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晓培
10月24日凌晨,马化腾突然在知乎上提了两个问题:
“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一天过去,这个提问就已经吸引了到了1700多个回答。答案五花八门,比如关于基础科学的突破问题,就有人提到了数据存储,电池,基础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学等。
不过,答案很可能像极客公园的张鹏所说,“这个问题很难有正确答案。”
实际上,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问题传递出来的信息——产业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这也正契合了前不久腾讯宣布第三次架构调整和战略升级的转型方向——“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
显然,马化腾和腾讯已经感知到了变化。但关键是,接下来他们会怎么做。
上一个问题和答案马化腾上一次在知乎提问,还是6年前。他当时的问题是:“整个人类处于互联网发展的哪个阶段?下一个十年,互联网升级的大致方向在哪里?”
在这些回答中,有人提到了从互联网向移动端的链接,以及游戏化。不过,这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
2012年,正处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前夜。没有人会想到,一年后,智能手机的普及裹挟着O2O大潮会席卷和重塑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约车、外卖、上门洗衣、美甲和修手机,但凡你能想到的需要,都有人在尝试提供。
百度押宝了91无线,阿里投资UC浏览器都还要等一年后再发生。但腾讯已经调整了组织架构,将业务划分为企业发展、互动娱乐、移动互联网、网络媒体、社交网络及技术工程等6个方面,押注社交和内容。
回看当时的财报,2012年第一季度:腾讯收入96亿。而到了2018第一季度,腾讯总收入735.28亿元,网络游戏收入287.78亿元,社交网络收入180.99亿元,网络广告收入106.89亿元,其他业务(支付相关服务及云服务业务)收入159.62亿元。
6年里,腾讯收入增长了近8倍。而这种持续、快速的增长,正是得益于其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
诞生于2011年的微信,链接了超过10亿的用户数,在为人们提供了社交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了像电信一样的通信基础设施,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入口。而以《王者荣耀》为代表的手机游戏,以及像《创造101》这样的自制节目,在丰富了人们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为腾讯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腾讯还投资了滴滴、美团等公司,满足人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消费需求的同时,构建了自己的开放生态。腾讯的开放战略专注做“连接器”,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社交平台、内容平台、支付平台以及技术能力,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创造性地连接了人与人、人与数字内容、人与服务。
下一个机会在2B今天,流量红利在逐渐消失,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智研咨询的报告显示,2017 年底国内手机网民数量已达到 7.53 亿,同比增速仅为 4%,移动网民整体渗透率达到 97.5%。考虑到现有潜在新网民用户的开发难度较大,当前国内移动网民规模已接近天花板,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时代已趋于结束。
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曾提到,互联网红利是否消失,主要是取决于从哪个维度看。从用户的角度看,红利确实是差不多到底了。但从效率看,2B业务的比重在上升。他曾经拉过一个名单,对比中美的科技公司,发现在美国,Salesforce,Workday,Oracle等2B的公司基本占据了科技业的一半版图,但在中国2B的公司却一直没有形成气候。他认为,中国互联网的下一个机会就在2B。
实际上,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硬件、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产业互联网方面,包括医疗、教育、工业、汽车、零售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产业互联网规模达到了36.0万亿元,2018年将达到42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6.7%,预计,2020年中国产业互联网规模将达到55万亿元。
而BAT们在B端也早有所布局,业务发展的深度广度也远远超出行业的想象,如今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教育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腾讯云已经有2000多个合作伙伴,行业解决方案超过六十种,在政务、医疗、工业、零售、交通、金融等领域都创造了一些数字化转型成功探索的案例。如腾讯投入大量资源,与三大运营商一道成立合资公司——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数字广东公司),助力广东加快广东数字政府和数字经济强省建设。
“数字广东”的目标,是希望打通“数据一盘棋“,让整个流程再简化,提高对市民和企业的政府服务效率。比如粤省事小程序以微信为入口,操作门槛低,广大市民只要在小程序上完成身份认证,并关联自己的证件,就可以享受包括办理社保缴纳、医保移动支付、公积金查询、结婚登记、在线续签港澳通行证等200多项服务。
2018年腾讯二季报显示,腾讯“其他业务”(支付及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1%至174.96亿元,首次超过了社交网络,排在收入占比的第二位。
9月底,腾讯又宣布了全新的组织架构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把聚焦2B作为重点。
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表示,互联网即将进入下半场,各行各业迎来更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在接下来的 10 年,整个社会将从消费互联网迈向产业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半场,腾讯的使命是做好连接;而在下半场,腾讯的使命是成为各行各业最贴身的数字化助手。他还强调:“很多人说我们只有To C的基因,没有To B的基因,我是不相信这个说法的。”
而此次,马化腾在知乎的提问,也透露出了他对产业互联网的重视。
做好“助手”2017年度员工大会上,马化腾就提出,“现在的腾讯需要更多2B的能力。”
过去一年,马化腾提的特别多的另一个词是生态。各个生态的企业都和腾讯肩并肩站在一起,通过互联网给人类的世界和生活带来很多改变。“在数字化背景下,不同产业和区域的生态之间,开始发生越来越多的关联。它们可能将不再羁于行业、地域等因素带来的条块分割,紧密地交错起来,让跨界地带产生丰富的创新空间,从而形成一个’数字生态共同体’。”
要做好“数字生态共同体”,就需要有强大的2B能力,服务好“共同体”的合作伙伴。
2018年的腾讯云+未来峰会上,马化腾第一次提到腾讯给自己的新定位,“一三五七”,即一个目标三种角色五大领域七大工具。其中,“一个目标”指腾讯要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助力数字化转型升级;“三个角色”指三件事:做连接、做工具和做生态,提供接口、最完备的工具箱、共建数字生态;“五个领域”是助力数字中国的五个领域:民生政务、生活消费、生产服务、生命健康和生态环保;“七种工具”包括:公众号、小程序、移动支付、社交广告、企业微信、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安全能力。
目前,腾讯的七种工具已经开始运用到各种To B业务。比如腾讯云智慧零售与永辉生活、超级物种等永辉旗下一系列品牌门店进行合作,在落地门店提供人脸识别技术,结合永辉自主研发的门店自助收银系统通过人脸识别支付,不掏手机轻松完成购物全流程,极大提升了用户门店购物体验。
腾讯云通过大数据应用中台,进行品类优化和销量预测,实现精准人货洞察,为永辉实现消费洞察,大幅提升门店经营效率。在此基础上,永辉可全面了解门店丰富用户画像及实时交易转化率,实现全景式消费洞察,并通过数据分析运营更好的服务永辉会员。
马化腾说,腾讯要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三四年前,互联网科技企业喜欢把这称作“赋能”。但马化腾认为,赋能这个词还是有点霸道,“我们的定位应该更加准确地描述为‘助手’,就是‘帮一把’。”
很多传统行业的龙头其实并不一定特别认同‘赋能’这个词,他觉得它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去+它。腾讯慢慢意识到的确是这样的,一个领域,比如工业的汽车领域,到底是互联网技术去颠覆它,还是工业去掌握互联网技术,最终螺旋迭代自提升?“我觉得是后者。”马化腾认为,每个产业自身技术非常深,有先发优势。
与金融业、汽车产业等传统行业的合作越深入,腾讯越觉得,助手的定位,更加符合现状,也符合未来。“各行各业在未来的数字化转型中,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转型升级,才是真正的转型升级。”马化腾说,“我们并不是抢别人的饭碗,反而给它更好更新的工具,让他们能做得更好,这里面有大量的新的创业机会。”
看起来,腾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做“助手”的思路,和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开放平台的理念,异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