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大嘴。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欧宗荣和他的正荣集团最近着实太难了。
半年多前,正荣老板欧宗荣和儿子欧国伟被有关部门同步带走,由于迟迟未归,正荣集团不得已,在事发后半年发了份姗姗来迟的公告:
欧宗荣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欧国伟不再担任正荣集团非执行董事。
眼看公司的实控人和继承人身陷囹圄,这下正荣集团的债主着急了---人都进去了,钱还怎么要?
对于已经爆雷的房企来说,保交楼是核心工作,而保交楼也意味着监管资金账户被严格管控,老板都不在,谁还会去筹钱还债?显然不可能。
于是乎,债主们只能想着,能挽回一点是一点了,就在昨天,正荣集团被申请破产审查了,申请人为中城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个世界80年代,因为家境贫穷,福建莆田市的欧氏三兄弟不得不背井离乡,到江西工地挥汗如雨。
30年后兄弟三人会富甲一方——老二欧宗荣、老三欧宗洪更分别缔造了千亿地产帝国正荣集团与融信集团。
当然,他们更不会想到,花甲之年竟要亲眼见证亲手搭建的帝国轰然崩塌。
当然,不仅是欧宗荣和他的正荣,自黄其森的泰禾引爆债务危机起,闽系民营房企便如多米诺骨牌接连倒下。
无论是优等生代表旭辉,还是“太平绅士”的某洲,有一个算一个,通通躺平,将“闽系”名号拱手让给建发、国贸、象屿等国资房企。
这些闽系房企老板的人生剧本,写满了时代机遇和人性贪婪的交织,恰似中国房地产狂飙年代的黑色寓言。
福建人最爱的《爱拼才会赢》与莆田人骨子里的"骰子精神",在欧宗荣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1996年开发"赣西第一街"时,兄弟三人如赌徒般押上全部身家。项目庆功宴上,欧宗荣举着白酒对包工头说:"盖楼和骰宝没两样,敢下注才能赢大钱!"

1995年,欧氏兄弟分家,老大欧宗金因一起安全事故败走江西,从此隐退。
老二欧宗荣以旗下江西、福建8家企业为主体,在福州成立正荣集团。
年龄最小的老大欧宗洪回到莆田,从事市政施工业务,而后创立莆田市交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1改名融信中国。
之后的路恰逢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正荣集团从福州到福建,再到上海,一路扩张,频频出手,拿下多个高溢价地块,一度被称“地王收割机”。
某次土地拍卖,正荣代表在举牌间隙接到欧宗荣电话:"别管数字,必须拿下!"最终以溢价189%成交,现场其他开发商直呼"疯子"。
这般狂赌让正荣4年销售额破千亿,增速堪比比特币疯涨。
在狂飙突进了好几年之后,欧宗荣在2018年成功运作正荣地产在港股上市,销售额冲破千亿大关,成为全国瞩目的地产黑马,而欧宗荣也凭此一举,登顶莆田地产首富。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会成为他最后的辉煌。

之后几年,正荣的利润一路下滑,过去高价拿地、疯狂扩张的后遗症开始显现。到2020年时,正荣的净利润已经暴跌近七成。
2022年初,正荣开始爆出债务危机。
截至2024年上半年,正荣的未偿还债务将近300亿,而账面上的现金,却只有不到40亿,流动性几乎枯竭。
雪上加霜的是,作为现金流主要来源的销售额也断崖式下降,去年全年暴跌近六成,仅不到70亿。
讽刺的是,在暴雷前三年,欧氏家族已悄然撤退,欧宗荣之子欧国伟等5名家族成员陆续退出管理层,犹如船长在撞冰山前转移救生艇。
某离职高管感慨:"我们不是操盘手,而是殡葬师。"
如今欧宗荣身陷囹圄,正荣面临破产审查。当法院通知书送达时,总部大堂"千亿房企"的铜字招牌尚未蒙尘,但28年铸就的钢筋铁骨,终究敌不过高杠杆堆砌的泡沫。
从江西工地的尘土,到上海地王的金粉,再到破产文件的灰烬,欧氏兄弟半生演绎的暴富神话,终在楼市周期中碎成一地烂尾的砖瓦——
赌桌上赢走的筹码,终被时代庄家连本带利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