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两伊战争!不然我国向英国首次军购就违约,还被索赔1亿元

傲白评国际 2023-02-26 17:59:04

1981年4月,英国马可尼公司向我国发出声明,称如果我国空军不能如约履行合同,将向我国收取违约金1亿元人民币。这一年,我国的全部军费也才168亿元,马可尼公司怎么就敢开口要1亿元呢?

【八十年代美国曾想把F-14卖给我们,图为成飞总工屠基达参观F-14组装车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和西方世界有过短暂的蜜月期。在这期间,我国从西方国家大量引进先进的军事技术,来弥补我们国内的军工水平的不足,其中第一个就是空军与英国马可尼公司签署的歼-7战斗机升级服务项目。

马可尼公司是英国最大的通讯服务商和无线电器材制造商。空军与马可尼公司的合作内容,是由马可尼公司为我们提供100架歼-7战斗机的升级服务。

歼-7战斗机是苏联米格-21战斗机的国产版本,是苏军60年代的主力机型。但到了八十年代,它与世界先进战斗机之间已经有了20年的差距,尤其是在航电和雷达等电子设备上了,而这些恰恰是马可尼公司的强项。

马可尼公司要为歼-7升级7M型测距雷达、965型平显器、静止变流器等一系列设备。考虑到升级100架所需的冗余,我们一共订购了124套,总价达到3700万英镑。

这可是八十年代初的3700万英镑。当时的1英镑相当于今天的80英镑,按今天的汇率可兑换约760元人民币,3700万英镑约相当于今天的281亿元。就算是今天,这也是一笔天文数字。1980年6月双方签完合同后, 我们就支付了600万英镑的预付款,这都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钱。

【运十大飞机就是在这一特殊时期下马的】

但谁也没有想到,合同签下来还不到半年,国内的政策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切要给经济建设让路,军队进入了“要忍耐”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包括运十在内的大量军工项目下马,军费开支也大量压缩。

本来我们的军费就不充裕,这么一搞更是雪上加霜。这才叫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和马可尼公司的合约显然是无力继续履行了,对方也不含糊,立即发来了法律文件,要求我们按合同约定,支付1亿元的违约金。

【屠基达回忆,得知要违约的消息,他整晚睡不着,头发一把一把的掉】

1亿元他们大概率是收不到的,因为我们根本就拿不出来。但已经支付的600万英镑就等于打了水漂了。况且第一笔交易就违约,也会给我们的声誉造成不好的影响。为这次交易作担保的中国人民银行,更有可能遭遇信用危机。

就在大家都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个“及时雨”出现了,这就是约旦。原来,两伊战争爆发后,作为邻国的约旦深感自己的国土安全受到了威胁,急需一款性价比高的战斗机来保卫本国的领空。经过多方比较之后,他们认为我们的歼-7战斗机最符合要求,于是伸来了橄榄枝。

听到这个消息,负责歼-7升级的成飞所总工屠基达欣喜若狂,如果能达成出口,就可以继续完成升级改造了。不但违约金不用赔了,还大大提升歼-7的作战性能。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但约旦开出的条件也不算好,要求升级歼-7的火控系统,加挂副油箱,升级弹射座椅等,最后每架售价不超过1000万元。升级火控系统这些都不是难事,因为我们本来就和马可尼公司签了合同要升级的,只是这1000万的价格就基本上没什么赚头了。

最后还是时任三机部部长的吕东拍了板。他说,少赚钱也好过赔钱。达成这笔出口,不但有钱继续完成歼-7的升级改造,还能借此机会打开国际市场,为我国的军备吸引更多的买家。

就这样,在收到马可尼公司的律师函的两个月后,我们就和约旦签订了合同。约定在3年内向约旦交付60架改进后的歼-7战斗机。这些战斗机不但达成了约旦要求的改进要求,还具备了发射红外格斗弹的能力。约旦对此十分满意。

【巴基斯坦的歼-7】

正如吕东所言,这一次的出口一下子打开了我国歼-7出口的大门。自约旦之后,巴基斯坦、埃及、朝鲜等十几个国家从我国购买了歼-7,连两伊战争的交战国都采购了90架。歼-7一共出口了527架,是我国出口得最多的一款战斗机。

现在回想一下,如果不是两伊战争的爆发,约旦就不会来买歼-7。约旦不买,歼-7的升级改造计划可能就此胎死腹中,更别提后来出口五百多架的大好局面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的军火商们天天盼着世界上发生战争,甚至不惜挑起战争了。

0 阅读:105

傲白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