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9年第一部《大决战·辽沈战役》横空出世开始,《大决战》系列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但即便是经过岁月的洗礼,这部电影依然是我们国产战争电影中的顶梁之作。
以至于每次有新的战争电影出现,总都会被人拿来和《大决战》相比较,但无一例外,都是被其无情的碾压,无论是文戏人物的塑造还是大场面的武戏,《大决战》说是“孤本”并不为过。
那么为何30多年过去了,在这茫茫多的历史战争影视作品中,为何再也没有能超越《大决战》的辉煌?
换一句话来说,为何现在的我们再也看不到,这么震撼的战争诗史电影了呢?
荣耀感极强的《大决战》三部曲
老一辈人的沉淀,举全国之力拍摄之所以说《大决战》后无来者,从自身的角度上分析的话,那真的是举全国之力。
这里主要体现在两点。
第一:筹备了20多年,剧本3年,拍了3年!
其实在建国之后,老一辈革命家们就想将时期恢弘的三大战役搬上大银幕,特别是在苏联电影《解放》传入国内之后,我们也想拍摄自己的“解放”。
但苦于当时条件有限,而且电影的规模过于庞大, 因此拍摄计划一再被推迟了将近20年。直到进入80年代中期,随着开放的深入,融入世界的我们亟需一个能展现我们国人面貌,以及提升我们信心的伟大作品出现,而为新中国打下夯实基础,而且具有史诗意义的“三大战役”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
因此,在华老、杨老和邓公等人的支持下,20年磨一剑的《大决战》也是上马拍摄……
杨公在带领众人在商讨《大决战》
而在电影决定开拍之后,八一厂的老一辈们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剧本创作和选角工作。
这个创作也是漫长的,和现在很多电视剧都是拿现成的小说花几天改编,或者几个月写成的流水线剧本相比,电影版《大决战》的告诉了我们什么叫精益求精!
在为大决战进行采风的史超
在剧本创作之初,由八一厂的著名编剧史超等三人就带领几十个人的编剧,在图书馆和党史研究档案馆,日夜查阅浩如烟海的资料和书籍,创作剧本草稿累计达到了6千万字之多。在这期间编剧团队还还多拜访和邀请党史和军史专家授课,登门拜访当年参加过三大战役的老战士、老同志,听取他们对那段战争的回忆。
有意思的是当时我们采访的现场经历者不仅有聂老总等一众开国将帅,更有如黄维和郑洞国这样的曾经国军将领。就是在这种极致严苛的创作背景下,编剧们对于剧本进行了字斟句酌的写作和反复多次的修改。
剧本创作历时3年半,期间八易其稿,写在中国电影史上算是独一档……
以至于很多人说上映后的大决战,哪是艺术创作,分明就是这是纪录片!
两大著名的战争片编剧——史超和王兴东,两位老先生
在编剧还在写剧本的时候,另一边的选角也在如火如荼进行,更是追求极致的完美、追求神态、形态和气场的高度一致。
比如说101和粟裕的选角上,马绍信老师和谢伟才老师,就是经过层层选拔才定下的,而事实也证明这两人的表演,以至于在后世的很多作品中,这两位老师已经发展成各自领域的标杆特型演员。
《大决战》中两大经典角色,101和粟裕
而且,当时的选角不像今天这样是个流量明星就能上,在选角色的过程中除了八一厂第一关面试要过之外,还要有当时杨公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拍板。
无论是剧本创作,还是在选角上,都是中国电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杨公接见101的扮演者马绍信老师
创作3年,拍摄更是花了三年……
《大决战》系列影片从1989年开拍至1991年12月结束,历时3年。
在这期间,为了更好的展现方式的战场情景,剧组团队和演员们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南到江苏和安徽,北到黑龙江,西到陇海路,北到渤海,到处都是参演人员的身影,而且为了追求对时间的重合,剧组都是在秋天和冬天拍摄。
《大决战》总导演在现场
举一个例子,比如辽沈战役是9-11月,但南下北宁线是3月份,在北满3月份是下雪的,在辽沈战役期间东北是不下雪,所以电影版《大决战》东野并没有穿大衣,而且棉衣,而到了冬天则是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前半段是秋天,后半段是冬天,也都是实景拍摄。拍摄时间则是按着历史的主线走。
再举一个例子,《辽沈战役》开头有一个黄河破冰的镜头,为了这个镜头,剧组愣是在黄河边上等了三个月。
所以三部电影,拍了三年,一点也不夸张。
剧组等了好几个月就是为了拍这个
第二:各部门倾尽全力配合,电影拍摄大投入
在电影的顾问团上,可以说是我们历史战争领域的天花板。
一共七人,有三位开国将军,同时这七位无一例外都是经历过那场战争的过来人,分别是
“开国中将张震、苏静将军,开国少将杨国宇将军;主席的秘书叶子龙老先生;《北方杂志》创始人的陈荒煤老先生;以及文化部副部长丁峤老先生;平津战役期间参与北平情报的崔月犁老先生。”
电影《大决战》的顾问天团
为了展现史诗级以及双方百万大军决战额场面,三部电影的参演人员的达到了“345万人次”……
拍摄中更是动用了沈阳、济南等5大军区及一些军事院校共计13万人,合计就有共25多个军级单位,30多个独立师团地方以及地方政府协调组织的群演15万人。
345万人次是一个什么概念?
