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晖写通讯稿被毛主席批评:没有我,中国人民就不能取得成就?

零度有法谈 2024-02-14 08:54:48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960年5月,毛主席交给外交部负责人熊向晖一项重要任务,让他将自己与外宾的会谈内容总结概括成一篇文稿,到时候发表出去。

对于这项任务,熊向晖十分得心应手。没过多久,他就整理出了初稿,高高兴兴地拿给了毛主席审阅。

不料在看过稿件后,毛主席却露出严肃表情,批评道:没有我,中国人民就不能取得成就?

毛主席

这是怎么回事?那份稿件里到底写了什么?

一、起草文件起风波

说起这熊向晖,可真不是个一般人。尽管出身于富贵人家,但在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下,他最终成长为了一名进步青年,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为赢得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熊向晖按照上级指示,冒着生命危险潜伏进了国民党的队伍,并且顺利取得了胡宗南信任。

当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等人妄图发动闪电战,计划一举拿下陕甘宁边区时,他不顾被发现的风险,果断向中共传递情报,最终顺利戳破了老蒋的阴谋。

年轻时的熊向晖

1949年,新中国成立,潜伏多年的熊向晖终于得以站在太阳下,回到中共中央的队伍中。

考虑到他的功劳与能力侧重点,熊向晖被安排到了新中国外交岗位上,成了外交部的新闻副司长,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过,熊向晖的工作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在1960年时,因为一则新闻稿件,他就和毛主席发生了一点“摩擦”。

晚年的熊向晖接受采访

当时,来自六十多个国家的七百多名非洲朋友受邀拜访我国。而作为外交部的一员,作为深受信赖的新闻副司长,熊向晖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一项重要任务:撰写新闻稿。

按照毛主席的要求,这份新闻稿中需要包含三个点,即写清非洲友人讲话的重点,毛主席发言的重点,以及中国人民反帝的鲜明立场。

对舞文弄墨多年的熊向晖来说,这一任务并不困难。不到半个小时,他就挥笔写下了一份完整的新闻稿件。

毛主席在看报

让熊向晖意想不到的是,在看过这份稿件后,毛主席的脸色突然变得很是严肃,想也不想就将其中的“中国人民伟大领袖”这八个大字划掉了。

二、亿万人民的一份子

为什么要划掉这几个字?此前在会面中,非洲朋友对毛主席的称赞是不争的事实,纵然这样写,也没人会觉得不妥。

在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情况下,熊向晖的脸上不由得产生了些许疑惑。

而看到熊向晖不理解的表情,毛主席严肃地反问道:“没了我,中国人民就不能取得成就?”

听到这话,熊向晖这才反应过来,毛主席是不希望他过于强调自己。

毛主席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一直以来,毛主席都不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心中想的是人民,服务的是人民,期待的也是人民。

毛主席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他从未将自己视作一个特殊的存在,于他而言,自己只是亿万人民中的一份子。

镌刻在中南海墙壁上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挂在天安门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标语,无不是主席想法的最真实体现。

天安门

新闻稿修改完毕后,大受感动的熊向晖还将那份被毛主席亲手修改过的手稿收起来,珍重地藏在了家中。

三、文武双全的毛主席

提起当年那段战火连天的岁月,提起从那段岁月中走过的毛主席,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大多都是主席的用兵如神。

其实除了指挥武战之外,毛主席也是文战的领袖,堪称一支笔横扫千军万马。

毛主席在工作

打从创办《湘江评论》起,主席便搞起了新闻工作。在西柏坡期间,除了撰写与修改文稿外,毛主席还对新华社的新闻报道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光是写给胡乔木一个人的信件就达到了二十多封。

毛主席写新闻稿有两个特点,一是速度飞快,三大战役期间,他甚至能做到一个人一天发两篇新闻稿;二是鲜明生动,即便是文化素养不高的老百姓,也能轻易读懂毛主席想要表达出的意思。

正因亲身有过新闻工作的经验,正因懂得新闻工作的重要性,在对待每一份新闻稿件时,毛主席的态度才如此谨慎。

每每提及于此,便不由得不令人感慨,毛主席果真文韬武略。

5 阅读: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