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任务主要经历了11个飞行阶段,分别是:
发射入轨段、地月转移段、近月制动段、环月飞行段、着陆下降段、月面工作段、月面上升段、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段、环月等待段、月地转移段以及再入回收段。其间,还涉及探测器的四个组成部分: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和轨道器的多次分离组合。
嫦娥六号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步步关键。
从5月3日嫦娥六号任务发射后,经过2000多秒的飞行,火箭会将嫦娥六号送入预定轨道,完成星箭分离。嫦娥六号开始奔向月球。整个奔月路大概有5天,在快到达月球的时候,嫦娥六号要踩一脚刹车,从而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
在环月阶段,嫦娥六号将用20天左右的时间调整好位置,为落月做准备。
天问一号降落火星前花费将近三个月绕火星飞行2021年2月10号左右,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进入火星大椭圆轨道,开始慢慢变轨,边飞行边考察火星表面,为着落器下降做充分准备。
因为是第一次拜访火星,因此天问一号团队并未着急让着落器降落,而是开启墨迹模式,在环绕火星轨道上对着落地址“乌托邦”平原进行详尽的考察。
而稍微晚到的美国毅力号火星车则一到达火星轨道就急不可耐地着落火星吉泽罗陨石坑,用他们的独门绝招——空中起重机方式,将近一吨的毅力号火星车降落火星表面。
毅力号以“空中起重机”方式着落火星
直到三个月之后的五月十五日清晨,我国航天部门确认天问一号着落器触碰火星表面,成为我国首个在地外行星上着落的航天器。
天问一号着落火星表面
这次嫦娥六号不着急下降是有原因的相较于嫦娥五号,二十多天的作业周期,本次嫦娥六号采样返回需要五十三天,时间上比之前的要长的多。
嫦娥六号绕月时间较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着落月球地点的不同、任务执行难度、国际荷载问题以及整个任务的周期长度。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嫦娥六号任务相比之前的任务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
因此,在笔者看来,嫦娥六号和天问一号在着落前在轨准备的时间越充分,对着落越有利。俗话讲:“好饭不怕晚”,“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越充分,成功机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