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凌晨三点半,武汉吉庆街的油锅里还冒着热气。老陈把最后一锅豆皮铲出锅时,手机震了三十七次——全是同行发来的院线实时战报。
这位在夜市混了二十年的老炮儿不知道,自己颠勺的模样正被投放在全国七块IMAX银幕上,而观众席空得能听见爆米花机回火的声音。
这事儿得从三小时前说起。当饺子导演带着他的哪吒在红毯上接受闪光灯洗礼时,齐追航正蹲在武汉某影城消防通道里啃煎饼果子。
他执导的《吉庆街火》首日排片0.3%,全落在早场和午夜场。更魔幻的是,隔壁《唐探1900》的候场观众把《吉庆街火》的海报当成了商场美食节广告。
"知道现在年轻人管这叫什么吗?"烧烤摊主阿飞用竹签戳着手机屏幕,"春节档修罗场生存指南第一条——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他说的"豆包"此刻正在银幕上翻滚:洗脚城老板娘和城管队长在霓虹灯下跳探戈,外卖骑手捧着热干面追债主,三流rapper对着鸭脖子freestyle。这些滚烫的市井切片,在春节档的冰窟窿里冻成了行为艺术。
数据平台显示,该片首日票房数字倔强地保持着"0"。院线经理老张挠着发亮的脑门:"这片子就像过早摊上的面窝,你明明闻着香,可人人赶着去抢海底捞的位子。"
他可能不知道,吉庆街凌晨四点的豆浆,比IMAX厅的杜比音效更能治愈宿醉的乡愁。
这片子的魔性在于,它把电影拍成了加强版《人生一串》。导演齐追航是真敢玩——让群演在镜头前现炒小龙虾,结果香味引来了隔壁影厅看《封神》的观众。
保洁阿姨说那天散场时,IMAX厅地板上全是口水渍。可惜院线没发明"嗅觉分账"模式,不然这片子能靠十三香小龙虾逆袭。
有个细节特有意思。剧组为拍夜市全景,租了六架无人机。结果飞手全被隔壁《蛟龙行动》挖去拍爆破戏,最后用风筝绑着GoPro完成了航拍。您还别说,那摇晃的镜头配上热干面摊升腾的蒸汽,愣是拍出了赛博朋克版《清明上河图》的质感。
这片子最狠的在后头。当所有贺岁片都在拼命撒狗血时,它给观众端了碗藕汤。洗脚城那段长镜头,女技师的手在客人脚底穴位游走,镜头慢慢摇到墙上"全国足疗大赛季军"的奖状。这种荒诞的真实感,像极了我们的人生——明明在泥潭里扑腾,还非得给自己整点仪式感。
现在说这片子是炮灰还为时尚早。去年《隐入尘烟》不也上演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戏码?听说已经有文青在豆瓣建了"拯救吉庆街"小组,口号是"我们可以没有英雄,但不能没有宵夜"。保不齐哪天这片子能靠外卖平台点播杀出条血路,毕竟就着电影嗦虾球,可比在影院啃爆米花带劲多了。
凌晨五点的吉庆街,老陈开始收摊。他不知道自己的皱纹刚被8K摄影机记录,也不关心银幕上的自己有没有票房号召力。"管他什么档期,热干面过了早八点就坨了。"这话听着像电影台词,可惜院线经理们不懂——他们正忙着给哪吒的乾坤圈擦金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