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莱知道人民需要什么,现在阿根廷人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阿根廷总统米莱,一直以来都被称作“南美特朗普”,但是就在中美关税战开打之后,这位总统却直接抛弃了美国,反而对中国的进口限制不断开放!
并且更加难能可贵的事,米莱为了增加本国的外汇,甚至同意用人民币结算双方的交易,也正因如此短短几个月内阿根廷进口的中国商品直接翻倍增长。
而反观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美国,港口却即将有90艘中国巨轮抵达,巨轮里都是美国需要的中国商品,而反观中国需要的美国商品却被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的商品替代。
那么米莱为何会选择“背弃”美国选择中国?这90艘巨轮又是怎么回事?

哈维尔·米莱,这位曾经被贴上“翻版特朗普”标签的阿根廷总统,起初在国际舆论场上,确实活成了特朗普在南美的影子。

他不仅在政治理念上处处模仿,还特意跑去美国和特朗普握手合影,参加海湖庄园的晚宴,摆出一副“我是你最忠实粉丝”的姿态。
在国内,他也搬出了“削减政府开支”“退出国际组织”“亲近马斯克”这些和特朗普如出一辙的套路。
很多人以为,米莱会一路效仿到底,把阿根廷打造成“南美美国”,结果现实给了这些人大大的一个意外。

当特朗普在美国发起对华关税战,扬言要靠关税把中国商品挡在国门外时,米莱一开始也跟着附和了几句。
可谁能想到,没过多久,米莱便开始悄悄“脱粉”,不仅没跟着美国对中国商品设防,反而一步步对中国敞开大门。
特朗普对着全世界喊话,威胁别的国家不要买中国产品,而米莱转头就开始取消各种进口限制,特别是对中国产品,简直就是当面“打脸”。

事情发展到后来,米莱干脆直接下令,取消了电子产品进口商必须证明安全性的要求,轮胎、水泥、电梯这些商品的进口限制也统统放开。
关税战开始,米莱却偏向中国就在关税战打得正热的时候,阿根廷的港口一片繁忙,各种来自中国的货物源源不断地涌入。

到今年2月,阿根廷的进口额直接增长了40%以上,逼近60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进口额更是翻了一倍。
阿根廷市场上一下子多了各种价廉物美的中国制造,老百姓购物车里的商品,基本上是中国货居多。
米莱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国家的消费者根本不在乎美国那套意识形态牌子,谁便宜、谁好用,谁就是他们心里的“真朋友”。

就在阿根廷国内商品琳琅满目、物价压力有所缓解的时候,米莱和中国续签了本币互换协议,决定用人民币而不是美元来结算两国贸易。
这下好了,阿根廷在对华贸易中用人民币支付,不仅节省了外汇,还缓解了本国日益吃紧的美元储备压力。对阿根廷而言,人民币的稳定性远超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的日子却并不好过。中国前脚刚宣布反制裁,美国企业的订单早就下好了,一批90艘巨轮载满中国产品,浩浩荡荡奔向美国港口。
关税生效,美国份额被巴西、阿根廷占领这些货可不是新订单,而是美企之前排队下的单,特朗普的关税令在它们启航后才生效。

美企要是现在临时违约,不仅要赔上违约金,还得承受商业信誉扫地的后果。于是,这90艘货船就成了美国企业和特朗普政策之间“打脸”的最好见证。
货到美国港口,问题就来了。特朗普给中国商品加了个145%的高额关税,美企进了这些货,要么亏本卖,要么抬高价格。
但问题是,美国消费者面对价格暴涨的商品会买账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美国市场上一旦商品变贵、种类变少,消费欲望自然下降。
美国企业自己苦不堪言,库存积压,市场冷清,利润缩水。而更可笑的是,特朗普一边喊着“买美国货”,一边却眼睁睁看着美国市场的份额被别人抢走。
抢走这些份额的,正是巴西和阿根廷。中国在中美贸易紧张期间,暂停了大量美国农产品和原材料订单,巴西成了最大赢家,巴西的大豆、牛肉源源不断运往中国。

阿根廷看准了机会,趁机大幅度放宽进口限制,不仅从中国大量进口电子产品和工业用品,还悄悄接下了许多美国丢下的订单。
阿根廷的市场以前高度封闭,缺少竞争,商品价格贵,质量也一般。
米莱放开市场,便宜优质的中国产品涌入,直接搅动了这潭死水。阿根廷老百姓自然乐意,企业虽然叫苦,但在市场机制下,不提高竞争力,迟早被淘汰。

米莱很清楚,阿根廷经济的症结根本在于市场封闭、内需疲软、缺乏外汇。
与中国合作,不仅能让阿根廷老百姓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商品,也能倒逼本国企业改善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 2025-04-21 《米莱在贸易政策上和特朗普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的很棒》
海外网 2025-04-14 《外媒:阿根廷与中国续签货币互换协议》
环球时报 2025-04-12 《顶住美国施压,阿根廷与中国续签!》
千龙网 2025-04-07 《阿根廷主流媒体:“对等关税”将美国推向全球对立面》
玉渊谭天 2025-04-12 《90艘货船正从中国驶向美国,美创业者陷入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