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评诗
第538首

黑夜的献诗
——献给黑夜的女儿
文/海子
黑夜从大地上升起
遮住了光明的天空
丰收后荒凉的大地
黑夜从你内部升起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
人们取走了一年的收成
取走了粮食骑走了马
留在地里的人,埋的很深
草叉闪闪发亮,稻草堆在火上
稻谷堆在黑暗的谷仓
谷仓中太黑暗,太寂静,太丰收
也太荒凉,我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
黑雨滴一样的鸟群
从黄昏飞入黑夜
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
走在路上
放声歌唱
大风刮过山岗
上面是无边的天空
赏析3月24日海子诞辰,分享他的这首《黑夜的献诗》,诗歌是他献给黑夜的女儿的,诗人制造这一奇怪的意象,有何隐喻或象征呢?从全诗内容来看,诗人的语言如同悼词一样,充满神秘性,诗人用虚实相结合的方式,与黑夜黑暗建立联系,突显出荒凉和一无所有,因为黑的遮蔽,在视觉和心理上给人空旷荒凉之感,而对于黑夜和他的女儿来说,则是丰满的,丰收的,黑成了一切的主宰。从不同角度来看,体验则不同。接下来,就这这种体验,进一步分析下这首诗。
先看第一节,诗人写的是夜幕降临,黑夜带走了光明,黑暗笼罩了一切,这一天象与接下来的大地产生了链接。丰收后,大地只剩下荒凉,诗人说“黑夜从你内部升起”,意思是黑暗占据了大地,大地的荒凉是由内而外显现的,这里似有拟人化的倾向,诗人在模仿人的心理,因为丰收后,大地暂时没有了作用,如同被抛弃了一样,大地的内心不免陷入失落,空洞,荒芜,因此,诗人说黑夜从大地内部升起,很合情理。
再看第二节,“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你和我仿佛成了大地荒凉黑暗的见证人。此时天空一无所有,黑暗一片,这句“为何给我安慰”,也许是诗人自我设想的情境,在这荒凉之地,除了诗人和黑夜,或许只有黑夜的女儿了。那这一无所有就是黑夜女儿的安慰方式,显得有点反常。
接着第三节,诗人写丰收后的大地为什么荒凉,是因为庄稼全部收走,马匹也消失不见,只剩留在地里的人,而且还埋得很深,也许,这个人指是诗人自己,诗人将自己埋在地下深处,同样是黑暗的象征,这也象征了人最终的归宿,而且是与黑暗同处的。
第四节,诗人将草叉、稻草堆、谷仓联系起来,对比之下,草叉是亮的,稻草堆是光明的,只是谷堆和谷仓是黑暗的,而且是太寂静和太丰收的,接着又说太荒凉,似乎隐含着物极必反的效应。最后说“我在丰收中看到了阎王的眼睛”,从字面意来看,丰收意味着死亡,从逻辑上来讲,似乎也对,丰收意味着杀戮,这是一个特别的隐喻。
接着第五节,诗人借鸟群这一意象,代表的是自然全部主动进入黑夜,仿佛黑夜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一样,不是黑夜主动吞噬,而是所有的东西自然靠近黑夜。在此,诗人重复这句“黑夜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黑夜的降临,让所有的东西全都处于黑暗之中,这与诗人的内心世界似乎是相符的。从这首诗来看,诗人内心是充斥着暗黑色彩的。诗人说到安慰,更可能是一种自我安慰,转嫁给了黑夜。
在最后,诗人依然体现的是空无和荒凉,这同样是诗人心境空无的表达。也许在经过前面一系列的安慰之后,才有了一点开朗兴奋的感觉。最后这轻描淡写的话,让人难以琢磨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也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
这首诗用大量的文字描写土地的荒凉,有着诗人对生死的探究。诗歌体现的是在现实主义的围困中,诗人有沉沦于黑暗的表现,或许这与诗人的命运和精神状态有关。诗人一再强调为何给我安慰,或许是在寻求从现实中解脱,但是,诗歌还有向死而生的迹象,诗中也体现了极端主义的苗头,这说明诗人的内心是极为矛盾的。这首诗,或许就是个人情志的抒发,寻求与世界的合解。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诗人简介
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宇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海子是中国新诗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姐姐,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 我只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