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神坛底座 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这是2022年6月三星堆8号坑新出土的一件神器,一面世就以其独特的造型震惊世人。
研究者认为这是一座青铜神坛的底座,高50多厘米,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方形基座,一部分为座上铜人。
方形基座

基座高约30厘米、约40厘米见方,内部中空。外壁有三层,从上至下,下层略大于上层。中下两层为封闭的,较矮。下层为素面,中层有浅浮雕纹饰。
上层最高,下沿封闭,饰一周目云纹。之上铸镂空纹饰,边棱和中线铸有竖条,将四面分成了八个小方格。

每个小方格内铸相同的镂空纹饰。纹饰中部近似一个顶角朝下的等边三角形,但底边内凹成弧形。两条侧边各向外伸出弯曲的钩状,上边缘亦伸出较小的弯曲钩状。

基座的顶面也饰有精美的纹饰,以目云纹为主的条带装饰在顶面外缘,并向内弯曲规划出上面铜人的位置。而在最中心还有小山状的凸起。
基座之上应该有13个铜人。之所以说“应该”,是因为有的铜人已经脱落了,目前展出的这件上面只有9个铜人。但按照三星堆人的设计,应该有13个铜人。
这13个铜人可分为四组,分别是抬杆力士4位、端坐神人4位、跪坐铜人4位、背罍铜人1位。
抬杆力士

抬杆力士是典型的三星堆人,身形瘦高但健硕,面部简直就是三星堆大面具的缩小版,或者可以说他们就是戴着面具。
他们的头发盘成平顶,或者戴着平冠。上半身挺直,一肩抬杆,两手承托。肩部肌肉发达,一看就知力大无穷,很放心让他们抬杆。

图片来自网络
四位力士一致向前,左边的两位杠头放在右肩,右边的则放在左肩。
虽然抬杆有残缺,但可以看出,前后是两根水平并排的抬杆,左右是两根上下并排的抬杆。前后两根抬杆夹在左右两根抬杆之间。
这样看来,总共应当有八根四组抬杆,可以想象上面所抬之物应该是很沉的。

力士下半身跪坐在小台上,双膝及脚趾着地,脚面竖起,臀部靠在脚后跟上。可见力士不需移动,只需承重。
力士身上主要饰S形花纹,小腿一侧有眼形纹,肩部有弯曲旋转的几何纹。腰部系有交叉的腰带。

力士身下的小台也有两部分:下面部分为上小下大的圆筒形。外侧面主饰山形,延伸到前后两面卷翘内弯。有一圈连珠纹勾勒主纹,并有一些其他几何纹。
上面部分为三层方形平板,由下到上,略微加大。
端坐神人

四位力士之间、四组抬杆之下,分坐着四个铜人,面向四个方向。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铜人口中龇出的獠牙,如子弹头一般翘起。在远古先民心中,獠牙是非凡力量的象征。普通人是不配有獠牙的,神祇才有獠牙。可见这四位不是普通人,而是神人。对应到宗教仪式上,可能是巫师。
神人咧嘴龇牙,圆眼怒睁,大耳外张,神情有些吓人。头上戴着五梁高冠,又似乎是上冲的发式,总之不一般。

神人呈正襟危坐之态。双手五指并拢竖放于膝盖外侧,手臂刻意悬空。小腿下垂,两脚左右分开,臀部端坐于小台之上。
注意一下这里的垂足坐。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南北朝之前中国人都是跽坐(也就是前面力士那样的跪坐)。到了南北朝时期才出现垂足坐,到唐宋时才成为起居规范。
个人觉得三星堆里出现了垂足坐,并不代表那时候中国就流行垂足坐。如前面说到的獠牙一样,垂足坐也是专属于神人的,恰恰说明了普通人不会垂足坐。

神人身穿对襟无纹紧身衣,腰间束带,下着及膝短裙,脚上穿翘头靴。
他们的手腕、脚腕处还戴有獠牙一样的装饰品,或者可以说还长有獠牙状凸起。这些都如獠牙一样,是神性的外化。
神人的小台亦可看作两部分:下面部分是中空圆柱形,饰镂空云纹;上面部分很像我们今天的四足小矮凳。
跪坐铜人

基座的一角,有一个跪坐小铜人。他正面朝外,长得与抬杆力士差不多,或者说也戴着相似的面具。头上戴箍,后部有两个钩状装饰。上着紧身衣,下着及膝裙,腰间束带。
他的双手放于胸前,环握中空,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三星堆青铜大立人的手势。不过大立人的两手之间有一段距离,而这小铜人两手上下相接。但他们手中的东西很可能是一样的。

研究者认为这样的跪坐小铜人应该是一角一个,有四个。另外一个脱落的跪坐小铜人,博物馆放在了神坛底座旁边展览。
背罍铜人

从神坛底座脱落、在一旁展览的,还有一个更小的背罍铜人。他本来的位置,是在坛面正中心凸起的小山上。
这件铜人非常小,还背着一个铜罍,就是中原用来装酒的那种青铜罍,三星堆人也用来装海贝等其他贵重物。前面我们介绍过三星堆人在中原青铜器系统中仅挑选了罍/尊。

这件铜人的面部、头箍、衣着、跪姿跟前面的一样。他的背上有一个跟他差不多大小的铜罍,用一条背带绑缚着。他的双手在前,紧紧拽着背带。
从造型穿着来看,此小铜人地位不高,但他又位于底座最中心的位置。因而个人推测铜罍的地位比较特殊。

(图片来自网络)
有研究者认为此件铜人是女性,因为胸部凸起明显。不过也有可能是背带紧勒所致。
另外,据说底座内还有一铜铃。铜铃也在一旁展览,但不知是如何悬挂的。

(3D打印修复的神坛底座 包括完整的13个铜人)
整个神坛底座结构复杂,大量采用铸接技术。先将小部件预先单铸成型,然后通过拼装、嵌套,形成一个稳定又繁复的大型青铜器。
更为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可以一窥三星堆人祭祀的场景。

这件文物时间是商代后期,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8号坑,藏于三星堆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