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身为慈禧太后与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同时也是咸丰皇帝膝下唯一存活的儿子,哪怕放眼历代清王朝皇室,同治帝载淳的即位都可说是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
年仅六岁时,他就在慈禧太后和一众大臣亲王的拥护下登上了皇帝宝座,开始了“万人之上”的掌权者生活。
然而,同治帝虽然登基早,驾崩也很早。年仅十九岁时,他就永远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同治皇帝
对于同治皇帝的死亡原因,民间一直众说纷纭。有说他是被慈禧太后毒害的,也有说他是被巨大的心理压力折磨而死的。
不过,只要了解了同治皇帝的日常作风,就不难理解这位年轻皇帝,为何会成为整个清王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

与因为孩子太多寿命太长结果酿成九子夺嫡悲剧的康熙皇帝不同,咸丰皇帝完全不需要考虑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可能,因为他膝下只有一女两儿,即长女荣安固伦公主,长子载淳,次子悯郡王。

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原本就有着体弱的先天毛病,自列强侵华击碎了他的雄心壮志后,他越发沉溺酒色,身体日益空虚。这种情况下,咸丰皇帝自然不可能有很多孩子。
荣安固伦公主作为女性,显然是无法继承清王朝皇位的,而咸丰的次子刚出生没多久便不幸夭折,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取,唯一的一个悯郡王的封号还是同治皇帝即位后给他追封的。
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载淳的登基都是没有争议的。

慈禧太后
再者,载淳的生母、当时还是贵妃的慈禧太后也绝不会允许有新的皇子出生。据传咸丰皇帝的次子之所以会早夭,就是因为有慈禧太后从中作梗。
当年玫贵人徐佳氏在生下龙子后,一直苦于膝下子嗣单薄的咸丰皇帝大喜过望,不但对次子百般宠爱,还想要将玫贵人晋为妃子,俨然是要向慈禧看齐。
作为咸丰皇帝的枕边人,慈禧焉能不知他的想法。为了将问题解决在摇篮里,慈禧当机立断,直接出手做掉了还没来得及取名的皇次子,这下,她的亲生儿子载淳的皇位继承人身份就更加稳妥了。

晚清画像
当然,民间传言终究只是民间传言,按照当时皇室新生儿的夭折率,悯郡王或许真的是因为自然原因才去世的。不过不论真相如何,载淳的继承人身份都是无可动摇的。
当1861年,三十岁的咸丰皇帝去世后,年仅六岁的载淳便正式登基为帝,即为同治皇帝。

6岁为帝,19岁去世,同治皇帝的一生实在过分短暂。如此一来,也难怪有流言传出,认为是慈禧太后想要夺权,这才暗杀了同治皇帝。
显然,这种说法是靠不住的。慈禧太后膝下只有同治一个儿子,于情于理,留下他都比铲除他更符合慈禧的利益。

影视作品中的皇帝
要说同治皇帝短命的原因,还得从他自身说起。
由于登基年龄较小,同治虽然是皇帝,但清王朝的大权一直是被慈禧太后掌控的,直到17岁时,慈禧才放权给他,并且始终没有将全部权力交出去。
常年生活在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的管制下,连皇后人选都得听旁人安排,同治皇帝内心自然无比憋屈。在几次争权无果后,他干脆学着生父咸丰皇帝,彻底“摆烂”,整日只纵情于声色当中。

晚清时期的秦楼楚馆
同治皇帝后宫妃子虽多,但大多都是由慈禧太后为他选定的,这让他十分不满。一方面是为了暂时逃离母亲的管控,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找新鲜刺激,同治皇帝便经常溜出皇宫,前往民间的烟花柳巷寻欢作乐。
出手阔绰、年纪又小,这样的同治皇帝显然是风尘女子最爱的顾客。为了留住这位大客户,她们自然会使出浑身解数来讨同治皇帝欢心,进而让他更加沉迷外界的欢愉中。
不过,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民间的秦楼楚馆虽然迷人,但其中隐藏着的危险可是半点不少。时间一长,同治皇帝逐渐染上了梅毒,等到众人发觉不对时,他的病情已是无力回天。

影视作品中的同治皇帝
尽管清宫中人声称同治皇帝是因为天花去世的,可同治皇帝临终前表现出的种种迹象,如毒疮红肿溃烂、口臭无比、面颊肿硬等,都与梅毒患者临终前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
说他是因为纵情声色患上梅毒去世的,还真不算凭空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