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印度决策层在对华态度上开始统一共识,就连死硬派核心人物印度外长苏杰生,在谈到中国时态度也软化了。

(苏杰生放弃对华强硬)
3月26日,苏杰生在一场对话活动中谈到中印关系。苏杰生先是表示,“印度和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是会存在问题”;随后话锋一转强调,“但有多种方式可以解决这些问题,2020年那样并非解决之道”,言下之意也就是绝不能再重演2020年的摩擦。
这跟莫迪前阵子在谈到中印关系时,强调“中印双方应确保分歧不会升级为争端”是一个意思。不过外界发现,苏杰生此次的涉华言论对比起以前可谓是变化巨大。
一直以来,苏杰生都被视为是莫迪政府内部对华强硬的代表。就在半个月前,苏杰生还在强调,“边境不稳定将影响到两国关系整体走向”,言语中隐隐透露着威胁意味。怎么半个月过去,苏杰生突然转性子了?

(苏杰生以前习惯将边界问题与两国关系挂钩)
我们得注意到一个大背景,当前印度内外情况都在发生变化。
印度外部,正在面临着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下个月2日,美国将对其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而据特朗普所说,印度正是对美商品征收关税最猛的国家之一。
所以目前,莫迪政府也正在派出代表不断跟美方谈判,以换取特朗普的网开一面。不过有没有效果就不好说了,而且就算最后美国真的放过了印度,那也必然是印度用巨大的让利换来的,也因此莫迪政府近期压力山大;
印度内部,则是因为再继续打出“反华牌”,已经捞不到可观的政治利益了。
此前莫迪政府内部多名高官,包括莫迪本人在内,多次炒作“反华议题”,就是想挑起国内民粹情绪,进而捞取政治利益,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但是现在这招已经失效,印度民众也是会感到疲倦的,他们现在更关心莫迪政府能否改善民生的问题。

(莫迪政府继续炒作反华议题,已经在国内捞不到政治好处)
印度内外情况的变化,让莫迪政府开始意识到,继续跟中国作对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印度正在全方位地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经济上,前阵子有消息传出莫迪政府正打算放宽对中企投资的限制,取消中国进口货物的部分关税和非贸易壁垒,另外还在着手恢复中印直航,以及向中国学者发放签证;
政治上,明确双方要用谈判解决分歧。此前两天,中印举行边境事务磋商第33次会议,就划界谈判深入交流。双方同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继续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并积极筹备第24次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
这些都是中印正在通过经济、政治交流改善双边关系,促进双方互信,避免冲突重演的表现。
在此情形下,如果苏杰生还要持续对华展现强硬,就只能是自讨没趣。
更重要的是,随着莫迪在对华事务上亲自拍板,“跟中国只能谈不能打”,印度决策层在对华态度上已经形成了统一共识。如果苏杰生还要盲目对华展现强硬,很可能就会因此被踢出对华事务的决策圈。

(这半年多来,苏杰生逐渐淡出对华一线)
我们不难发现,这半年多来,苏杰生在对华事务中逐渐边缘化,中印几次重要会晤都是由莫迪的心腹、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来磋商。
苏杰生逐渐淡出对华事务一线,正是因为他此前没有认清现实,没有意识到当前改善与中国关系对印度的重要性,继续留他活跃在对华事务第一线,只能是阻碍中印改善关系的进程。
被莫迪晾了几个月的苏杰生,现在看来终于是想明白了,决定放弃对华强硬这条不归路了。这也是印度对华态度转变的标志性事件,这证明强硬已经不再是印度对华政策中的核心要素,如何与中国共处乃至合作,才是莫迪政府需要考虑的。
我们对印度的要求其实也不高,不指望他们亲华,只要待在南亚次大陆别闹腾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