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为什么72岁才出山?没出山之前他都在忙些什么?

打开历史的门 2020-03-07 13:24:47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或姜尚,商朝末年人,居住在东海边。

姜子牙的祖上非常显赫,他是神农氏炎帝的54世孙,伯夷的36世孙。因为他的始祖伯益曾经辅佐大禹治水有功,所以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但是当姜子牙出生的时候,家境已经衰败,所以年轻时的他吃过很多苦,干过很多粗活,做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小酒坊卖过酒,勉强挣点钱补贴家用。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是姜子牙并没有忘记祖训,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研究天文地理、军事谋略,治国安邦之道,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和百姓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可是,偏偏事与愿违,他觉得当时的纣王并非明君,所以不愿辅佐,直到他70岁时,还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闲居在家。

商朝末期,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商朝逐渐走向衰落。而商朝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侯姬昌施行仁政,发展生产,所以国势日益强盛,许多诸侯都前来臣服。周朝一直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位圣人,来辅佐周国安国兴邦,姬昌为此广招天下贤能之士。姜子牙听说后,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周国领地,终日在磻溪垂钓,以静观局势的变化,待机出山。

姜子牙钓鱼很有特点,一般人钓鱼,都是在弯鱼钩上用香鱼饵,然后把它沉到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钓鱼不挂鱼饵,也不把鱼钩沉到水里,而是离水面三尺高。一天,有个打柴的农夫从溪边经过,见姜子牙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您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啊!” 姜子牙听了,只是笑笑,没有回答。

姜子牙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西伯侯姬昌的耳朵里,姬昌认为这位直钩钓鱼的老者必有大才,认定他就是自己要找的圣人,于是他吃素三天,沐浴更衣,带着厚礼,前往磻溪边去见这位圣人。 姬昌被姜子牙的渊博学识深深折服,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姜子牙也被姬昌的真诚所打动,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子牙扶上车辇,请他与自己一同坐车回宫,并拜他为太师,尊称他为“太公望”,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源。

姜子牙一生辅佐了周朝的四代君王,先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后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后,姜子牙被武王封于齐地,治国有方,为后来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奠定了基础。他的女儿邑姜,做了武王的皇后。后来,武王去世后,姜子牙又辅佐了他的外孙周成王姬诵,和周公旦一起,为平定“三监之乱”和“殷东五侯”起兵反周的战乱,立下了赫赫战功。 再后来,周成王去世,姜子牙父子又接受了成王托孤的遗命,担负起辅佐他的重外孙周康王姬钊的重任。

传说,姜子牙活了一百多岁,他浮沉一生,大器晚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称得上兵家之鼻祖,被历代皇帝尊为“千古武圣”,到了元明时期,民间对姜太公增加了一些神话传说,特别是创作了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之后,姜子牙被民间拜为神仙广为信奉。

姜子牙,真乃神人也!

0 阅读: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