 形象。
当时欧洲列强天天互相掐架,美国作为美洲国家,想插足国际事务,就得有点不一样的套路。
别的国家都抢地盘,美国却跳出来反对,说 “咱们不能瓜分中国,要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大家一起做生意多好”。
这话听起来漂亮,其实暗藏玄机 —— 美国工业产能已经世界第一,不需要靠殖民地搞原材料,只要中国开放市场,美国的商品就能源源不断地卖进来,赚的钱比种地收租多得多。
所以美国提出了 “门户开放” 政策,说白了就是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都得对美国开放,关税、通商待遇都得一样。

列强们琢磨了一下,觉得与其为了瓜分打起来,不如一起敲诈清政府。
最后大家逼着清政府签了《辛丑条约》,光赔款就 4.5 亿两白银,相当于每个中国人赔一两,加上利息一共 9.8 亿两,得还 39 年。
美国分到了 3400 万两,占总赔款的 7.3%,虽然不是最多,但美国后来玩了一手 “高明” 的操作 —— 退还部分赔款。
1908 年,美国说 “庚子赔款算多了”,把多收的 1000 多万两退回来,不过不是直接给钱,而是用来办教育,建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来的清华大学),每年资助一批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

表面上看是做好事,其实是打思想战。这些留学生到了美国,接受西方教育,比如胡适、钱学森。
美国这招叫 “温水煮青蛙”,通过教育渗透,培养未来中国的精英阶层,让他们觉得美国好,以后掌权了也会偏向美国。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欧洲打成废墟,美国却越来越强,成了超级大国。
再回头看 1900 年的决定,不得不说美国的算盘打得太精了。
当年反对瓜分,不是不想占便宜,而是知道自己没实力抢大块地盘,不如换个方式,用经济和文化手段渗透,既能赚钱,又能树立口碑,还避免了直接管理殖民地的麻烦。

相比之下,英国、法国后来殖民地纷纷独立,实力一落千丈,日本更是在二战中惨败,而美国靠着 “门户开放” 政策,在中国赚了 100 多年的钱,直到今天,还在享受当年的红利。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当年退还赔款办教育,不是挺有良心的吗?
只能说这样想的人太天真了,看看美国后来的所作所为就明白了。
1946 年跟国民党签《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把中国变成美国的商品倾销地;改革开放后,又通过各种基金会、NGO 渗透,搞颜色革命;甚至现在还在打压中国企业,阻止中国发展。
这一切,其实从 1900 年就埋下了伏笔 —— 美国从来不是什么 “救世主”,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回望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是中国人永远的痛,但也让我们看清了一个道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当年美国反对瓜分,不是可怜中国,而是算准了自己的利益;如今美国成为超级大国,靠的也是无数次精准的利益算计。
如今中国发展强势崛起,美国就想尽各种办法阻止我们发展,闹得沸沸扬扬的“关税大战”就是眼前最好的例子。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守住自己的土地,不让历史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