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苏丹:世界最穷国之一,石油资源丰富,为何不多卖石油致富?

发奋的小羊 2025-02-22 13:15:17

非洲有一个苏丹,还有一个南苏丹。其实以前只有苏丹这个国家的,2011年的时候,南苏丹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从此开启了两个苏丹的局面。

作为一个新生的国家,南苏丹目前的发展情况并不怎么好。

一方面资源丰富,一方面穷困潦倒!

虽然有不错的资源,但南苏丹的经济却是一塌涂地!

南苏丹拥有62万平方公里国土、约1200万人口,这体量在非洲内陆国里边还是算可以了。

南苏丹本身的条件是很不错的,其石油储量高达47亿桶,铁、铜、金、银等矿产丰富,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极高。

虽然“天赋异禀”,但南苏丹现实中却穷困潦倒。其贫困率却超过90%,人均日收入仅4.5元人民币,被世界银行列为全球最贫穷国家。

为啥坐拥这么多资源,却成为了全球“数一数二”的穷国?

资源禀赋虽然高,但各种配置跟不上!

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

在各种基建、配置不完善的情况下,你就算守着金山银山也只能过穷日子。

南苏丹城市建设

南苏丹虽然有丰富的资源,但各种配套设施和基建太差,换句话说,南苏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它想卖石油但却没能力将石油大量卖出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南苏丹的输油管道等设施根本不完备。

南苏丹的石油产业占政府收入的90%以上,石油出口曾是独立初期的经济支柱。独立前,其石油产量占原苏丹的85%,但炼油和运输依赖北苏丹的设施。

2011年和平协议规定,南苏丹可获得南方油田50%的收益,但内战导致油田设施损毁、输油管道中断,石油收入骤降。2024年,一条经苏丹的输油管道遭破坏,直接切断了南苏丹75%的石油出口收入,经济几近崩溃。

输油管道

南苏丹面临的这种困境不仅出现在石油上,还出现在其他资源上面。

除石油外,南苏丹的铜、铁、金矿藏储量可观,赤道大区的热带硬木资源丰富,白尼罗河的水电潜能巨大。农业方面,棉花、木薯、阿拉伯树胶等作物具备出口潜力,但因为战乱和基建配套太差劲,使得南苏丹90%的耕地荒废,农业产值仅占GDP的15%。

而造成南苏丹当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南苏丹的困境始于独立前的历史积怨。

殖民时期南北苏丹的宗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种族(黑人与阿拉伯人)对立,演变为独立后的内部权力争夺。

2013年,总统基尔(丁卡族)与副总统马夏尔(努尔族)因权力分配爆发内战,导致38万人死亡、190万人流离失所。

尽管2018年签署和平协议,但族群矛盾未解,选举多次推迟,社会秩序持续动荡。在这样不稳定的环境下,南苏丹别说搞经济了,普通人的生存都是一个难题。

此外抛开这些不稳定的因素,南苏丹的经济结构本身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经济结构单一,石油过度依赖!

南苏丹太依靠石油了,除了石油他们也没什么其他的产业。从2023年经济统计数据来看,南苏丹人均GDP只有486美元,在非洲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倒数第三位!

石油收入的过度依赖使南苏丹经济极度脆弱。输油管道中断后,政府拖欠工资、物价飞涨,2024年通胀率高达120%,进口商品价格飙升,民众被迫以树叶和野果充饥。同时,国际援助因政府征收高额关税受阻,人道主义危机加剧。

经济差就不可能有多余的钱去发展民生事业。南苏丹在国民教育上投入甚少,全国文盲率高达73%。此外医疗事业发展也是举步维艰,每50万人仅有1名医生。公共服务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南苏丹的贫困。

南苏丹

南苏丹的当务之急是尽快重启石油经济,修复输油管道、恢复石油出口是南苏丹的经济生命线。2025年,IMF预测其经济增长率可能达27.2%,但这建立在内战暂停、油田复产的基础上。

当然光靠石油是行不通的,看看中东那些产油国,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等,都在积极发展金融、旅游业等产业来改善石油“一家独大”的经济结构。因此南苏丹除了稳住石油这条经济命脉以外,还应该考虑一下其他出路,比如开发铜、铁等矿产,开发肥沃土地种植农作物,引入外资发展一些制造业等等。

0 阅读:91

发奋的小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