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建设是深化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要素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在促进农地流转“增效提质”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契约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嵌入的动因、机制及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一、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嵌入的动因传统土地流转模式的困境传统土地流转模式面临规模化流转和契约治理的双重困境。一方面,土地流转的碎片化限制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关系治理模式下的契约执行难度大,违约风险高。这些问题促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嵌入成为必然选择。政府政策引导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设计,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政策支持不仅为市场嵌入提供了制度保障,还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了市场的功能和效率。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嵌入的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兼具信息中介和监督执行中介的职能。通过信息中介功能,市场能够整合土地流转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事前信息搜寻和组织协商中的交易成本。此外,线上平台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拓展了土地流转信息流动渠道。优化契约治理结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嵌入将传统模式下的关系治理转变为契约治理。通过监督执行中介职能,市场能够规范土地流转交易行为,增强契约条款的可证实性,降低事后违约风险。这种治理结构的优化不仅提高了土地流转的效率,还提升了土地流转的质量。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嵌入提高了违约成本,抑制了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如“敲竹杠”等现象。通过建立“准公共”交易秩序和线上声誉机制,市场能够更好地约束交易行为,优化履约机制。提升土地流转质量市场嵌入通过价格发现功能,使土地流转价格更能反映市场供需水平,提升了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此外,市场平台还能通过规模化流转实现土地的连片经营,进一步提升土地的规模效益。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嵌入的效果促进土地流转“增效提质”研究表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嵌入能够显著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土地流转交易成本,同时提高事后违约成本,抑制机会主义行为。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促进了土地流转的效率提升和质量优化。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嵌入通过优化土地流转交易秩序和契约治理结构,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政策建议深化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土地确权颁证是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嵌入的基础。只有明确产权归属,才能有效降低交易风险,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快农村产权交易信息化平台建设信息化平台能够提高土地流转信息的透明度和传递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是提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功能的重要举措。推动交易市场功能拓展除了传统的土地流转交易功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还应拓展抵押融资、信用黑名单等新功能。这些功能的拓展将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提升土地流转的质量。 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嵌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优化契约治理结构、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和提升土地流转质量等多方面机制,有效促进了农地流转“增效提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