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谁是美国最忠心的盟友,这个问题恐怕不好回答,有人说是日本,毕竟日本战败之后,就一直把美国当成自己的太上皇,日本的经济也是在美国的帮助之下才有此成绩,当然也有人说是韩国,毕竟现在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可以说是美国人一手扶持起来的小弟。为了讨好美国人,尹锡悦甚至不惜与自己的同胞兄弟一刀两断,还牺牲韩国自己的利益,比如在与日本的劳工诉讼案中。为了讨好美国,宁愿牺牲韩国劳工自己的权益和日本媾和,如此厚颜无耻,也当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但要是说美国最想和哪个国家做朋友?答案恐怕既不是日本也不是韩国,而是位于亚洲中部的一个小国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外蒙古国。
外蒙古国,曾几何时也是中国的领土。而外蒙古国之所以能够从中国独立,苏联可谓是居功至伟。
从清朝开始,整个外蒙古都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毋庸置疑,毕竟在康熙雍正时期,中国和沙皇俄国就外蒙古的主权问题进行了多次界定,这个结果沙皇俄国自己也承认的。然而到了20世纪初期,由于满清政府接连遭受列强打击,国力沦丧,早已没有办法建立起强大的军队。而没了军队,所谓的主权也就是空谈,尤其是在那个世界混战的年代。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欠下的巨额战争补偿,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窒息。当时的慈禧太后为了缓解清朝政府的财政危机,除了横征暴敛之外,也曾动过一些官方的改革。而在这其中边疆开发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
清政府在末期进行的边疆改革,其目的是为了稳定边疆同时增加国库收入,从国家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举多利的事情。然而对于蒙古贵族的利益来说,这却是天打雷劈的消息,因为清朝政府的改革,外蒙古上层贵族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和利益。他们对满清政府越来越不满,再加上那个时候的沙俄不断派人偷偷地潜入外蒙古,与当时的王公贵族们会谈,希望外蒙古能够从中国独立。此消彼长之下,外蒙古独立的倾向也就越来越严重,终于在1911年,外蒙古在沙俄军队的配合之下,驱逐出了满清政府驻军,独立建国。
此后数十年,由于中原政权更替,北洋政府军阀混战,后来的国民政府更是软骨头,只知道攘外必先安内,根本没有胆量收复领土,对蒙古人后面的苏联开战。外蒙古独立,也就成为了无法更改的既成事实
当然了,做到这一步,苏联并没有满意,他的终极目标是把外蒙古从中国的国土上正式独立出去,仅仅是事实上的独立还不够,他需要的是中国哪怕再不爽,也得把这个苦果给自己咽下去。以法律形式固化外蒙古的独立主权,这才是苏联想要的。
只不过苏联人虽然做着这样的美梦,但无奈当时的二战已经爆发,苏联在西方应对纳粹德国的入侵已经十分吃力,若是在远东遭受到德国盟友日本的攻击,那就更头疼了。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在抗日战场上拖住了日本1/3的海空军以及2/3的陆军,正是苏联想看到的。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时的中国虽说是保家卫国,但间接上也帮助了苏联抗击德国入侵。
有这份情谊在这,苏联也不好过河拆桥。
而随着二战即将结束,卸磨杀驴的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1945年,那时候的意大利已经投降,德国也只是苦苦支撑,日薄西山根本没有办法掀起什么风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结束,但新的战争又在酝酿之中。按理来说,仗打到了这个份上,全人类都已经厌倦了,战后应该是和平和发展作为主旋律。但事实却是二战结束前夕,面对世界格局的洗牌以及战后利益的分配,以美苏英三国为首,世界各国的不安分的心又活分起来,大家都想保全实力,从而在战后获得更多的利益。
而当时的德国已经被打垮,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在三个轴心国中只有日本还在负隅顽抗,有一战之力。出于保全实力的目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美国总统罗斯福邀请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了会议,除了讨论战后秩序之外,这会议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求苏联在结束对德国作战之后,迅速转入对日本作战,以此减轻美国和英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压力。