相当于我军和国军参加三大战役部队的总和。
参演人员达到万人以上的就是十几场,不亚于打一次大的会战,随便拎出一个在现在这个年代,都没法复刻…
万人拍摄大场面
比如在拍《平津战役》工攻打天津的那段戏。
为了营造和复刻真实的真正场景,整个天津市对21条交通赶干道进行了一天的交通管制,动用了10000名部队指战员参加演出,同时还有将近2000名警察维持现场秩序,这和那些在横店拍摄的电视剧差别不要太大。
在天津拍摄的金汤桥会师
为营造战争氛围,动员的物资超过了电影的范畴……
动员的人多,物资自然也更多,在那个汽车还是稀罕物的八九十年代,为了拍摄而提供的可炸汽车就超过了100多辆,请注意,是可炸的汽车,攻打廖耀湘,围攻锦州和新保安等戏份中那些汽车是真的炸啊。
燃烧的汽车
除此之外,当时剧组还准备了1万多套(有说是6万套)敌我双方的军装,道具用的真火炮100多门,坦克50多辆,空包弹170余万发,真炮弹1万多发,炸药400多吨……
以上这些数据,随便一个都是现在的战争电影无法复刻的。
电影《大决战》中的大场面
现在的影视剧,过于商业化和经典的电影版《大决战》相比,在没有政策支持下,或者缺乏耐心以及对电影质量追求的前提之下,后世战争电影可能再也达不到像《大决战》这样的高度!
这么有寓意场面,现在电影再也拍不出
首先,就是对电影的追求上。
现在电影技术日趋完善,但在这种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电影,缺乏雕琢,特别是在历史战争篇里面,缺乏“复原”的精神。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流量明星,为了给自己捞个好名声,也不管行不行像,都想客串正剧演一个历史人物,但无论是气场和形态都达不到对原型的10%还原,以至于还闹出不少笑话。而且这些人对于历史缺乏认知,根本就没好好琢磨剧本,演的历史人物,就是他们他们流量明星的日常,确实不可取。
没有历史人物神韵却爱选正剧的演员们
缺乏对历史和时代的专研,也让很多所谓的“诚意之作”也带有自己压根就不正确的主观思想,甚至于还掺杂着自己的对于历史的“私货”。
这里举两个例子《集结号》和《八佰》,这两个动作场面和战争场面都在及格以上,但立意却有点跑偏。
《集结号》里面的剧情很扯,我军殿后部队失去联系,不去找,该团的的政委和团长不去找9连?我军军纪严明,让部队断后不会模棱两可;而《八佰》就更扯了,枪杀日军战俘?日军冲进去肉搏?这种夹带私货的情感输出,压根就是老炮,而非国军……
夹带私货的两部电影
其次,就是投入上
大决战剧组曾公开过一份数据,那就是剧组在拍摄的时候前前后后花了1亿元的预算,额这些预算里面,800万是用于演员的工资、劳务和住宿的费用,,剩下的拍摄道具费有2000万、的外径搭建和耗损等费用1300万,技术加工费有2000万,其他军事补助费(参演军人餐食、车辆油费等)1000万。
我们发现,大决战真正演员的费用也才不到800万,就这还得打上半折,那真的是全心全心意都用在制作上。
电影《大决战》的支出
可现在的电影呢?
基本上大头都是宣发和演员的费用,一部投资几个亿的电影,宣发和演员费用达到了70%-80%以上,就这还对外打着“大制作”……
确实,毕竟片酬也算预算。
小网剧中演员的片酬,更别说那些流量大咖了
除了投入改变,支持也不一样
毕竟电影《大决战》是国家全力支持和拍摄的,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我军都是全力和无条件配合的,因此规模庞大,在地方上都有便利的拍摄政策,而非在影视基地拍摄。
可现在电影都是商业化,只能特定的地区拍摄,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可以随便动辄数万人的拍摄,以现在导演的能力,以及他们除了片酬之外“微薄”的制作费用,也很难动员这么多的群演……
大桥拍摄和军队参与,当今应该已经绝迹了
最后,就是客观条件比如,随着很多老一辈革命家的离去,对于当时历史的复刻就很难达到逼真的还原……
而且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和八九十年代到处都是土路的时代不同,柏油马路、 现代化的农村等设施,让这些电影很难在出外景,拍摄野外决战的场景……
留给战争片拍摄的场地条件已经不多了
故而,因为本身电影《大决战》就是鸿篇巨制,不易模仿;再加上当今电影偏于的商业,以及新一代电影人的不争气,让这部电影,只能成为——“后无来者”!
现在出演老一辈军政领导人的演员越看越奶油[笑着哭]
当年拍片子的是些什么人?现在又是些什么人?
图十弄不好在潍北拍的,过河那个镜头,我记得当年我们还去看过,村里有不少马匹都雇的,多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