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湖北妈妈生下“连体婴儿”,经手术分离,俩人长得眉清目秀

诸葛子淳侃谈 2025-03-28 11:43:40

2009年,在一座小县城的医院里,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呱呱坠地。

每天都有无数婴儿降生,这原本再普通不过。可当产房的门一开,护士抱着两个小宝宝走出来,脸上却写满了担忧。

她告诉我们,母亲和宝宝一切都好。

张建军在产房外紧张地来回踱步,听到护士喊他的名字,他立刻兴奋地迎了上去。可护士接下来的话让他瞬间愣住了:“恭喜你当爸爸了,不过有个特殊情况——你的宝宝们是连在一起的,现在还看不出是男孩还是女孩。”

作为父亲的张建军听到这句话,心里特别不是滋味。一开始,他和医生都想着瞒住孩子妈妈杨伟,可母子连心,杨伟很快就发现自家两个孩子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

面对杨伟的询问,护士向她透露了孩子的实际状况。

杨伟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呆住了,就像被雷劈中一样。

【一、连体婴出生,惊呆众人】

张建平和杨伟这对父母慌了神,接生的医生同样震惊不已。他干这行几十年,还是头一回遇到连体婴儿的情况。

根据医学统计,连体婴儿的出现几率非常低,全球范围内大概每200万次分娩才会出现一例。然而,这种极其罕见的情况却真实地发生在湖北省孝感市的一个小县城里。

十几年前,张建军和杨伟住在小县城,过着平凡的日子。张建军在汉口做焊工,月薪刚过一千块。这点钱要用来养活全家,付房租、日常开销,还有两个孩子的花费,剩下的钱几乎没多少。

原本全家满心欢喜地盼着小生命的降临,如今却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们心头。

这对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谁能料到,经历了六次产检都显示一切正常的宝宝,居然会是连体婴儿。

记者问杨伟,难道之前就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杨伟语气坚定地对记者说:“之前我做了很多次产检,每次医生都说我的孩子发育得很健康。”

自从得知杨伟怀孕的消息,张建军对这个还未见面的小生命充满了期待,兴奋得连续几晚都睡不着觉。

这对年轻夫妇马上要当爸妈了,家里很快会多一个可爱的小宝宝。

虽然张建军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但这户平凡的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充满温馨。

杨伟按时去医院体检,第一次做B超时,他们激动得不得了——原来肚子里怀的是双胞胎。

杨伟陪着妻子进行了六次孕期检查,每次结果都挺顺利。医生一直说宝宝状况良好,成长得也很正常,没什么需要担心的。

为什么在医院做了那么多次检查,都没能发现这是一对连体婴儿,直到孩子出生后,才发现胎儿有问题?

负责杨伟体检的医生满脸自责,心里想着:要是当初检查时再认真一些,可能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了。

杨伟看着刚出生几天的孩子,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声音颤抖地说:“早知道孩子会这样,我说什么也不会让他们来到世上受这份罪......”

这真的不能全怪医生,毕竟在这样的小县城,医疗条件本来就有限。县城的医生平时能遇到的病例也不多,像这种发病概率只有两百万分之一的罕见病,别说县城的医生了,就算是大城市的医生,干一辈子也不一定能碰上一例。

设备跟不上、技术不够成熟,再加上连体婴儿本身就非常罕见,这些原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了不幸的结果。

我们坚信,像张建军夫妇这样疼爱孩子的父母,要是提前知道胎儿有问题,肯定不会选择冒着危险把孩子生下来。

然而,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人生最让人无可奈何的就是时光无法为任何人停下脚步或倒转。

生活中,人们常常在事后懊悔,感叹“要是当初知道就好了”。

既然事情已经摆在眼前,我们只能鼓足勇气去应对。

幸运的是,张建军和杨伟这对父母非常勇敢,他们顶住了周围人的反对意见,毅然决定为这对连体婴儿进行治疗。

【二、惊心动魄的手术】

那时候,双胞胎连体婴儿的降临,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引起了巨大轰动。各家媒体都抢着报道这则消息,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台,都在位置刊登了相关新闻。

杨建军两口子回到老家,原本打算放松一下,静下心来想想,然后再决定接下来该怎么做。

没办法,我家门口天天挤满了看热闹的邻居,大伙儿都跑来围观,想亲眼瞧瞧这个已经出了名的“怪人”。

张家人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眼前的一切都在提醒他们,这个刚出生的孩子有多么"与众不同"。

就算他们待在家里不出门,外面那些闲言碎语还是不知不觉地传进了他们的耳朵。

我觉得,他们家里肯定是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现在遭报应了!

