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春节档真是热闹非凡啊!不过今天我要聊的这部剧,真的是让我又惊又愕。说的就是刚上映的《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真的是让我一脸懵逼。原本以为能重温经典,结果这部电影让我从头到尾都很尴尬,看着都替它捏了一把冷汗。
提到金庸先生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是影视改编的“香饽饽”,可是这些年翻拍的剧就像是一个死循环,拍一部,骂一部。每次翻拍都有人期待,但总是落得个口碑不佳的结果。这回徐克执导,本以为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结果……唉,还是逃不过网友们的“毒舌”。
电影上映第一天,豆瓣的短评区几乎被差评淹没了,想要控评也都来不及,粉丝们根本没机会反击,局面一度十分尴尬。
到底电影哪里出了问题呢?我们从剧情上来说吧。大家都知道,《射雕英雄传》几乎是每个人都熟悉的经典之作。
原著内容那么丰富,要是改成电视剧,至少得拍上几十集才能完整呈现。
而这部电影,徐克居然决定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把整个故事塞进去,结果就是剧情进展得像是赶集一样,匆匆忙忙地跳过了许多关键情节。
比如,郭靖和黄蓉的初次相遇,本该是整部剧的重要节点,但在电影里居然被旁白带过了,这让人真的觉得很敷衍。完全没有展示出原作的精髓。
我真心想问导演,你是觉得观众已经都把原著当做“古董”了吗,还是根本懒得拍?徐克导演想尝试全景呈现,又希望加入自己的一些表达,结果就把原本严谨的剧情弄得支离破碎,看得人迷茫无比。
再说演员的表现。肖战和庄达菲这两位主演真的是被大家吐槽得不轻。上映前,关于他们形象和原著人物差距太大的讨论就已经很多。
肖战演郭靖,本来想表现那种憨厚老实的气质,结果看起来倒像个有些傻乎乎的年轻人,念台词的感觉也像中学生在背书,根本没有那种“大侠”的气场。
而黄蓉的扮演者,尽管徐克很擅长调教女演员,可这版黄蓉实在让人难以与原著中的那个聪明机灵、艳丽出众的黄蓉联系起来。
网上有评论说,“郭靖比黄蓉俊俏,黄蓉比郭靖木讷”,说的真是一点也不夸张,真不知道演员看到这样的评价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再来谈谈这部电影的营销策略。其他电影上映前通常都会有票补,而这部电影却一点也不低调,硬是觉得粉丝会毫不犹豫地为偶像买单。肖战作为流量明星,虽然在前期预售上确实有一定优势,但要知道,粉丝的力量再强,终究也不能替代普通观众的选择。
电影上映的首日,它就被《哪吒》《唐探》《封神》等片轻松超越,甚至目前还远远落后。这也再次证明,光靠流量明星并不能吸引观众,观众更关心的还是影片的质量。粉丝的钱并不代表普通观众的态度。
从鹿晗的《上海堡垒》,到王俊凯的《749局》,再到肖战的《射雕》,这些大制作、流量演员主演的电影纷纷扑街,电影圈该警觉了。在这个讲究质量的时代,单靠流量明星根本不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只有用心打磨剧本,选对演员,拍出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观众的心。
作为观众,我们的要求并不高。说到底,我们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情节,最基本的就是希望看到一部尊重原著、用心制作的好电影。
想当年,《射雕英雄传》承载了多少人的青春回忆,本该是一场视听的盛宴,结果却成了一场让人昏昏欲睡的“灾难”。真心希望以后改编的电影能够更用心,不要再拿我们的情怀做文章了。
你们怎么看这部电影?有没有什么想法或感受,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吧!
刚看过春节档电影射雕 让人太失望,东拼西凑,胡编乱造,角色形象设计太差、武打动作表现太次。把郭、黄牵强上升到国家战略、人类命运、阻止战争(实际上战争也并没有被阻止),就是所谓的“侠之大者”?战争我们都不希望发生,但有时又是不可避免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