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巴以冲突的升级不仅在中东地区造成风险外溢,而且已经切实地波及到了全球经济。目前,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作为全球贸易的生命线,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近期胡塞武装频繁利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红海商船和军舰的事件,使得红海的航运环境备受威胁,而欧洲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胡塞武装袭击红海船只直接影响到苏伊士运河的航运,这条航道是欧洲与印太地区连接的主要海运通道。据报道,在红海频繁袭击事件后,许多要去欧洲或者要离开欧洲的商船不得不停靠在港口,或者迂回经过好望角,这导致了欧洲各国面临的商业损失和成本上升。这些影响都是欧洲难以承受的。
至于欧洲的亲密盟友美国,尽管正在组织多国进行护航,但由于考虑到战争成本问题,美军并不愿意对胡塞武装采取主动出击。与过去索马里海盗不同,胡塞武装主要通过发射无人机和导弹来威胁船只,而不会亲自接近这些船只,使得胡塞武装始终处于暗中,难以被消除。尽管美国及其盟友的军舰成功拦截了一些胡塞武装的武器,但由于拦截导弹的成本远高于胡塞武装使用的无人机和导弹,因此只要胡塞武装不停地进行攻击,这种成本高昂的护航难以持续。
此外,胡塞武装的袭击不仅让欧洲承受了巨大的商业损失,还使全球能源供应面临风险。苏伊士运河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之一,每天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通过这一通道运输。目前,包括英国石油公司在内的多家欧洲石油公司已经宣布停止所有经红海的运输。考虑到欧洲多国在能源领域已经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胡塞武装将红海航线封锁,使得这些国家雪上加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红海袭击事件不断,中国到欧洲的中欧班列在这段时间内发车量急剧增加。根据最新报道,中欧班列的年度开行量已经首次突破5千列,并且随着红海事件的升级,列车班次还将继续增加。这再次证明了中国长远的战略眼光。
总的来说,红海事件已经导致全球53%的集装箱贸易停止,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中东乱局,虽然美国与以色列有一定责任,但如今承受损失的却是欧洲。在这个背景下,各国需要更加睿智的外交政策来应对全球挑战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