更过分的是,有人开始乱传张家先辈的闲言碎语。

几位关心张建军的长辈语重心长地劝他,这孩子还是别要了,先不说能不能养活,光是手术费用就够呛,你们年纪轻轻的,别为这个背上沉重的债务。

也有人劝张建军,赶紧去大医院做个详细检查,把手术做了,这样或许还有希望治好。

不少人都觉得,这种天生就有缺陷的孩子,与其花大力气救治,不如趁早放手。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在白费时间、精力和钱财,根本看不到希望。

即使进行了治疗,效果也未必理想。

就在众人七嘴八舌讨论之际,张建军和杨伟毅然拍板:不管困难多大,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也一定要治!

张建军夫妇觉得,不管外界怎样,这两个小家伙都是他们心头的宝贝。杨伟轻轻摸着孩子们细嫩的脸蛋,看着他们时而哭闹时而欢笑,除了身体连在一起,别的方面和普通健康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这对夫妻决定,绝不能让孩子们刚出生就面对苦难和闲言碎语,他们要给两个孩子一个安稳的未来。她坚信,如果连为孩子争取一点机会都不愿意,眼睁睁看着他们艰难求生甚至离世,那就不配被称为母亲,毕竟这是她亲生的孩子!

从那以后,夫妻俩带着两个娃到处求医,做了各种检查,结果发现孩子的病情比预想的还要严重得多。

他们四处求医,但每次都被拒绝。很多医院一见到孩子是连体婴,连检查结果都不看,就立刻摇头表示无能为力。

最终,在孝感红十字会志愿者的协助下,这对夫妇带着双胞胎孩子来到了武汉协和医院。幸运的是,医院的医生在了解情况后没有立刻拒绝接收。这让一路奔波、屡次遭拒的年轻父母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生活就像坐过山车,快乐总是短暂的。他们刚刚燃起的希望再次变得渺茫,但这次,医生没有放弃救治他们的孩子。

虽然医生们没有明确说“没救了”,但经验丰富的他们也都承认,像这么难处理的病例,之前还真没遇到过。

与县医院相比,大城市的医疗设备更先进,很快就查明了双胞胎的病情:这对双胞胎患有坐骨连体畸形,他们的下半身完全连在一起,连尾骨也是共用的。

他们忧虑的是,这类连体婴往往共享某些身体部位,一旦分开手术,其中一个孩子很可能会失去这些共用的器官。

手术之后,很可能他们俩只能活下来一个。

分离手术风险极高,医生们缺乏经验,只能一步步摸索,这对他们的专业能力是巨大的挑战。即便手术顺利完成,孩子的生存几率也无法完全保证。

医生的话让这对夫妻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检查报告显示,双胞胎的身体连接情况比预期更为复杂。他们的身体大面积粘连,属于严重的畸形。多个器官都紧密相连,包括部分大肠和整个直肠。更令人担忧的是,两个孩子共用一个肛门、膀胱和尿道,这意味着他们只能通过同一个出口进行排泄。

幸运的是,虽然遭遇了不幸,但这两个孩子的情况比病例库中那些只有一个肾脏的连体婴儿要好得多。他们每人都有两个健康的肾脏,而且经过检查,其他器官也都完全正常。

通过这次检查,终于知道了双胞胎的性别,原来是两个可爱的女孩。

杨伟得知这个消息时,感到非常惊喜,因为从出生以来,她第一次有机会确认这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

杨伟抹去眼角的泪水,为这对姐妹起了个悦耳的名字,姐姐叫张玲,妹妹叫张珑。姐妹俩长得娇小可爱,成了他们心中的玲珑宝贝。

医院专家经过评估认为,这次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两个孩子分开后都能活下来的希望非常大。

听完医生的话,夫妻俩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紧紧握着医生的手,连声道谢。

医院里,医生们正紧锣密鼓地开会研究连体婴儿的手术方案,而张建军两口子却为钱的事愁得睡不着觉。天一亮,巨额医疗费就像座大山似的压在他们心头,让他们连喘气都觉得费劲。

这种手术在全国范围内都极为少见,光是前期检查的费用就已经花光了这个家庭所有的存款。

张建军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可接下来要支付的高昂手术费用,让他夜夜难眠,愁得直抓头发。

