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第一股”生死线

每日资本论 2025-04-17 13:37:35

当并购扩张沦为“财报美容术”,当“数字化转型”异化为概念炒作,当回购变得随心所欲,即便曾贵为行业龙头,也终将付出代价。

文/每日资本论

“针织行业第一股”站在了悬崖边缘。

4月14日,浙江证监局发布公告显示,浙江富润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富润)及董事长陈黎伟、总经理车柯、副总经理叶立群、财务总监汪涛收到了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原因为*ST富润于2025年1月25日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2024年度营业收入约为3.16亿元,然而在3月19日的更正公告中,营业收入预计降至约为2.87亿元,低于3亿元,因此被出具警示函。

有意思的是,*ST富润这几年频频出现异常。这几年连续亏损不说,去年,*ST富润因财务造假被罚款,但其竟然在30个交易日中收获22个涨停,堪称神奇之作。

不过,喧嚣过后还是一地鸡毛。就在警示函出具的4天前,*ST富润的股价定格在0.42元,且连续第16个交易日“一”字跌停。这家在登陆A股28年后,以总市值2.13亿元、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的惨淡结局,正式触发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则。

投资者在股吧里发泄着不满。部分网友留言:“抬走抬走。”还有网友唏嘘地表示,“最高21,现在4毛,最后不知道能不能剩一毛五……”据悉,已有部分投资者向*ST富润提起了民事赔偿诉讼。

部分投资者之所以有较大怨气,原因是在上交所上市公司的股价若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以及其他两条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中的任何一条,股票都将被终止上市。

不幸的是,*ST富润已经触及上述全部三条退市红线,若无奇迹发生,退市几乎没有悬念。

*ST富润命运实际就是遭遇了老套但又屡屡让全球企业头疼不已的“扩张后遗症”。

创建于1982年的国营诸暨针织厂是*ST富润的前身。1995年5月,其改组为富润集团公司。1997年6月,*ST富润作为全国针织行业首家上市公司登陆上交所,一度是地方国企改革的标杆。

彼时,其纺织业务年营收超3亿元,毛利率稳定在20%以上,印染基地更是华东地区的重要产能支柱。2011年,*ST富润由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国有资本参股企业。目前,*ST富润的股权结构中包含国有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

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当年,*ST富润启动“传统产业+数字经济”双轮驱动战略,斥资12亿元收购大数据营销企业杭州泰一指尚科技有限公司。次年,其再砸7.5亿元吞下卡赛科技。

这场并购被*ST富润寄予厚望。原因也很简单,从2013年开始*ST富润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就连续出现负增长。2014年开始其扣非净利润便开始连续亏损持续到2016年。

可以说,在业绩压力下,*ST富润不得不变。而且转型过后,*ST富润的主业将形成“传统纺织+数字化营销”的格局。泰一指尚承诺2016-2018年累计净利润3.64亿元,而卡赛科技则号称拥有重量级通信和互联网等客户资源。

敏感的资本市场对这样的故事尤为热捧。在收购前的2015年,*ST富润股价就从7元附近一路攀升至近28元。股价快速下跌之后,其又从7元涨到了2016年5月的17.79元,涨幅之大令人咋舌。

与此同时,*ST富润业绩也开始回暖。财报显示,2017年,其营收同比增长超1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65%,扣非净利润在连续三年亏损后扭亏为盈。这种快速增长的态势一直持续到2019年。当年,其营收更是飙升至31.29亿元,数字营销业务占比超八成;净利润也达到了创纪录的4.85亿元。

但细心的投资者或许会发现,当年*ST富润的扣非净利润再度形成同比负增长的态势。核心问题,泰一指尚没有完成业绩承诺,而卡赛科技的毛利率长期低位运行。另外一大隐忧就是,从收购以来,*ST富润积累的商誉7.66亿上方高位徘徊。

导火索终于引燃。2020年,互联网广告监管政策收紧,泰一指尚核心业务遭重创,当初承诺2016-2018年累计净利润3.64亿元,实际仅完成58.8%。2021年泰一指尚营收腰斩,计提商誉减值2.4亿元。

或为掩盖业绩颓势,泰一指尚开始玩起“会计魔法”——2020年1月至2022年上半年,泰一指尚虚构广告代理流程,形成没有商业实质的空转代理业务。公司通过前述虚构业务,虚增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导致*ST富润披露的2020年年报、2021年年报和2022年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ST富润虚增营业收入金额合计7.17亿元,虚增营业成本合计7.16亿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纺织板块因环保整治成本飙升,诸暨印染基地彻底关停,毛利率从21%暴跌至5%。

无奈之下,*ST富润开始自救。2021年,其剥离纺织资产,更名浙江富润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但并无什么起色。*ST富润进入了营收、净利润连续负增长的危险处境,而且净利润开始持续巨亏至今。

纸终究包不住火。2023年10月27日,彼时还是ST富润公告称,其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2023年11月1日,其副董事长、联席总经理、子公司泰一指尚法人代表卢伯军宣布辞职。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2月2日晚,*ST富润发布公告称,实控人、总经理赵林中,董事长陈黎伟提议公司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票,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不超过2000万元。

回购消息发布后,公司股价自2月8日开始触底反弹,2月8日至2月26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35.95%。但让市场没有想到,回购只是“虚晃一枪”。3月1日晚,*ST富润发布公告表示,经公司多方考虑,综合考量,实施股份回购的条件暂不成熟,公司决定终止公司股份回购提议事项。

到这里,*ST富润退市或是大概率之事。未来,谁来接盘,如何接盘还未尝可知。但*ST富润的败局再一次给企业界提了一个醒:当并购扩张沦为“财报美容术”,当“数字化转型”异化为概念炒作,当回购变得随心所欲,即便曾贵为行业龙头,也终将付出代价。*ST富润的遭遇,不仅仅是它的悲剧,更是注册制时代A股加速出清劣质资产的缩影。在这里,没有永恒的故事,只有经得起检验的价值。

【文章只供交流,并非投资建议,请注意投资风险。若您觉得有价值,麻烦您点赞、转发。祝身体健康,掘金2025!】

0 阅读:0

每日资本论

简介:从中关村到华尔街,资本故事都在每日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