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探测器5月8日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嫦娥六号在靠近高度约200千米的近月点通过轨道器3000牛主发动机实施持续十几分钟的减速制动,将探测器飞行速度从接近第二宇宙速度降至接近月球逃逸速度2.38千米/秒,进入周期约12小时的大椭圆环月轨道。
嫦娥六号已经进入月球大椭圆轨道运行
相较于中国,印度目前有能力进行月面采样返回吗?根据中国嫦娥五号/六号的月球采样实践,目前印度尚不具备从月球采样返回的能力,原因有这么几点:
1.大推力运载工具缺乏
要知道,印度去年发射的月船三号着陆器仅三吨多点,原因就是GSLV火箭地月转移轨道推力太小,导致其还不能将登陆器组合体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而是通过引力弹弓的原理,在地球近地点几次加速的办法,踏上奔月旅程。
如果没有大推力火箭将大载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那么其搭载的仪器也少,很可能完不成采样返回任务。
印度大推力火箭能力一般
2.深空探测网不具备
去年,月船三号升空,除了利用印度本国的大口径天线跟踪探测器之外,囿于国土面积的有限,印度不得不求助于美国的NASA(美国宇航局)和欧洲的ESA(欧洲航天局)的深空探测网。
在关键的探测器月球入轨捕获,着落器下降等环节,欧美对月船三号助了一臂之力,不然,光凭印度的能力,他们的登月之旅还要推迟。
3.登月器件能力不足
尽管月船三号成功登陆月球南极区域,但是它携带的小车缺乏保暖设备(此领域能力有限),结果不到七天就失联,说明印度的工业水平尚待提高。
印度登月舱携带的小车驶下月面
4.没有功率可调的变推力发动机
印度月船三号着落器降落时,仍旧是通过几台发动机同时工作,让着落器缓慢降落,月船二号也是这种办法降落,结果发动机提前歇火导致硬着陆坠毁。
而中国具有变推力发动机,在智能机器测高基础上,游刃有余地降落月面,成功率相当高,中国的嫦娥三、四、五三台着陆器成功落月证明了它比印度的可靠。
5.没有交会对接的经验
印度连地球轨道的交会对接都没有实施过,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就更无从说起,而从月球采样返回的必经之路是要会交会对接,印度必须掌握这一技能方可实现采样返回。
因此,印度要像中国月球一样采样返回,保守估计需要五到八年的努力,将采样返回各个阶段都要实施成功,才能行事。
印度10年内建设空间站,15年内将人送往月球实事求是讲,印度实现上述两个目标,时间上还是允许的。
十年内建造空间站,目前他们要解决的是大推力运载工具的事,他们的固态助推器的推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国产低温发动机液氢液氧技术也在稳步推进,估计在五六年内可以研发出类似中国长征五号的水平。
20年内将印度人送上月球,要解决的问题较多,巨型火箭、新一代登月舱、深空探测网、生命支撑系统等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轻视对手后果很严重
不要小看印度!实际上,欧美能做到的,印度都能做到,如果印度没做到,那肯定是印度真的去做了![得瑟][得瑟][得瑟]
没老美帮忙,它火箭都到不了月球
最大的障碍是火箭,印度的“重型火箭”运载能力相当于仅相当于长三,实际登月载荷远低于嫦娥4,月球车很小,而取样必须大火箭才能完成,从中国长五火箭研制的艰难可以看出,印度自研大火箭并非易事,何况印度的火箭自重大载荷小,要研制长五级别的火箭个头可不会小。
阿三返回式卫星好像都没搞定吧。
火箭发动机方面,俄罗斯对印度的支持力度极大,印度只要掏钱大运载力火箭技术不难搞到。
手抓饭技术能,连船用发动机,火车发动机都不能生产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