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代价就是失去原来的样子,没有人能像白纸一样没有故事。”
生活总给人出各种难题,深陷泥沼的你,可能会沮丧、崩溃。
瑞典作家费雷德里克·巴克曼的著作《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中的主人公欧维,就陷入了绝望。
欧维年仅59岁,却经历多次生离死别,大起大落,就连唯一糊口的工作,也要失去了。
对生活再无期待的他,决定去死。
然而,他的计划总被繁琐的事情破坏,在这过程中,他又无意中发现了生活中的美好,放弃了死的念头。
毛姆曾说:
一个人能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不可否认,谁都有一段深陷生活泥沼的时光,而帮助我们䠀过这些艰难的,往往是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
或阳光、或微风、或人间烟火,它们寻常,却有无形的力量,助你看到希望的光芒。
用心感受生活的点滴与美好,你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从而热爱上它。

1
罗翔曾在书籍《圆圈正义》中写道:
没有人能活在确定性之中。
对人生而言,我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
欧维的生活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变数。
他在七岁时失去了母亲,与从事铁道工作的父亲相依为命。
然而,命运的无情在他十六岁时再次降临,父亲意外去世,留下他独自面对生活的重担。
正值求学阶段的他,放弃了学业,接替了父亲的工作。
一个年幼的孩子在社会中摸索,逐渐看到了现实的残酷。
他遭到工友的排挤与欺凌,甚至被路过的陌生人骗走了辛苦攒下的钱财。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攒够了资金,准备翻修祖宅,却不幸遭遇大火,化为灰烬。
然而,失去的同时也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欧维在铁道工作了五年,邂逅了心仪的女孩索雅。
对他而言,世界是非黑即白的,而索雅则是他生命中的绚丽色彩。
他们步入婚姻的殿堂,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生活并非童话。在一次家庭旅行中,一场车祸夺走了索雅肚子里的孩子,她也因此受了重伤,瘫痪在床。
即便如此,命运的打击并未就此停止。
在他59岁时,索雅不幸罹患癌症,离开了人世。
欧维尚未从失去妻子的痛苦中恢复过来,便被单位解雇。
接连而来的生活重创彻底击垮了欧维。
他感到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需要自己,只想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
杨绛先生说: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患。
无常,才是生活的本质。
我们过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没有人能提前拿到人生剧本。
喜悦与忧患,说难听点,也有相辅相成的味道。
学会把无常当寻常,才能把日子过得行如流水。

2
在临终之前,欧维决定将所有事务安排妥当,以免给他人带来困扰。
他取消了所有的报纸和杂志订阅,清理了家中所有的费用……
或许是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一直以来都遵循着这样的生活方式。
在工作中,他从不请假;在生活中,结婚、贷款、缴税等事务也都是他自己独立承担。
尽管他对自己要求极高,生活却从未对他温柔以待。
他难免变得较真,脾气也时常暴躁,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不满。
因此,在他人眼中,他成了一个固执的人。
在小区巡逻时,若发现有人违反规定,他总是忍不住冷嘲热讽。
对于那些不守规矩的人,欧维边骂边忙着自己的工作:收起随意停放的自行车,记录超时停车的车牌,检查垃圾是否按规定分类,甚至威胁邻居,如果再让狗随地大小便,他就会在地砖上通电。
对于他的原则和严肃,邻居们私下里称他为“来自地狱的恶邻”。
然而,欧维对他人的评价毫不在意,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
在他心中,妻子才是他生命中的光芒。
只要妻子在身边,那些生活中的不满与不幸,似乎都可以被原谅。
可残忍的是,被瘫痪折磨多年的妻子确认癌症,并将不久于人世。
欧维近乎崩溃了。
当所有噩运都向这世上唯一不该承受的人袭来时,他一天都无法忍受。
于是,他与全世界抗争。
他与医护人员争吵、与专家争吵、与主治医师吵,逮到谁都想吵上一架。
仿佛只有这样,他才能释放内心的悲痛与愤怒。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写道:
无常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是生命的必然,也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
如果内心的恐惧不排除,还想用其他方式掩饰它的存在。
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就像欧维,他并无恶意,而且只对事不对人。
可他的暴躁与无礼,不但没有让他感觉放松,反而对生活越来越失望,感觉活着没价值,也没意思。
越与无常纠葛,越痛苦。
3
欧维的自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上吊那次,他刚把脖子套进绳索,就听见屋外响起碰撞声,新来的邻居把车倒进了他家花坛。
不得已,他只能跑出去帮忙倒车。
连自杀都要被打扰,而且不止一次:
他坐在车内,想用汽车尾气毒死自己,正等进入状态,帕尔瓦娜就敲他的车库门,要求欧维送她去医院;
在一个决定了要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刻,欧维恰巧目睹了一位陌生人不慎跌落站台。
出于善良,他不得不先去救人,结果自杀的计划也因此未能实现。
之后,他打算通过服用过量的止痛药来了结自己的生命,但就在他准备行动时,门外传来了狗叫声,他无奈地将手中倒出的药片放回了瓶子里。
还有一次,欧维正准备用猎枪结束自己的生命,却被两位前来借宿的年轻人打断了他的念头。欧维感到无比恼火,似乎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如愿以偿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更让他感到烦恼的是,刚搬来的邻居帕尔瓦娜总是给他带来麻烦。
她时常把两个女儿托付给欧维照看,或者要求他充当汽车教练,甚至还施压让他帮助另一位邻居更换暖气片。
就连在小区里捡到一只流浪猫,她也塞进欧维家里,声称给他找了个伙伴。
帕尔瓦娜的麻烦里,透着善意。
仍记得初次见面,她就叫女儿给欧维送来了便当。
曾几何时,自己的生命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善意:
父亲的同事帮他介绍工作,工地上的头儿把受损的木料送给他建房子,邻居们帮他要到了妻子的车祸赔偿……
脑海里出现的这些画面,慢慢侵袭了欧维。
原来自己只顾着去死,把生活里隐藏的美好给忽略掉了。
他放弃了轻生的念头,决定好好生活。
生活本就是这样子的呀。
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更有人间烟火,点点滴滴,勾勒出它的原貌。
无论好与坏,悲与喜,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积极调整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从容应对生活的变幻,才能让它变成我们想要的模样。
4
书籍《清单人生》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到了一定年龄,人生所有的疑惑几乎可以浓缩成一个问题:应该如何生活?
什么是生活?
有人说,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这途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挫折与不安,更有风暴与摧残。
如果我们在意这些无常,就会轻易被击垮,不自觉陷入内耗与煎熬。
相反,持一颗坚韧乐观的心面对,或许又能把自己从泥泞中拉出来。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被誉为瑞典版的《一个人的朝圣》。
欧维的故事,如一剂教我们如何对抗命运蹂躏的强心针,治愈了看书的你我。
真正有幸福感的人,是善于感受生活的。
至于该如何生活?生活会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