新闻一出,不少热心人纷纷伸出援手,为这个不幸的孩子捐款。大家凑的钱加起来大约有20万,而这次手术的前期费用估计也要这么多。

老天爷总算没把路堵死,两口子激动得眼泪哗哗往下掉。

既然经济负担减轻了,就应该尽快带孩子去治病。这对夫妻乐观开朗,每天充满信心地照顾着孩子,盼着早点动手术,让孩子早日康复。

张建军夫妇得知孩子目前年龄太小,暂时不适合立即动手术。而且,如果现在做分离手术,孩子的皮肤可能太薄、面积不够,无法有效包裹和保护内脏器官。

协和医院的专家们经过研究,推荐孩子们每天都练习一套"折叠式体操"。

“折叠操”这个名字,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拉伸皮肤来帮助两个孩子进行皮肤紧致,也就是俗称的拉皮。这种操作非常疼痛,而且需要每隔一小时重复进行一次。

这种煎熬对幼小的孩子简直是无法承受的噩梦。

平时都是妈妈杨伟帮她们做拉伸运动,孩子们疼得大哭。看到这一幕,连张建军这个外行都受不了,直接上手帮两个小孩做皮肤拉伸。

他经历了求医无门、经济困窘的艰难时刻,却始终咬牙坚持,从未想过放弃。然而,面对“折叠操”这个难题,他却感到力不从心,内心无数次萌生退意,几乎要被击垮。

杨伟作为妈妈,每天听着孩子的哭喊,心里一阵阵揪着疼。可她不能心软,已经坚持了这么久,为了手术能顺利,她必须咬牙挺住。

就在手术前几天,孩子突然连续几晚高烧不退。

两个宝宝共用一个排泄通道,这让他们排便变得非常困难。由于婴儿的免疫系统还不健全,消化和排泄系统受到感染后,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如果不及时动手术,这种状况会变得越来越常见,程度也会不断加重,可能会威胁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手术室门关上的那一刻,张建军看着妻子杨伟紧张得直冒冷汗,胃都揪成了一团。他轻轻拍着妻子的后背,一遍又一遍地安慰她。

当手术刀落下时,医生才意识到实际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尽管术前制定了详尽的方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都做了充分准备,但张玲和张珑的器官结构异常复杂,当医生亲眼看到实际情况时,也不由得紧张得额头直冒汗。

因为大肠和直肠原本是连在一起的,现在只能通过手术把它们分开。这种做法虽然会让结肠长度变短,不过两个小女孩的肠道功能还是可以正常工作的,这是目前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这场手术最危险的环节不是把直肠和大肠分开,而是需要小心处理输尿管的分离。

之前的检查表明,姐妹俩各自都有完整的输尿管,而且功能都很正常。但奇怪的是,她们的输尿管竟然长在了对方的身体里。这种情况让手术变得非常危险,风险也大大增加。

临时商议后,决定采取手术方案:将原本不属于她们的输尿管切除,再分别移植到这对姐妹各自的体内。

可是,直肠和输尿管的难题刚搞定,尿道括约肌的困扰又来了。没了尿道括约肌,人就会控制不住大小便。更麻烦的是,这对双胞胎只有一个尿道括约肌,这意味着只能给其中一个孩子用。

对于那个孩子的归属问题,所有医生的意见完全一致,都认为应该交给姐姐张玲。

张玲自打出生起就比妹妹张珑长得壮实,身体底子也更扎实,做完手术康复起来肯定更快更好。

张建军两口子最后也点头认可了医生的建议。

由于张珑年纪太小,尿道括约肌缺失,加上身体条件差,术后恢复情况不理想。立即再次手术风险太大,可能造成严重伤害,所以等了好几年才给她做了第二次手术,这次安装了导尿管和集尿袋。

这种安排对姐妹俩和全家而言,无疑是最理想的结果。

【三、幸福美满的一家】

转眼间,十二年光阴飞逝,张玲和张珑这对双胞胎姐妹早已摆脱了曾经"连体"的模样。如今她们出落得标致动人,身材高挑,五官精致,与过去判若两人。

妹妹也曾感叹过生活的不易,但她心里明白,父母和姐姐对她的爱有多深。能够平安健康地活着,对她来说就是最大的幸运和恩赐。

这俩姐妹每天结伴去学校,在小城里过着平静自在的日子。

命运对她们或许不够仁慈,但她们得到了医生的关怀,还有社会上热心人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她们拥有永远不离不弃的父母。

张玲和张珑真幸福,周围的人都用满满的爱心关心着她们。

0 阅读:21

诸葛子淳侃谈

简介:诸葛子淳侃谈