虽然罗斯福和丘吉尔晓以大义,以人类的发展和前途命运为大道理游说斯大林,但人活到这份上都是千年的狐狸,跟谁玩聊斋呢?斯大林也是猴精猴精的,他敏锐的察觉到了英国和美国人的小心思。
但对于苏联来说,日本庞大的工业基础以及从中国所取得的大量黄金白银也是斯大林所需要的。所以对于罗斯福和丘吉尔关于出兵日本的要求,斯大林虽然故作犹豫,但事实上已经内心同意
只不过,他还想为苏联争取更大的利益。
什么利益呢?斯大林盯上了外蒙
当时的外蒙古国,虽说是事实上的独立政权,并且苏联已经在这里经营多年,统治基础已经十分完备,但问题的关键是外蒙古国在历史上的确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虽然苏联人很不想承认这一点,而不管是当时的满清政府,还是后来的北洋政府以及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中国历届主权政府都没有承认外蒙古国的独立。记住了,外蒙古国事实上并没有得到世界各国的主权认可,没有真正成为一个主权国家,苏联对此耿耿于怀。借着这次机会,斯大林向丘吉尔和罗斯福提出了,要求中国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国独立的提案以此换取苏联百万红军出兵攻打日本关东军
而对于罗斯福和丘吉尔来说,他们只关心自家士兵的伤亡以及自身国力的保全,对于正在和日本进行浴血奋战的国民政府,他们根本不想搭理,于是三个老狐狸在背着中国的情况下签订了所谓的雅尔塔协定。紧接着,1945年苏联出兵中国东北。而到了这个时候,美国大使赫尔利才姗姗来迟,将雅尔塔协定关于外蒙古国的界定问题的文本交给了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虽然腐败无能,但这毕竟是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谁也不愿意当上这个千古骂名,更不用说是刚刚抗战结束,在世界上以五大国自居,在国内也拥有空前威望的国民党。为了和斯大林谈判争取要回外蒙古,当时的国民政府派遣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子文以及蒋介石的接班人蒋经国飞到了莫斯科,摆开了架势,要和苏联人谈判。
关于这次谈判,在蒋经国的日记中,他是这样写到的。蒋经国一见到斯大林就开门见山的指出,为什么苏联一定要坚持外蒙古独立,外蒙古虽然地方大,有100多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仅有几百万,而且交通不便,当时也没有发现什么石油天然气之类的战略物资,对苏联来说,外蒙古好像是一块没有用的骨头,为什么就不能成人之美还给中国呢?
而斯大林是这样解释的,苏联之所以要外蒙古独立,完全是站在军事角度,因为外蒙古对于苏联的战略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有一个军事力量,从外蒙古方向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的铁路一被切断,偌大的苏联瞬间就会被分割成东西两块,那是首尾不能呼应,真到了这个地步,苏联虽然实力强大,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对于这个问题,蒋经国当时的回复是国民政府所统治下的中国刚刚经受到日本的洗劫和侵略,根本就没有实力与苏联对抗,苏联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而斯大林却不这么看。他当时敏锐的察觉到了中国经历抗战的洗礼之后,民族意识已经上升到了一种程度,这只雄狮已经正在苏醒,只要安定下来,要不了多久,中国的实力就能恢复甚至超越历史上最好的水平。到了那个时候,外蒙古在中国的手中就会是苏联的最大威胁
不得不说,斯大林看人的眼光还是很毒的,现在的我们的确是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已经远远不是当年那个腐败无能的国民政府可比。假设现在如果我们要收付当年沙俄在东北地区侵占我们的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我们直接从东北出兵就可以了,在常规战争的情况下,现在俄罗斯根本就没有守住外东北的可能性,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俄罗斯在这里的驻军还不到我们的1/10,而且远东地区距离俄罗斯的东欧平原有上万里之遥,俄罗斯平时维持这里的日常供应,仅仅依靠一条单薄的西伯利亚铁路,已经是捉襟见肘。一旦战争爆发,各种军需品的需求是平时的10倍。西伯利亚铁路老旧,运力小,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大的运载需求。
最要命的是,如果我们控制了外蒙古地区,我们完全可以从这里出兵,切断西伯利亚铁路。那么远东地区就是俄罗斯的葬身之地,俄罗斯军队根本不可能守住这块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