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姊妹》陈卫国临终前向大嫂“托孤”,才是害何家文改嫁的真凶

钟会说情感 2025-02-14 12:34:59

在淀粉厂和粮食局的篮球赛上,何家文与陈卫国一见钟情。确定何家文对自己有意后,陈卫国连忙催着母亲去何家说亲。何家文是厂花,追求者数不胜数,他怕晚了一步,被人捷足先登。

陈老太太做事爽利,带着陈卫国的照片和家传玉镯亲自上门提亲,还详细介绍了家底。初次见面,陈老太太就展现出了十足的诚意,让刘美心对这门婚事颇为满意。

何家文和陈卫国情投意合,但陈卫国的大哥大嫂还有二姐、小妹都不是善茬。婚后有婆婆护着,陈卫国又对何家文关怀备至,所以何家文的日子过得还算舒心。

可婆婆去世没多久,厂里要转型,陈卫国面临下岗,何家文的苦日子就来了。

如果有婆婆在,还能托人帮忙解决他的工作问题,如今婆婆已经去世,大哥打心里不希望陈卫国过得好,有人脉也不愿意用,陈卫国没了依靠,不得不寻找其他门路。

他和同事一块儿去四川出差,为了省钱,老是在路边摊吃饭。从四川回来后,不知道什么原因,陈卫国开始发高烧,全身无力,在何家文的再三催促下才去检查,结果查出了黄疸型肝炎。

何家文又气又急,陈卫国对身边的每个人都很好,唯独忽视了对自己好。

婆婆去世后,陈家的几个兄弟姐妹就展现了真实的面目,个个自私自利,不顾亲情,只想多从陈家分点家产。陈卫国在家排行老三,却比大哥有责任感,遇事不争不抢,什么都让着兄弟姐妹。

其实从何家文进门开始,大哥大嫂没少刁难她,二姐和小妹也是阳奉阴违,何家文早就看透了这些人。婆婆去世后,她只想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可陈卫国认为母亲不在了,他有责任把这个家凝聚起来,所以事事都愿意吃亏,财产也是不争不抢,都给大哥和姊妹们。

何家文劝他别犯傻,他也不听。陈卫国觉得自己这么做没错,可现实是残酷的,陈卫国是为了寻找生计才生病。大嫂心眼坏,她嫉妒何家文长得漂亮,又生了儿子,抢了她所有的风头。

所以陈卫国一病,大嫂就说何家文是红颜祸水,嫁给陈卫国就是贪图陈家的钱,想过好日子。渐渐地,兄弟姊妹们都觉得陈卫国之所以去四川,是何家文知道陈卫国要下岗了,不愿意跟他过苦日子,给他施加了压力,才让他累病的。要是陈卫国没娶何家文,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大家心里对何家文有怨言,所以陈卫国生病后,没人愿意帮她分担。婆婆去世后,陈卫国没分到财产,但看病需要钱,何家文要上班,要照顾孩子,还要去医院看望陈卫国,经常累到崩溃痛哭。

但陈卫国看不到何家文的苦,依旧相信一家人手足情深。后来陈卫国的病情逐渐加重,肝硬化转为了肝腹水,情况十分危急,需要钱手术。

何家文向陈家人求助,大哥大嫂舍得花1000块买衣服,却只给了何家文400块钱,他们觉得陈卫国的病是个无底洞,没必要浪费钱。二姐和小妹也只是看在陈卫国的面子上,一人给了1000块。

这些钱根本不够,何家文终于明白,陈家人不仅自私,还无情无义。

何家艺不是陈卫国的亲妹妹,却在自己生意遇到难题、日子不好过的情况下,一出手就给了何家文5000块。谁善良、谁好,一目了然。 可即便如此,陈卫国直到离世前,都没看清家人的真面目。不知道是他真的善良,还是不愿意承认现实。

临终前,陈卫国还拜托大哥大嫂帮忙照顾何家文和儿子陈光明。大哥让他放心,说陈光明是陈家的骨肉,肯定会照顾好的,让他安心养病。

陈卫国听了十分感动,心里很是感谢大哥大嫂。这些年,尽管大嫂总是为难何家文,但陈卫国一直都很尊敬她。不管大嫂做得多过分,陈卫国总是劝何家文大度。一直到去世前,他还相信大哥大嫂是好人。

可他的善良换来的是什么呢?

陈卫国去世后,大哥大嫂立刻就翻了脸,完全忘了陈卫国“托孤”时的的承诺,开始苛待何家文母子。大嫂还说何家文克死了陈卫国,将母子俩赶出了家门。

陈卫国的二姐和小妹不想得罪人,选择袖手旁观。

陈家的人,除了陈卫国和婆婆,在这一刻都暴露出了自私自利的一面。可惜陈卫国一直到死都不肯认清现实,哪怕自己得病了,还在为大哥大嫂他们考虑。陈卫国认为,只要不把关系闹僵,他不在了,家里人会看在他的面子上,替他照顾好何家文母子。

可结果却是何家文走投无路,为了生计,不得不带着孩子改嫁老范。

如果陈卫国能早一点看清家人的本质,提前为何家文和孩子谋划,该争家产的时候就争,或许何家文就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陈卫国虽然善良有担当,却因为过于心软,反而将何家文母子推向了困境。

人心复杂,善良也需要有锋芒。做好人的前提是,先守护好自己的小家庭。有些人,你对他越好,他不但不领情,还觉得你好欺负,变本加厉地压榨你。

善良得分人,别把善良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不然吃亏的是自己,还会连累自己最亲近的人。

0 阅读:1

钟会说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